ZKX's LAB

苻坚攻打襄阳与彭城,本来是淝水之战的预演,却昭示其必败的结局

2020-09-24新闻4

苻坚前秦的分崩离析,曾令很多人感到惋惜。但前秦的结局其实早已昭示,不过苻坚没有听从罢了。

苻坚伐晋战略大致分两步:先取襄阳、彭城,然后以襄阳彭城为前哨,大军压上长江直逼健康。

这两场战争的经过、结局都明确地告诉苻坚:伐晋时机没到。但苻坚扔一意孤行,最终导致淝水之败。

那么这两场战争对前秦苻坚有哪些提示?

前秦没有苻坚认为的强

苻坚发动淝水之战之前,认为:自己有百万士卒,文臣武将遍布朝堂,晋哪怕有长江天险,也不能阻挡。秦强晋弱,伐晋势在必行。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 于江,足断其流。”

吴虽有长江之险,但苻坚自认自己的军队数量足够,可以“投鞭断流”。但是他却忘了:战争并非人多就一定能取胜。否则还打什么仗,两军面对面排列,报数不就行了?

苻坚攻打襄阳与彭城,本来是淝水之战的预演,却昭示其必败的结局

当然,人数多会在战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却非决定性的。天时地利、国内十分安稳团结、统帅的才能等等,都足以影响一场战争的走势。

襄阳之战,秦国就暴露了诸多问题。

《资治通鉴》中太元三年(戊寅,公元三七八年)秦王坚遣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守尚书令长乐公丕、武卫将军苟苌、尚书慕容暐帅步骑七万寇襄阳,以荆州刺史杨安帅樊、邓之众为前锋,征虏将军始平石越帅精骑一万出鲁阳关,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帅众五万出南乡,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帅众四万出武当,会攻襄阳。

公元378年,苻坚以其子苻丕为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南下攻打襄阳。 但是苻丕这个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晋书》称其:“文武才干亚于苻融,为将善收士卒情”。

这句话其实就是为尊者讳,多多少少得写些优点。因为苻丕在军事方面没有建树,找不到其他优点,只能说他善于收揽人心,这个不能通过实际情况判断的“优点”。

苻丕率领步骑七万攻打襄阳,却打了九个月也没攻下。以至于前秦朝廷里有人弹劾他:“长乐公丕等拥众十万,攻围小城,日费万金,久而无效,请微下廷尉。”

苻坚同样对苻丕的“无能”感到愤怒,对他说:“来年春,若还没有拿下襄阳,你就自裁吧,不用再见我了。”

《资治通鉴》“赐丕剑曰:‘来春不捷,汝可自裁,勿复持面见吾也!’”

苻丕虽然被逼到绝境,奋力攻打襄阳,但是其指挥作战能力确实一般,仍是没有任何成果。史书甚至有“硃序屡出战,破秦兵”的描述。硃序是东晋梁州刺史,当时防守襄阳的便是硃序。

苻坚攻打襄阳与彭城,本来是淝水之战的预演,却昭示其必败的结局

若不是东晋的襄阳都护李伯护暗中投降,苻丕在开春肯定拿不下襄阳。

要知道,攻打襄阳可不止苻丕这一路人马,还有慕容垂、姚苌率领的五万兵马。

慕容垂攻下南阳后,便去襄阳与苻丕汇合,这时候围攻襄阳的兵马至少有十万以上。

《资治通鉴》“慕容垂拔南阳,执太守郑裔,与丕会襄阳。”

慕容垂久经沙场,攻破的城池也不是一座两座(拿下过蓟城,也攻破过洛阳),更曾击败东晋桓温,打断其北伐攻势。苻坚也曾因忌惮慕容垂,而一再拖延自己的伐燕计划。

有了慕容垂的加入,哪怕苻丕不能马上拿下襄阳,也不应该出现“硃序屡出战,破秦兵”的情况。

之所以出现如此怪象,我认为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慕容垂出工不出力,借秦晋战争消耗双方实力,为自己将来打算。二是慕容垂给苻丕出过建议,但苻丕不接纳,也不愿意用慕容垂。

无论因为哪个原因,前秦军并非无往不利,并且内部矛盾重重,从襄阳之战可以看出一二。

但苻坚却对这些视而不见。

苻坚攻打襄阳与彭城,本来是淝水之战的预演,却昭示其必败的结局

东晋没苻坚认为的那么弱小

若襄阳之战暴露了前秦并非如苻坚所想的那么强大,那么随襄阳之战展开的彭城之战,就显露了东晋,没有苻坚想象中的那么弱。

在秦国攻打襄阳的同年(378年)七月,苻坚派遣彭超攻打彭城,为打通从淮南进攻健康的道路。

《资治通鉴》秦兗州刺史彭超请攻沛郡太守逯于彭城,且曰:“愿更遣重将攻淮南诸城,为征南棋劫之势,东西并进,丹杨不足平也。”秦王坚从之,使都督东讨诸军事;后将军俱难、右禁将军毛盛、洛州刺史邵保帅步骑七万寇淮阳、盱眙。

东晋这个时候,桓温已死,他的弟弟桓冲接收了桓温的兵权。但桓冲不是一个野心家,他主动与谢安言和。桓冲将建康所在的扬州大权交给了谢安,让其负责朝中已经京畿内。自己西上荆州,负责荆州大权。

东晋最显赫的两大世家平分了东晋政权,握手言和,东晋内部一片安稳祥和。前秦尚书左仆射权翼形容东晋:“君臣辑睦,内外同心”。

《资治通鉴》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兗、青五州诸军事冬,十月,辛丑,以桓冲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以冲子嗣为江州刺史。

苻坚攻打襄阳与彭城,本来是淝水之战的预演,却昭示其必败的结局

另外东晋自公元329年平定苏峻之乱后,国内并无大乱,难得地休养生息几十年。与之相比,北方却战乱不休,使得大量人口南下进入东晋,补充了东晋的兵员与劳动力(这也是桓玄北伐的资本)。

正是有了这一段的和平时期,东晋得以组建新军,诞生了改变历史进程的“北府军”。

彭城之战,就是北府军的成名之战。

《资治通鉴》“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

彭超自378年8月围彭城,到次年二月扔没有拿下。这时谢玄却已经率领万余北府军前往救援彭城。

这个时候,谢玄并没有与秦军交战,而是放谣言说要攻击彭超的辎重所在地留城。彭超远来攻晋,辎重是大军的保障,不容有失。因此彭超便放弃彭城,率兵回援留城,以保护辎重。

我们知道,这时候前秦已经拿下来襄阳。因此苻坚将原攻打襄阳的毛当、王显帅二人调往淮南,与彭超、俱难汇合共同攻打东晋。

苻坚攻打襄阳与彭城,本来是淝水之战的预演,却昭示其必败的结局

短短一个月内,前秦拿下彭城、淮阴、盱眙,威胁三阿,距离广陵不足百里(广陵也就是现在的扬州,过了扬州,离南京就很近了)。前秦军可谓是所向披靡。

东晋派右卫将军毛安之率领四万兵马屯守堂邑(原六合县,现在的六合区,位于南京北部)为的是防守健康北部。结果秦将毛当、毛盛率领骑兵两万攻打堂邑,“安之等惊溃”。

建康北部失守,使得东晋朝堂惊慌一片。

这一系列攻伐,秦军是打一场,胜一场,也无怪苻坚认为“秦强晋弱”了。

不过在前秦军步步推进的时候,谢玄开始率领北府军自广陵出发,迎击秦军。

谢玄先救三阿,战败围困三阿的彭超、俱难。彭超、俱难从三阿,退到盱眙,又从盱眙退到淮阴。这俩是一路退,一路败,被谢玄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直到彭超、俱难退出淮南进入淮北,谢玄仍穷追不舍,打得“难、超北走,仅以身免。”换句话说,就是攻打彭城的彭超,军全军覆没。也难怪苻坚大怒,“槛车征超下廷尉,超自杀。难削爵为民”。

苻坚并没大家认为的那么“贤明”

攻打襄阳、彭城是苻坚伐秦的第一步战略。而且这两场战争都在提醒苻坚—伐晋的时机未到。

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攻打襄阳,仍然打了一年之久,那么前秦真的有拿下东晋的实力吗?更别说东线的淮南之战,更是彻底的失败。

注:晋书说苻坚三十万大军攻襄阳,这里多有夸大的成分。资质通鉴中采用了二十万兵力说法。但前秦至少十万左右的兵力还是有的。反观东晋,全国也不过二十万兵力,以至于派遣刘波救援荆州,仅仅给他配备了八千兵马。

但苻坚不曾考虑过这些明显的问题。

当苻丕拿不下襄阳的时候,苻坚就曾动亲征的念头,不过被苻融劝阻了。他或许将前线作战不利的原因,归结于自己未曾“御驾亲征”。他也许想着,若自己亲征,东晋自然会望风而降。

苻坚攻打襄阳与彭城,本来是淝水之战的预演,却昭示其必败的结局

苻坚身为主君,身上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以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赏罚,而非国家利益。

硃序坚守襄阳抵抗前秦军队,被俘后反而受到苻坚的重用。对前秦有献城之功的李伯护,反而被苻坚杀了,因为李伯护“不忠”。

苻坚如此做,便是树立一个很不好的典型。自此东晋比如会“誓死反抗”反正被俘了也没事,没准还会继续当大官。若投降,自己也许会被杀头的。

苻坚心中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欣赏忠义之臣,欣赏英雄。

当慕容垂前来投奔,他对慕容垂说:“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

这是英雄惜英雄。

当东晋吉挹(音同亦)被俘后,绝食而死,苻坚感叹:“周孟威不屈于前,丁彦远洁己于后,吉祖冲闭口而死,何晋氏之多忠臣也!”

这是对忠臣守节的赞叹。

苻坚攻打襄阳与彭城,本来是淝水之战的预演,却昭示其必败的结局

苻坚待人以诚,收留慕容垂,便委以重任,赋予兵权。招降硃序后,便任命其为度支尚书(相当于财政部长)。对这两人,苻坚都不曾怀疑。若其生在和平年代,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但在乱世群狼环伺的环境,这样的性格活不长。

这同样是苻坚“自负”的表现,他相信自己能够“镇服”这些英雄、忠臣,让他们为自己服务。但他忘了:乱世没有所谓的王霸之气,一切都是靠实力说话。

当苻坚在淝水战败,身边仅有一千人之后。国内所有的野心家便都跳出来了,一起瓜分了秦国的势力。

苻坚这样的人,可以为朋友,却决不能作为自己的君主。

也难怪司马光评价苻坚:“夫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尧、舜不能为治,况他人乎!秦王坚每得反者辄宥之,使其臣狃于为逆,行险徼幸,虽力屈被擒,犹不忧死,乱何自而息哉!”

结语

苻坚赏罚不明,又被眼前的假象(秦强晋弱)所迷惑。对秦晋的实际情况做出错误判断。

《孙子兵法》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而苻坚却是两项错误都占了——不知彼、不知己。

378年的两场战争,给予苻坚如此多的提示,仍不能使得他醒悟,也就不奇怪他的淝水之败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名著典籍#苻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