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质量强市工作成效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桂林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国际旅游城市,“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名让世人魂牵梦萦。全市辖6个城区11个县,总人口522万,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支柱产业为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工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和生态食品为优势产业。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2105.56亿元,城乡常住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178元和16045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1.5:23.5:5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20亿元。
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坚持把质量发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围绕“加快建设新城、疏解提升老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的总体要求,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3年以来,连续六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工作绩效考评优秀等级。
构建强劲的质量促进机制
成立由市长挂帅、34个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共同组成的桂林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量、人居环境质量5个工作组,形成了规格高、规模大,覆盖全的质量工作网络。出台《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决定》《桂林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质量强市战略列入国民经济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质量强市工作纳入市绩效考核体系,各县(市、区)政府、各成员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出台《桂林市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加快桂林新型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桂林市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十八条政策措施(试行)》《桂林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等质量奖励政策,质量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每年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将质量发展融入到深化改革开放、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和优化政府服务的各个方面。各类行业协会和企业质量主体意识不断提高,提质量、讲诚信、创品牌,逐渐成为企业的价值追求。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关注质量发展,主动参与和监督意识明显增强,“一流山水,一流质量”的城市质量精神深入人心,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共治共管格局。
打造强劲的质量供给体系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不断优化质量供给体系,有效推动产品产业质量升级。
一是产品质量全面提升。2019年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定性监测合格率为99.98%;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合格率为100%;食品评价性抽检实现每千人3.15批次,食品类别风险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国家基本药物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实施工业振兴战略,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历史性跨越。2019年举办华为中国地区部供应商大会,推动80多家产业链企业入驻。深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福达阿尔芬大型曲轴、新桂轮橡胶、广西桂康新材料复产等46个项目投产,以技术、技能、知识等为要素的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形成一批质量效益一流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0.99,较全区平均水平(79.97)高出1.02,位居全区第三。
三是工程质量有效保障。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大中型工程项目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在建项目质量安全监督覆盖率达100%。
四是服务业发展质量优化提升。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被评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十大示范典型之一。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改革成效显著,全域旅游、健康旅游保持全区领先。旅游业向精品化、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一批新兴服务业逐步壮大。构建了覆盖旅游、商务、交通、餐饮、养生养老等业态领域的旅游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国家级、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阳朔县开展基层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活动,在城市管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快形成“桂林经验”。桂林电商谷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遇龙河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央视春晚,桂林最美”享誉海内外,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日韩健康产业论坛、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国际马拉松赛、世巡赛环广西自行车赛桂林赛、山地越野赛、阳朔国际攀岩公开赛等国际赛事精彩纷呈,极大地提升了桂林知名度和美誉度,“漓水青山?养生桂林”城市品牌进一步打响。
五是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优质得到巩固和加强,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桂林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率先出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理办法,实行一票否决制,积极推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全面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建立了涉及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环节的“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共计163项标准。农业标准综合体系标准数量达300余项。2019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连续5年下降,为全区唯一连续5年完成大气环境考核指标城市。主要河流和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前列。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实施强劲的品牌建设工程
一是强化品牌引领。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意识,崇尚品牌,打造品牌。按照“树立一个标杆,提升一个行业”的工作思路,把市长质量奖作为推动质量品牌提升的重要抓手。“桂林三金”、“漓泉啤酒”、“桂林福达”、“国际线缆”等精品工业品牌,“桂林湘山酒”、“桂林三花酒”等“中华老字号”,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举办首届桂林市品牌故事演讲大赛活动,促进企业在品牌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引领带动产业结构不断深化升级,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是加大品牌培育。与发达地区知名质量管理服务机构建立合作服务机制,采取引导争创、重点帮扶、分级推进等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不同行业的领军企业。建立梯次培育数据库,聘请全国知名质量管理专家深入桂林、深入企业,开展政府质量奖及卓越绩效标准培训和指导。品牌培育对象向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延伸,培育范围向旅游、工程、农业、商业、医疗、教育等领域拓展。对于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成熟度高,产生明显质量效益的企业,纳入自治区主席质量奖、中国质量奖培育“后备军”,对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从质量、标准、体系运行、卓越绩效模式导入等方面进行帮扶培训;举办高层领导交流研讨会,为企业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强化学习与借鉴,感受追求卓越的力量之源。
三是加强品牌保护和走出去。进一步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对品牌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累计发放工业品牌奖励资金约1500万元、政府质量奖奖励资金600万元。鼓励企业开展品牌价值评估工作,漓泉啤酒品牌价值21.41亿元,荔浦芋品牌价值10.68亿元。
四是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获得中国驰名商标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4个,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3个,鲁班奖3个,国家优质工程奖5个,国家质量标杆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4家、4A级景区31家,中国专利奖3个,商标马德里国际注册4件,并有“漓泉啤酒”、“三金”等2件商标品牌入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品牌价值排行500强。获得市长质量奖9个,市长质量奖提名奖9个。其中桂林南药等4家企业获自治区主席质量奖,2家企业获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提名奖。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零突破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桂林制造”登上了全国舞台,成为行业发展的质量标杆。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质量发展没有终点。桂林市将坚持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质量发展型城市的道路,用质量标准经济新方位,品牌引领,追求卓越,促进“桂林制造”向“桂林创造”转变、“桂林产品”向“桂林品牌”转变、“桂林速度”向“桂林质量”转变。让质量与山水同美,让质量为桂林争辉!(黄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