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垃圾分类,弄清基础数据很重要。海淀区环卫中心与“城市大脑智慧平台”对接,通过自助设备收集全区厨余垃圾收运的桶数、地点等。截至目前,全区124辆厨余垃圾收运车已全部安装了读卡器,2167个居住小区厨余垃圾桶上的RFID身份识别卡已安装完成80%。
早上6点,海淀区环卫中心环卫5队厨余垃圾运输车司机李宗伟驾车来到曙光街道曙光花园小区门口,物业工作人员站在10多个排成一排的绿色厨余垃圾桶前等他。
下车后,李宗伟和随车的搬运工一起挨个打开垃圾桶盖,检查桶里厨余垃圾的分拣质量,合格的拍照装车;不合格的,现场指导二次分拣合格后再拍照装车。然后,李宗伟在“录单”上记录下时间、数量等信息,由区环卫中心统一收集上报。这种每个点位都要拍照记录的工作方式被称为“打卡”式收运。
23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李宗伟驾驶的厨余垃圾收运车提升架左下方多了一个白色的小盒子,这是读卡设备。曙光花园小区的绿色厨余垃圾桶上,对应地贴上了白色的FRID“身份识别卡”。今后,“打卡”将实现自动化。
“把垃圾桶放到支架上升起来往车上的垃圾箱里倒垃圾,桶箱对接时,随着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收集箱的接触,设备会通过垃圾桶的身份识别卡自动读取小区名称并统计收运桶数,实时传输数据。”李宗伟介绍。
海淀全区124辆厨余垃圾收运车已经全部安装了读卡器,厨余垃圾桶上的RFID身份识别卡预计安装1万张,已完成80%,其余计划9月底前完成安装。系统正在调试阶段。
截至8月底,海淀辖区其他垃圾量较5月1日前下降了约10%,基本达到阶段性垃圾分类预期效果。全区小区厨余垃圾分出量从5月初平均每天51吨增加至8月的328吨,增幅543%,分类情况始终位于全市前列;分出率也稳步提升,已达到19%;其他垃圾含水量明显降低。下一步,海淀环卫中心将为厨余垃圾收运车安装车载称重系统,实现称重计量,促进海淀区厨余垃圾分类合格率和分出率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