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2020-09-24新闻9

//

2020年9月,东北的初秋,天空雾蒙蒙的,受台风影响下着雨,和常规印象里北方的秋天景象完全不同,倒有几分像南方,空气湿润,气候温宜,只是时时所见到的、横亘城市的铁轨提醒着人们,这片土地与善于孕育才子佳人故事的南方土地不同,在当地人热情善良的性格之下,是钢铁般顽强坚毅的精神内核,是与志同道合者同生死共命运、共同奋斗的拼搏力量。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红旗》剧照(摄影:潘杨)

敲响酒店的门,第一次见到舞剧《红旗》的总导演王举,他尚是刚下榻所以风尘仆仆的样子,柔软质地的防水外套并未换下,绚丽颜色的运动鞋十分抢眼,他跟电话里的人道别说“记者来了”,接着就很自然地坐在床边,一边像唠家常似的抱怨电视机放不出来,一边招呼我随便坐。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红旗》剧照(摄影:潘杨)

“要看着电视才能睡觉”,采访开始,王导没有急着让我问问题,反而是在得知我对写舞剧剧本也有兴趣的时候,抢先问了许多我的情况:“干这行多久啦?”、“写了很多稿子吧?”、“你有没有代表作呀?”——他似乎并没有把我当成一个单纯的采访记者,他像校园里的那些有所成就、外在很是谦和但内心对艺术要求甚是严格的老师们一样,面对后辈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身份降低,相比居高临下地传输观点,他们更喜欢平等地交流,而所有有关技艺、观念、甚至人生体悟,皆在这样平等的交流中,得到了自然的流露。

1

太阳照耀下白雪总会融化

有太阳就是温暖的

我并没有直接问有关《红旗》的问题,这部于9月10日在吉林人民大剧院进行了修改提升版演出的舞剧,也于9月19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完成了展演并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最终评选,而舞剧从策划、立项到如今修改排演,王举导演以及整个创作团队都对其付出了相当大的心血——但整个采访却是从王举导演讲述他过往的经历开始的。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高粱魂》剧照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大荒的太阳》剧照

“您为什么会创作那么多和东北有关的作品呢?”

无论是参加过中国首届舞剧观摩演出的舞剧《高粱魂》、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舞蹈诗剧《大荒的太阳》,还是揽全国舞剧汇演四奖的《关东女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原风》,王举的作品基本聚焦于东北土地上的人和事。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关东女人》剧照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原风》剧照

文艺创作者往往“多情”,会用不同的方式记录、挑战他们所不熟悉的地域、甚至想象世界里的故事,但王举导演的作品题材选择十分专一,这和很多文艺创作者们的创作倾向不同。

“我是个孤儿,我在东北这片土地上生长,我所受到的关爱全部来自于这片土地上的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王导对东北土地的热爱并非只是出于常规的故土情结,在他的描述里,他能得以成长,完全是这片土地上的好人把他带大的。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鹤鸣湖》剧照

生活苦难是艺术创作的养分,这一点适用于所有艺术门类,而非只是舞剧创作。很多生活优渥、鲜有苦痛的创作者凭借精湛的技艺固然能作出精彩的作品,成为人人热捧的艺术明星,却最终难得艺术大家的造诣,而很多年轻的艺术创作者们纵有天赋,却因为少了生活淬炼,在艺术表达上便少那么一分力量。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乌苏里传歌》剧照(摄影:刘海栋)

缺乏父母呵护的童年经历让王导对生活有更深的感悟,而更难得的是,他没有因为看到了阴翳,就让自己的生活笼罩上灰色调。“在十七岁去艺校学舞蹈之前,我是在社会上散养的,没有固定的家,但很多不认识的叔叔,他们平时很照顾我。”他说有时肚子饿了,会站在食堂门口不敢进去,但路过的人只要一看到这种情境,就会明白这是某家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就会领着自己一起进食堂。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原风》剧照(摄影:潘杨)

说起这些,他的语气里没有丝毫对生活的怨懑,他对生活充满感恩,并且在感恩的同时,提醒自己不能重蹈父母的阴霾,不能让自己的人生断送在黑暗里。

天上有巨大的乌云,空中扬撒着白雪,北风寒冷而干冽,但明亮的太阳高悬于空,“太阳雪”,这种北方冬天时常出现的自然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也像极了王导过往的人生。

2

创作应是生命的流淌

“我认为做任何作品都是生命的流淌,如果没有生活,做出来的作品是没有血脉的”。或许是因为说到了过往的生活,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自然而然地由生活延伸到一些有关艺术创作的天赋、技巧、激情等问题的探讨,也说起了有关芭蕾、现代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教学、训练体系上的不同。

“如果只是依据技法,那就只能做出套路。或许东北人、北方人,来编北方的舞蹈,自然就会存在性格、语言、风格上的本能运用,如果外来的人不了解北方,只是用技法来套路创作北方的舞蹈,是难以抓到准确的情感发力点的,那样做出来的作品不会有生命力。”

创作,和策划、评论所用的思维、所倾注的情感皆不同,评论舞蹈,或许只需要在了解基本的舞蹈技巧之后,从已有之物上生出见解,但创作,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创作舞蹈,从来不只是编排动作,而是编排人物,编排人物内心流淌的语言,“有了内心语言的编排,才是编导舞蹈,才能生成人物,才能铸造风格”。

我们在讨论很多实际操作、实际编舞实例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到“融会贯通”这一个词,当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造诣达到一定高度,他对艺术的很多感悟,就不仅只适用于他所从事的那一个行业。而这或许也是技术工匠和艺术家的区别所在:“精于技”还是“博于艺”,并不只是考量某一项技术的精湛与否,也不只是考量是否在艺术领域博闻广识,而是考量一种因一点而生万物的能力,对本家技艺精益求精,同时也悟出创作的根本,不拘泥于某一个套路是不是用得出彩,不自得于某一个舞段是不是为他人所不及,由此长期积累,自成宽厚胸怀、通达心境。

另一方面,“搞创作一定要有意志力,没有意志力,是干不成的。我上中专的时候,一个远亲将爸妈要迁坟的消息告诉我,作为家里独子,我半夜十一点从吉林辽源到我煤矿四井的老家,找到帮我迁坟的人。那时候是春天,路刚解冻,我走了十几二十公里地,脸也僵了,腿也麻了,我觉得我走了一生,一直走到太阳出来,我走到了。”

身心亲历的苦难,优于常人的天赋,不断精进的技艺,抓住一个目标就一路无悔、持续向前的意志力,似乎一切塑造艺术人生的因素,王导都具备了。而且这种艺术品性的塑造,不是伴随南方的柔风软雨,它伴随冷灰如钢铁颜色的北方天空,伴随曾经因为搬骨灰盒而抠破腰、手所翻流的血肉,伴随数十里地寒刀般的凄风。

3

“红旗精神”是自主奋斗

拼搏创新的精神

我感慨于王举导演的人生经历,也叹服于他对艺术创作的见解,而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期间,除了因为交代工作事项而被偶尔打断之外,他一直坐在床头,没有喝一口水,身体挺直,精神足得很。王导说舞剧《红旗》是一部吉林省委宣传部的委约作品,而自己本身就是东北人,既然有任务相交付,理所应当全力以赴地认真对待。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红旗》剧照(摄影:刘海栋)

编创《红旗》是有挑战的。虽然当前舞剧题材百花齐放,但就本身长抒情、不善叙事的舞剧而言,要创作一台以一群现代工人为主角,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创业、发展、困境、图强进程为总体背景,讲述投身并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家两代人的感人故事,并将这两代人对历史、对工作、对生活、对周围人事的情感通过数个精彩细腻的舞段呈现出来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并不容易。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红旗》剧照(摄影:刘海栋)

“舞剧在抒情的同时,完成了叙事。很多舞剧,观众清楚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所以编舞更重要的是能传递情感,让观众为之动容,而不是自我感动地解释、赞颂、呈现事件——如果编导不能抓住当下观众的动情点,不能抓住时代的审美,那么创作很可能就会变成自娱自乐。”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红旗》剧照(摄影:刘海栋)

以舞抒真情、讲故事,找到能贯穿过往当下的共通情感,使得舞剧既能讲好彼时之事,亦符合当下精神需求,这需要编导者在熟知技艺的基础上,对当今社会有所洞察。这种洞察不只是对党政方针的通彻领会,也不只是对市场风潮的精准捕捉,而是从自身出发,切实地去判断这个时代的所需,并怀着一种创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作品与时代联系、融合在一起。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红旗》剧照(摄影:刘海栋)

“红旗车是我们民族工业的第一个自主品牌。其实我们直到现在都很缺完完全全的自主品牌,所以事实上,现在是我们很困难的时候。别看国家发展那么繁盛,甚至那么张扬,但其实也是科技最需要‘芯片’的时候。我们需要民族自己的品牌,需要自创、自力更生,这样才能保住中国自己。”

问起导演自己对“红旗精神”的见解,出乎意料的,他没有从舞剧本身的内容来举例回答,也半点没提自己怎么在舞剧中表现这种精神,他只是坐在床上,眼睛炯炯有神,面部表情从一开始的和蔼放松变为带有一点愤慨和恳切。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红旗》剧照( 摄影:刘海栋)

“我认为‘红旗精神’,是中国人的精神,是奋斗,中国要是没有奋斗,就很难有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国家,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国家是应该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的。红旗精神,其实就是自主精神、奋斗精神、创业精神。它做出来,做的就是中国精神。”

和南方极快地适应了市场经济不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甚至至今都尚有余风。东北的经济环境并不好,一些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几乎处在崩溃边缘,振兴东三省对于每一个热爱这里、想看到这片土地发展起来的人来说,都是任重道远。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红旗》剧照(摄影:刘海栋)

临近采访结束,王导感慨《红旗》的主创团队是在秉承着红旗精神,在打磨自己的心脉、流淌自己的心血、用自己的心动在做这部舞剧作品,他们深切地了解东北的实际情况,由此才做出舞剧《红旗》。说罢,他的神情恢复轻松和蔼,仿佛先前所讲的童年苦乐、从舞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他对东北的热爱,对“红旗精神”的揣摩也早已融入作品之中,不需再多做强调。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 《红旗》剧照(摄影:刘海栋)

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舞剧《红旗》总导演

王举

王举:1954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国家一级编导。

代表作品:《黑土地》《高粱魂》《鹤鸣湖》《大荒的太阳》《关东女人》《原风》《红旗》等。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红旗》: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指导,吉林市歌舞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演出。

#舞剧#红旗#王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