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概况
为满足跨省公路长途快速客运的发展需求,呼和浩特市政府决定建设呼和浩特汽车客运东枢纽站。
该枢纽站是国家一级客运汽车枢纽中心本项目是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中心客运站,是公路、铁路、航空、城市公交等多方式联运的枢纽中的重要节点。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南临呼和浩特铁路客运东站,东侧与建设中的呼和浩特铁路客运东站北广场及地下城市交通换乘枢纽相连接(上述项目均由我们负责设计,整体规划),西侧为南北向的车站西街,北侧为车站北街、海拉尔东街,可直接通往市区,并连接京藏高速公路、国道110 线、机场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2-
建筑设计
创作理念:以地域文化为隐喻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呼和浩特汽车客运枢纽站建筑形态来源于蒙古草原的展翅雄鹰,充满张力的流线形屋面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的时代感,寓意呼和浩特交通事业的腾飞,作为城市门户建筑富有标志性,也与区域内的铁路站房风格协调。
将展翅雄鹰的建筑形态转化为符合现代建造技术逻辑的建筑语言。折板与单元拱组合钢结构屋盖与形式完美结合,主拱与"H"型钢肋的关系模仿了蒙古草原上的鹰的脊椎和肋骨及翅膀的受力特性,又与游牧民族的帐幕结构有某种形式的关联。
技术实现:以结构逻辑为先导的大跨度空间形式生成
该项目已获第十二届“中国钢结构金奖”
在社会分工极细的现代工业社会,建筑学与结构工程学往往分离为两个不同的专业,建筑师往往不掌握结构力学,而结构工程师又往往在社会、环境和美学方面有所欠缺。而在这个设计中我们希望打破当今常规的专业分工之间的藩篱,重新思考形式、结构与建筑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采用清水混凝土栱座支撑钢管拱与工字钢密肋组合成的130米跨度的折板与单元式拱组合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拱内的弯矩可以降到最小限度,主要内力变为轴向压力,且应力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比同样跨度的梁结构断面小,故拱能跨越较大的空间。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高度统一,实现了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多维曲面的清水混凝土拱座质感是粗糙的厚重的,符合草原民族粗犷雄壮的个性,为实现此质感采用参数化设计制造的GRC永久性模板(不拆模)浇筑混凝土,GRC模板水泥材质的表面自然形成清水混凝土效果。
建筑主体结构受力特征与建筑形态完美结合,单元结构体系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造成本,带状天窗营造出流光溢彩的内部空间并形成良好地自然采光及通风效果,出挑深远的挑檐有利于遮阳。
折板与单元式拱组合结构的屋顶消解了大跨度建筑的巨大尺度,天窗产生重复的光影韵律,浪漫而华丽。
落成投入使用的呼和浩特汽车客运东枢纽站以其富有地域民族特色而又现代的标志性形象赢得了呼和浩特广大市民的认可和称赞。
以GRC异型双曲永久性模板为空间单元的建构
GRC模板是以水泥作为胶结料,结合玻璃纤维制成模板。生产工艺简洁制造成本低廉,而且可塑性很强,几乎可以任意塑造成各种复杂的双曲面形态。制造模板的材料是水泥制品材料,使用对象也是水泥制品材料。它们同属一个材料品种,物理性能指标和物理变化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模板和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亲和性较好,固态结合稳定。使用本模板,简化了现场的施工工艺,因为制造模板的工程已全部在工厂完成,模板运到施工现场,由专业人员进行组合装配。当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仅需拆除支撑和夹具,模板不需要拆除。节省了拆除模板的人工费用。模板内喷涂聚氨酯发泡材料保温与隔热,巧妙解决了墙体清水混凝土质感与外保温的矛盾。
GRC模板没有改变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不影响结构的设计荷载。它只是结构表面的一层保护层。由于这个保护层和基层是榫槽构造,所以保护层不会脱落。模板的作用有两个:在浇筑建筑结构的混凝土的时候,起到了模板的作用;当建筑结构的混凝土自身有了强度以后,模板的作用就演变成建筑结构表面的保护层或装饰层。这样就省去了建筑结构表面装饰的人工费和材料费。并且模板表面十分光洁,不需要对建筑结构的表面进行二次装饰。
以高效便捷为目标的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
呼和浩特汽车客运东枢纽站工程由综合站房及广场区、车站辅助功能区、综合服务大楼(乘务员公寓及连锁酒店)三大部分组成。包括了汽车维修、加油站、洗车设施、乘务员公寓及连锁酒店、停车场地及到发车场地(其中地上长途汽车停车位108辆、长途汽车发车位35辆;地下长途汽车到达车位9辆、社会车停车位120辆)。在用地北侧的车站北街和西侧的车站西街上各开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场区内环绕长途汽车发车场和停车场设置了机动车环路,通往地下车库和长途汽车地下到达车位的坡道与这个环路相连。
汽车站站前广场被营造成环境优雅城市休憩及人流集散场所,在充分满足交通人流组织的基础上,创造了丰富宜人的外部空间。广场上设有方便人流集散的硬质地面和休闲绿地,相应配套电话亭、指示牌、休息设施、景观设施和部分小型服务设施,能供旅客室外休闲、候车之用。汽车站的长途汽车停车区设计为树阵式停车场地,高大的乔木可以为汽车遮挡夏季强烈阳光,也为单调的停车场增添了绿色的气息,改善了生态环境。
以地域气候特征为主旨的生态设计策略
建筑师充分考虑了内蒙古地域文化和气候特征,肋骨式穹顶受到游牧民族帐幕结构的启发,单元结构体系也是从蒙古包这种最小的结构单元转化而来,这种重复的单元体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造成本,也是学习了游牧民族帐幕蒙古包快速建构的方式。折板拱形屋顶坡度较陡,适应了严寒地区屋顶排除积雪的要求。带状天窗营造出流光溢彩的内部空间并形成良好地自然采光及通风效果,延缓过渡季节启用空调设施的时间。南北向悬挑并高起的风兜形态,可以捕捉自然风,出挑的檐口可以遮挡当地夏天强烈辐射的阳光。
呼和浩特汽车客运东枢纽站与呼和浩特火车东站是城市东大门的标志性公共建筑群,富有地域民族特色而又具有现代的标志性,它们与火车东站南北站前广场及地下商业及交通换乘枢纽共同构成跨越铁路且不受地面机动车交通干扰的慢行商业及交通城市综合建筑群体,重新缝合被铁路及机动车交通割裂的城市空间。已经落成投入使用的呼和浩特汽车客运东枢纽站以其富有地域民族特色而又现代的标志性形象赢得了呼和浩特广大市民的认可和称赞。
这个设计打破当今常规的专业分工之间的藩篱,将结构与建筑形式及功能之间的关系融合的较为成功,在中国建筑设计界引起一定关注。建成后的东枢纽站,既是呼和浩特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中心客运站,也是公、铁、空、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联运的重要节点。它不仅承载了运输服务、运输组织、中转换乘、多式联运、通讯信息与服务、车辆维修、辅助服务等基础服务功能,还形成满足出行旅客吃、住、行、休闲、商贸、商务、办公和信息网络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
-3-
项目图纸
-4-
项目信息
呼和浩特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汽车客运东枢纽站工程
Hohohot East Coach Hub Terminal,Inner Mogolia
主创建筑师:唐文胜
设计团队:
建筑工程师:王新、熊伟、黄莉、 张颖
结构工程师:李霆、纪晗、孙兆民、 胡紫东、刘飞宇
机电工程师:骆芳、王涛、张银安、王俊杰
电气工程师:熊江、陈勇
照明工程师:熊江、李斌
经济师:罗淑兵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呼和浩特新城区
设计时间:2012/5-2013/6
竣工时间:2016/11
项目面积:46471平方米
摄影:章勇(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