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听过很多道理

2020-09-24新闻17

听过很多道理

前言:道理不是听过就行的,重要的是践行。不经实践检验,怎敢妄称真理。

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深为赞同,那这是为什么呢?

01.

道理无法证伪或证实

我们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它指的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倒不是说这个定律不准,而是我们常常达不到它的要求。总结原因,自然就是没有好好努力了。可不努力这个原因,是最容易总结,也最没用的。因为搞不清楚不努力的原因,下次依然不努力,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为努力只是结果,而非原因,我们要寻找的是内在动力,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

如此一来,由于那些道理知易行难,我们只能以为,道理是有用的,只可惜自己做不到。这就让一些伪道理,大行其是。记得以前听过一个故事,神算子的徒弟问师傅,“师傅,怎样才能和你一样,成为一位算无遗策的神算子呢?”师傅答,“认真对此对待每一次算卦,力求精准,不要有失误。”徒弟一听很疑惑,“师傅我问的就是,如何算准卦的秘诀呀。”师傅说,“你这孩子,咱们算卦之人,哪能把话说得太明白呢?仔细听着,只此一次。尽量少算,算一卦换一个地儿。”神算子也不敢保证从不失手,但他可以立一些规矩,降低翻船的概率。

除此之外,道理不是听过就行的,重要的是践行。不经实践检验,怎敢妄称真理。

02.

未经适应性改造

从别人那里听来的道理,就像天边飘过的云。只有积云化雨,落在属于自己的地里,再渗进土里,被根吸收,才是自己的血肉。连马克思主义都要经历中国化,那凭什么别人的道理,到了我们这里,不加适应,照办就行了呢?那么怎样改造呢,实践呀。

道理就像课本上干巴巴的理论,不变成考试题,你根本不知道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然背后有这么多花样。同样,不去实践,道理终究只是轻飘飘的,没有血肉。当我们看到影视剧里面,被帮助的可怜孩子,虽然穿得破破烂烂,但都很干净、很可爱,瞬间便激发了自己助人为乐的热情。

可实际上我们面临的情况,却根本不是这样。我们可能会嫌弃他们身上脏兮兮的,根本不愿抱一抱他们。那能说这种现实表现不高尚吗?并不是,毕竟我们有助人为乐的想法,也打算付出行动了。不过需要再多一些对现实的了解。

因为缺乏实践,我们容易被感动,却忽略了背后的现实问题。比如,海底捞给每位服务人员一个权利,他们有权根据现场情况,决定给客人打折或是免单。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会发出,恍然大悟的“噢”的一声,怪不得他们的业绩这么好,果然点滴之处可见服务精神。但是,怎么防止有的服务人员从中牟利呢?

比如给自己的亲属免单,或者故意给客人打折,从中赚取外快呢?企业的经营者,会面临一系列实际问题。没有对应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贸然推出这些策略,只会让公司赔得倾家荡产。有些道理只定性不定量,从不告诉我们“度”在哪里。这些道理,即便听过了也依然做不好,因为没有现实压力,逼得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琢磨它、实现它。

这时案例教学,就比干巴巴的道理,容易接受了。但是,案例从哪来呢?从我们的阅历来。

03.

阅历太少

没有观察人、事、生活的阅历,没有经过感受、思考的经验,不足以帮我们读懂道理。父辈总希望用他们的人生经验,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孰不知这些弯路,也让我们更加贴近现实,认清生活。唯有如此,当一些道理来到我们身边时,它才能不再干瘪,而是在过往经历的填充下,变得鲜活饱满,我们才能领悟得更深刻。其实父辈的这种心态,很容易理解。自己的经历越曲折,走出困难的实践越偶然,便会越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经历这番苦难,而无人引导。

如果说人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没有门的电梯间,那么人的阅历和经验相当于木头。不思考的人生,相当于把木头满满地铺平电梯间,当木头多到铺满一层时,他便能看到上一层的风景。而思考的人,会将阅历加工成一个坚实的梯子,帮助自己看到外面的风景。倘若思考的能力不足,起码得用人生阅历补上吧,否则无论你向他解释,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危险,外面的风景有多么精彩,他都无法与你产生共鸣,反倒觉得你是在灌鸡汤。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经常干着,平铺阅历的笨功夫呢?因为思维惰性,“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04.

思维惰性

我看到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些人里有我的同学,也有我的学生。他们不会拘泥于,某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反复询问老师,哪些答案是错的。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看到正六边形的六条边都相等,有同学就来问了,那是不是所有六条边相等的图形,都是正六边形呢?如果老师回答“是”,他们就记住这个结论,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直接套用。如果老师说“不是”,给出了反例,他们转身忘了这个规律就行。可这样做,只是开了个头,中间思考的过程,学生都没有参与。

而有的学生拿着问题来了之后,无论老师的答案是“是”或者“不是”,他们都会拿出新的例子继续追问。而在寻找例子的过程中,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了。对于上文中的这个问题,他们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反例,正四面体的六条边也全部相等,但它显然不是正六边形。于是他们便会明白,在这个命题当中,没有限制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当然,继续追问下去,会发现这个命题里,还有很多漏洞。

价值不在于发现漏洞,完善这个命题,而在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培养了缜密的思维,质疑的精神,用一个个反例明确了定义的边界。对于具体的问题,这一思考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给定义画上一个严丝合缝的边界,一旦跨过了边界,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是错的。这样的好习惯,就让孩子在时间的累积中,学到的知识越来越扎实。

草率地做判断、下定义,强行建立两件事的联系,都是在自己的认知边缘建篱笆,一遍遍固化已有认知,修一口方便自己坐井观天的井。以为自己懂了,其实只触到了皮毛罢了。

#人生哲理#道理#孩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