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红楼梦》与和珅的渊源:都是梦中人,谁堪醒后悲?

2020-09-24新闻8

和珅慧眼独识《红楼梦》

和珅一生的命运起伏,与《红楼梦》里的人物有些相似。不仅如此,和珅的一生与《红楼梦》一书的完成、面世及流传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由于和珅的巧妙安排,才让乾隆解禁了《红楼梦》。

《红楼梦》与和珅的渊源:都是梦中人,谁堪醒后悲?

《红楼梦》与和珅的渊源:都是梦中人,谁堪醒后悲?

和珅出任《四库全书》正总裁之后,接到乾隆帝的圣谕,要求“将违碍字句的书籍,着力查缴”,可见控制文化的思想根深蒂固。和珅既然是乾隆的代言人,在这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全力查缴“禁书”。谁知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和珅成就了小说名著《红楼梦》,因此成为一代佳话。

《红楼梦》与和珅的渊源:都是梦中人,谁堪醒后悲?

《红楼梦》与和珅的渊源:都是梦中人,谁堪醒后悲?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是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家中累世巨富,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康熙帝诸皇子争夺皇位,曹家支持皇八子胤禊,皇四子胤祺(雍正帝)即位后,曹寅被抄家。所以,十三岁以后的曹雪芹生活从衣食无忧变成了饥寒交迫,痛苦不堪。成年后,曹雪芹更加衣食无着,后来竟至以喝粥维持生活的地步。曹雪芹看破世间百态,开始把全部精力放在写《石头记》一书上。乾隆三十八年,曹雪芹惟一的儿子病死,曹雪芹不堪丧子之痛,哀痛成疾,终于不治。曹雪芹的好友敦诚在《挽曹雪芹》诗的注中提到:“数月前,伊子殇,因感伤成疾”。

曹雪芹死后,留下了《石头记》前八十回的书稿,后四十回只有散落的一些片段和部分回目,并为成型。这本不完整的《石头记》恰似曹雪芹的一生一样命运多舛。由于书中有关男女关系的描写过于细致,被当时社会上的“道德之人”称为诲淫之书。况且书中涉及康熙、雍正年间各皇子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而明争暗斗的内容,故被朝廷列为禁书。

虽然《石头记》被列为禁书,但整本书内容写实,符合各阶层的阅读习惯,孤故而在文人墨客、市井小民中辗转抄录,广为流传。读书人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誉为奇书。但是仅限于人手相互传抄,偷偷地看,虽然坊间也有《石头记》刻本,但毕竟是少数大胆书商冒险刊发的,无法广为流传。

和珅毕竟读过书,是个爱读书之人。他早就听说了《石头记》,但是苦于无法见到内容,常常深感遗憾,因为他本身就是朝廷负责收缴禁书的官员,所以不好明着向别人索要。有一天,和珅的党羽苏凌阿恰好看到了《石头记》,一读之下竟然被深深吸引住了。于是苏凌阿花费巨资买了《石头记》的原抄本,珍藏在家中。恰好有一天,和珅在苏凌阿家里里看到了《石头记》,大为欣喜,立刻从苏凌阿那里借来,拿回府读了起来。这一读,没想到他也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和珅似乎从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的身世与曹家、书中的贾家颇有几分相似。他少年贫寒,三岁丧母,十岁丧父,靠借贷读书。继承世爵成为三等侍卫后,才有幸接近皇上充当銮仪卫侍卫。后来,凭借才学赢得了乾隆的赞赏,才有了今日的荣耀。相比之下,曹雪芹的祖父也是奴才出身,后来累官至江宁织造,是康熙年间外放的高官。曹家败落,想来那曹雪芹也是历经坎坷,尝尽了千辛万苦,看透了世态炎凉。《石头记》中的贾政虽然是达官显贵,但女儿还被选入宫中为妃。而和珅也娶了皇上最宠爱的女儿做儿媳。书中所述引起了和珅的强烈共鸣。和珅越看越入迷,渐渐地沉醉在其中,忘了周围的一切,直到仆人前来唤他用晚饭,他才发现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合上书,不免又是一番慨叹。

和珅只用几天时间就将八十回的《石头记》读完了,不由得对作者和这本著作本身心服口服,他认定这是天下第一的小说,心里还一直挂念着后面的内容,于是吩咐苏凌阿代为寻找。但是,由于曹雪芹没有完成后面的内容就撒手归天,苏凌阿只找到曹雪芹遗存的一些回目和零散的片段,和珅对曹雪芹的病逝深感遗憾。

《红楼梦》与和珅的渊源:都是梦中人,谁堪醒后悲?

《红楼梦》与和珅的渊源:都是梦中人,谁堪醒后悲?

和珅见无法看到《石头记》后面的内容,心中又割舍不下,于是反复阅读八十回的《石头记》。他读的次数越多,越觉得这样一本旷世奇书。于是有心将它刊发面世,虽然皇帝有查禁令,但只要像修改《四库全书》一样,对全书做一番处理,删掉那些不符合圣意的地方,再续上一个能够接受的结局,皇上肯定高兴,不会加以阻拦。只要得到了皇帝的首肯,这本书的“禁书”帽子一摘,就可以公之于世,自己落得个慧眼识书的美名。和珅禁不住遐想各级官员对自己拱手祝贺的样子,开始陶醉起来。

修改和续写这个工作由谁来做呢?这个人首先要有才华,会写小说,否则难免狗尾续貂;其次,地位也不能太高,否则难免趾高气昂,不配合。和珅想来想去想到了高鄂,高鹗是汉军黄旗内务府人,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在乾隆年间颇负盛名,但只是个举人,没有考中进士,所以总感觉矮人一头。合身觉得这个人是合适的人选,于是他悄悄找到高鹗,命他修改、续写《石头记》一书。

恰好,高鹗也很喜欢《石头记》这本书,早就把里面的故事了然于胸。他听说当朝红人和珅要他续写《石头记》,喜不自禁。他与朋友程伟元一起商量、揣摩原作者的心思、想法,依据曹雪芹留下的回目构想,很快完成了续写。

和珅看完了续写的书稿,细细阅读读了一遍,并不满意。他认为续作的结局未免过于绝望,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虽然续写部分读起来比较通畅,但肯定通不过乾隆这一关,于是和珅要求高鹗重写。和珅不愧是审查书籍的高手,他让高鹗重新安排一个略为圆满的结局,同时标出原作八十回中那些过于悲伤和压抑的文字,命他一并作出修改。

高鹗知道了和珅的意愿后,觉得那样修改就歪曲了作者本意,不甚妥当,有违作者意愿,是对原作者的不敬,所以,不愿修改。和珅当然知道这样做会使作品意味有所改变,但总比永远被封强,于是他对高鄂半劝半吓地说道:“我也是爱书之人。按照曹雪芹的原意续写当然是对他的尊重,然而这样一来这本书就会永远无法公开面世,后人也难以见到这本书了。况且,万一朝廷追查下来,你高鹗作为续写者,肯定罪责难逃,曹雪芹也永世不得翻身。岂不是两败俱伤?所以,为了这本书能够流传后世,只有将书中对朝廷不满的地方略加改动,才能获得皇上的首肯,从而能够刊行天下。你也算帮了曹雪芹遂了心愿,成为有功之臣。曹雪芹倘若黄泉下有知,就算内容有所改动,也定会心存感激的。”

高鄂听和珅这么一说,觉得和珅的话也有道理:自康熙开始,朝廷大兴文字狱,凡有任何诋毁清政府的言辞,哪怕是一些不相关的词语,如“华夷、明、清”等,都会被追查,令人提起笔来就胆战心惊。况且和珅本人就是积禁书籍的官员,不敢得罪,现在他既然要这么做,自己也没有办法。高鄂无可奈何,只好按和珅的意图重新续写后四十回的结尾,把曹雪芹的原稿凡是涉及朝廷避讳之处都做了相关修改,书名也按照和珅的意思改成了《红楼梦》。

高鄂毕竟文采非凡,他续写的部分语气、意境与原著无二,几可乱真。重新续写的部分,基调也缓和了不少,甚至有一些对当朝歌功颂德的地方。和珅看过新稿后,终于喜笑颜开。

书终于修改完了,但和珅总不能慌不迭地跑去呈给乾隆帝,这未免也太明显了。于是,和珅拿到书后,没有立刻呈给皇上,而是从太后那里找突破口。他每天都去向太后请安,有机会就跟太后聊天,讲上一段书中的故事。和珅本来就善于言辞,他把故事描述得惟妙惟肖,太后越听越喜欢听,一来二去被迷住了。太后不满意每天听和珅讲一点儿给她听,就给和珅要书自己来读。和珅见目的终于达到了,于是连忙拿出准备好的手抄稿献给皇太后,趁机说出本意:《红楼梦》是千古第一奇书,无奈现在却被冤枉为禁书,真是可惜啊!

很快,乾隆帝就知道了这件事,他命令和珅重新审查《红楼梦》。和珅连忙说他已经将书稿审查了好几遍,写的都是家事,并没有什么特别违逆的地方。同时将《红楼梦》献给皇上御览,请求若无重大问题,付诸发行,以让天下人都能阅读,同时沐浴皇帝的恩泽。

好书的魅力总是能够打动很多人。乾隆帝自从得了和珅送的《红楼梦》,就爱不释手,天天抽时间阅读,并且赞不绝口。于是下旨:“查禁违逆书籍,是为了端正世道人心,惩办大逆不道、煽动民变之徒。《红楼梦》不过都是家事,只能算是才子之书,从此解禁。”

《红楼梦》一经解禁,迅速流传全国,风靡一时。高鹗也因此名声大振。很快就中了进士,而阅卷官正是和珅,其中意味,值得玩味。

和珅是乾隆时期文字狱的大力维护者,不想却对《红楼梦》的传世立下功劳,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难料啊!

和珅与《红楼梦》的渊源不止这些。和珅的一个党羽汪如龙,本是盐商,当官全靠和珅提携。此人善于逢迎,而且非常聪明,也喜欢读书。

有一天,汪如龙与和珅聊起了《红楼梦》一书,道:“先生曾经派人修改《石头记》,并将名字改为《红楼梦》。先生可曾想到,这‘红楼梦’三个字的含义吗?”和珅道:“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这‘红楼’就是‘朱门’,指的就是王侯贵族;“红楼掩面人”,则是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世事无常,整部小说就如同红楼一梦罢了。”

汪如龙听后深有感触地说: “先生果然高见。红楼梦,乃是红楼一梦,世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只不过是一场虚幻。先生爱读此书,必定有所感悟。”

汪如龙这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话中有话。原来,当时乾隆已老,驾崩只在旦夕之间,永琰(封嘉亲王,后改名颗琰,即嘉庆帝)是乾隆着力培养的接班人。和珅深得乾隆宠爱,但与嘉庆关系并不好。汪如龙仔细观察了嘉庆与和珅,发现嘉庆是个城府很深的人,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而和珅傲气日增,已经深深迷失在自己的大权之中,认定嘉庆不会把自己怎么样,而实际上和珅已经不是嘉庆的对手。汪如龙感念和珅的提携和重用,想借谈论《红楼梦》提醒和珅不要太过自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和珅是何等聪明的人物?他立刻明白了汪如龙的提醒,但却没有把汪如龙的提醒放在心上。一脸轻松地说道:“此意甚妙。那只是历代的草莽英雄,眼光短浅,因此结局大多如此。”和珅他觉得自己的地位相当稳固,与历代的草莽英雄并不一样,所以他的一切都将有别于他们。

汪如龙也不多言,他不久就如同贾宝玉一般辞官归隐,只希望万一和珅被嘉庆扳倒,不至于连累自己。

没过几年,汪如龙的提醒终于应验了。不可一世的和珅垮台,这是贪官的必然下场。不知道和珅在狱中是否想起过汪如龙的善意提醒,即便想起来,他也只能哀叹自己一生“如红楼一梦”吧?无论如何,和珅的命运起伏,与《红楼梦》里的人物有几分相似,这也许是他为什么会与《红楼梦》有这么深的渊源吧?

#和珅#乾隆#康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