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最美科技工作者|“国家队”总设计师何晓明与中国军工的二十年

2020-09-24新闻15

东方网记者王旭9月17日报道:何晓明是谁?哪怕在网络信息海洋里,这也是一个难以“打捞”回答的问题。

现在他就坐在记者对面,上身是浅蓝色的短袖衬衣,左胸口袋上绣着红色的“CETC(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英文缩写)”,党徽端正地佩戴着。圆方脸上一副深色边框的眼镜,眼神沉稳,说话的时候会看着对方,声音略低,不疾不徐,带着一种科研工作者的严谨,但绝不乏闷。

最美科技工作者|“国家队”总设计师何晓明与中国军工的二十年

受访者供图

何晓明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总体部主任,多年来他一直在国防军工建设领域担任国防重点型号项目总设计师,为军队提供最先进的国防现代化设施。他带领的团队突破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有效地推进了我军电子侦察装备技术的发展。日前他被授予“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何晓明就是大家眼中“神秘的国家队”,“国之重器”的背后就是他们这样的千千万万的科研工作者。

“军工”是“终生”使命

1999年发生过什么?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国庆举行了建国五十周年阅兵,澳门回归祖国。

1999年的何晓明只是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的一名毕业生。四年前,他从黑山白水的黑龙江远赴千里求学,选择了当时较为热门的电子工程专业学习,一开学就军训了一个月。

“说实话,我不知道我们学校的前身是军校”,回忆起二十多年前军训的时候,何晓明依然有些激动,“整个学校武装部的枪都是自己学校的,不用外边去弄”,这也是他兴趣最初的萌发。

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炮兵系,“天下武功出少林”,哈军工后来分建为国防科大、西工大、南理工等多所学校。

何晓明在南京理工大学接受了严谨的科研训练,他回忆试验测试时,导师特别要求他们二次确认试验器件的数值,“比如电容上标定了数值10欧姆,但具体在用的时候导师告诉你一定要再次确认”,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何晓明又再次强调,“测试交上去的就要很精确,不能有误差”。

现在回想起来,南京理工大学的军校背景像是一种预兆。1999年,大学毕业的何晓明恰巧的看到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招聘信息,了解到这是一家做军工的企业。他也曾询问过家人的意见,父母对他说,反正都离家都这么远了,就去最好的上海吧。

这一去就是二十几年,何晓明再也没有换过工作。

二十年,与祖国“共命运”

在总设计师之前,何晓明也经历了漫长的新人时期。2001年,他第一次出外场测试,负责外围的任务保障工作,一天下来,衣服上能抖落几两土。那时部队的条件也很艰苦,“一桌八个人十个人,只有四盘菜,吃一个鸡蛋就很幸福”,他笑着说,“现在有雪碧和果粒橙了”。

有军迷回忆,2001年时我国的武器装备“一穷二白”远落后于西方,甚至用“代差”都难以形容那种极大的差距。但这一年也有好消息,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央整顿军队,11月,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在土耳其海峡阻滞了两年之后,终于开往了东方。

军工的研发不同于其他领域,每一步是新的探索。“说实话,国外也好,国际也好,我们这个行业详细的东西见不到”,就靠一代一代的积累。何晓明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积累”“传承”,他告诉记者,“做一个新项目的时候,我要去档案室参考下我们以前所里类似的产品,看他们是怎么设计的”,看看有没有能借鉴的东西。

前辈们的报告对何晓明触动很大,那些早期的前辈经手方案报告,“从一个推理包括计算方面都是很严谨,很工整”,他由衷的感叹, “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这二十年走得辛苦,何晓明每年至少三分之一的工作日都在全国各地出差,“部门更是连最后过年的时候人都聚不齐”,他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工作生活。项目最紧急的时候,周期三五年的项目压缩到一年完成,何晓明和他的伙伴在所里立下了军令状,“就别提什么996、711了”,项目结束的最后三个月每天都要工作12点。

压力最大时候往往是项目的最后关头和装备交付后的初期。“项目的周期较长,比如几年几年,碰到关键技术毕竟团队在一起做“。显然是回忆起了那种熟悉的压力,何晓明讲述起来也带着一些紧张,“最后真正在外场试飞和交付部队之前,总是我们会担心我们的装备能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效能”。

交付之后,还不能放轻松,“真正的在交付部队起,才真正的是算是它(研发的装备)生命一个开始”,他进一步解释“它刚开始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去答疑要去培训”,“如果对方觉得有各种各样问题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何晓明缓解压力的方式很“学者”,“就给自己留点空白时间,我去做其他不相关的项目”,也会了解国际国内发展前沿的事物,比如读一些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书。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放松的过程,何晓明似乎一直这样,内心强大,平静温和,是团队的“定海神针”。

从模块负责人到总设计师,何晓明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完成一个又一个国防重点项目。从"瓦良格"号到辽宁舰、山东舰,我国的军工产业也走出了高峡深谷,放眼一马平川。 “以前我们做一个型号可能要七八年甚至十年,现在我们两三年就能出一个比较复杂的型号”,他也自豪的评价我国军工产业的发展,“我们起步是相对于晚一些,(但)我们的进展是比较迅速”。

“很幸运“,没有人离职的“神仙“团队

严谨沉稳的何总设计师讲起自己的团队来音调难得的飘高了几分,这个跟随他多年的团队目前已有20多人,平均年龄30岁左右,最小的是90后。在他带领团队期间,没有一个人离职,何晓明觉得很“幸运”。

“我们所里和高校氛围可能是差不多,大家平时交流都比较亲和愉快”,团队里对他的称呼五花八门,“何总”“老何”“晓明”,他都愉快的接受。何晓明告诉记者,虽然大家是不同年龄段的,“兴趣、爱好可能是有点不一样”,但大家“互相之间能够很好的融合,互相接受,能够兼容”。说起自己总有些“词穷”的何晓明,提起团队来,话明显变多了,“就是不会把它(年龄)作为一种代沟,而是把它互补的”,“我觉得年轻人他的视角有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借鉴”。

带年轻的团队可不能只有气氛好,何晓明在团队当中总是身先士卒。他解释说,“所里把那么重要项目,那么好团队交给你,你是有责任把这个团队带好,把项目完成好。尤其团队比较年轻嘛,自己要起到示范作用,要去把团队的心要稳定好”,有时候要“ 带头承担起这些更困难的任务”。而团队里的年轻人也确实能够被他的感召力和榜样所打动。

外场试飞原来是团队的“痛点”。 新项目的外场试飞试验往往充满了未知和风险,许多试验人员在4000米高空极度缺氧环境下,常常出现严重的晕机现象,头晕目眩,呕吐到无法正常工作,甚至还经历过飞机失控姿态急剧变化的生死考验。

为了让大家克服心理障碍,何晓明多次带头在飞行任务单上签字,身临险境而不退缩,甚至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时间久了,项目组的同志们在他的带领下渐渐“习惯”了这种工作环境,嬉笑的调侃道“有他的地方我们都不怕”。

何晓明的确有这样的气质,尽管他总是觉得自己是“普通的”。提到他被授予的“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称号,何晓明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其实我自己感觉‘最美科技工作者’颁给我有点‘名不副实’”,他解释说,“全国做这个行当的人很多,也有很多前辈在这个专业做了几十年,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随后他又恢复了惯有谦逊和严谨,“但是这个荣誉给我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让我在未来不管是带团队做项目也好,军工事业也好,会让我更加的专注,更加坚定要持续走下去。”

同时,他也想告诉年轻人,现在的大时代是最好的,“要抓住机会要更多的投入到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不仅是给国防军工,更为我们的经济、民生、社会发展方方面面都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防军#何晓明#军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