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身边不乏许多优秀至极的大牛。今天总结一些我观察到牛人身上的特质,供大家参考:
1 永远聚焦“问题”和“答案”
我刚进入广告行业的时候,有一次项目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客户是一家做碳酸饮料的民营企业,在国内能排到行业前5的位置。那时他们要上市一款全新口味的饮料,想要打年轻人市场,于是邀请广告公司帮他们制定营销方案。
我的老板带着我和几个实习生,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做各种调研,摸索出年轻人购买饮料的决定性因素分别是口味、包装、代言人、价格和广告。
然后我自作主张围绕这5个方面的问题,写了一大堆PPT阐述我们该如何提升它们的表现。
比如瓶身包装应该如何设计,定价区间要定在哪里,口味上可以加入什么特别的东西,代言人能考虑请谁等等......
当我自信满满地把方案拿给老板看时,他立即划掉了我写的大部分内容,只保留了“代言人”和“广告”这两项,另外又增加了“销售渠道”这一项让我去琢磨。
我大惑不解,还以为是自己写的不够好,老板看不上。
但接下来他说的一番话让我怎么也没有料到:
“你写的这些建议都不错,但不是我们该做的。”
原来,客户这款新饮料的口味已经研发完毕,瓶型和包装都确认开始生产,价格也早就确定。
虽然这些也是重要因素,但全都是板上钉钉的东西,身为广告公司无法去改变。我提了那么多建议,相当于对着空气挥舞拳头,绝不可能被执行。
“客户找到我们,是希望我们在广告创意上提出独到见解,并不希望我们对他们的产品指手画脚。我们思考时要基于自己的优势和身份,先做到对症下药,弄清楚关键问题和对应答案,而不是一张网铺开什么都想解决。”
老板的这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
可我依然不解地问道:
“那为什么您又增加了销售渠道这一项让我去研究呢?客户的要求里并没有提到这一点呀?”
老板笑了笑说:
“因为销售渠道上也可以通过优秀的广告创意来吸引消费者的眼光,进而激发他们购买的欲望。虽然客户没说,但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提出来是加分项。”
这段对话我一直记到现在,因为它教会我一种朴实却高效的思考方法:
揪出关键问题,寻找对应答案。问题和答案做到精准匹配,不是你专业的问题不要去管。
我的这位老板在广告业工作了20多年,早已功成名就,但对晚辈依然很有耐心。他平时跟我说的最多的话是:
”先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再去定义问题。问题没找对,后面的答案全是白费。”
原来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同等重要的技能。
2 习惯做最难的事
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在采访中说过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主持人问他,创业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一向以乐观姿态示人的马斯克沉默了一会,说:
“不是。”
接着他说:
“有趣只是创业过程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时候CEO每天都在处理公司里最恶心最麻烦的事情。那些走上正轨健康发展的事情,不会找你,反而那些最有挑战的事情往往最先汇集到你这里来。”
实际上无论是创业还是打工,这段话都适用。习惯处理最困难的事情,是牛人的第二个特征。
你能处理的事情越棘手,越重要,越麻烦,你的价值就越高。相反你做的事情越没有门槛,越标准流程化,你越容易被替代。
什么叫棘手,重要,麻烦?
没有成功先例可以参考,也没有优秀案例能够对标,眼前是一片混沌浆糊的状态,可一旦成功就能产生巨大影响。
每天在自我鼓励和自我怀疑中交叉前行,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最终答案。该从哪里开始下手?做到怎样的程度算成功?什么事情应该聚焦做,什么事情可以放缓做......
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
连自己都半信半疑这事对不对,能不能成。
普通人在自我怀疑后马上打退堂鼓,厉害的人在自我怀疑后想尽办法找答案。这就是区别。
举个例子。
为什么许多公司里做新业务拓展的人更容易获得晋升?除了新业务本身能给公司带来新收入之外,它还能奠定“一大片基础”。
什么基础?新的经验和方法,新的客户关系,新的团队。
这就像打仗一样,厉害的将军在攻下一座城池后不仅要安抚原有的部队,还得招安新城池里的百姓与士兵。这样才能在前方带领大家一路开疆辟土,后方后勤粮草支援不断。
相反那些贪图安逸,哪里轻松去哪里,甚至面对困难当逃兵的人,永远成不了将军。
3 只要一个方向,就能干出一片天地
最后这个故事有点长,但最有借鉴意义。
我有一位朋友在一家知名快消企业做市场总监,他有一位下属叫S。
我的这位朋友非常喜欢S,觉得他潜力巨大。最明显的证明就是S来了不到一年,我朋友就给他升职了。
我问原因,朋友给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S刚来不到一个月,就赶上公司一个重大产品上市的项目。那段时间非常忙,我的朋友基本上天天连轴转,白天都是四五个会议的车轮战,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干活。
那时S给我的朋友打下手,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帮忙填写PPT。
什么叫填写PPT呢?
就是我朋友会将一份PPT的逻辑框架告诉S,然后让S往里面填内容。
这就像造房子一样,我朋友就是那个画草图的。这间房子多高面积多大,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看得出来。
至于房子的外观设计是什么风格,房子的门该长什么样,窗户用什么材料,室内的功能区域怎么划分......这些细节的东西一概没有。
我听了简直服了:“你还真相信这个S的能力,这就敢丢出去不管了!”
“没办法,白天实在太多事情了,根本没空静下心来做方案,只能出大方向。”我朋友无奈地说道。
“不过这也正好能测测他的本事,实际上如果仔细研读过我的思路,把剩下的内容补充完整是不难的。精华都告诉他了,就看他的悟性了。”
于是乎,那段时间我朋友给S下达的任务邮件都是这么写的:
帮我把这3页PPT变成一份完整的上市活动方案;
这份资料文档目前只完成了10%,3天后我要看到100%;
A项目还差3个部分没有做好,你自己想想办法,不懂再来问我。
坦白说,如果我的老板这样布置任务,我一定觉得老板有毛病,自己没想清楚就丢给下属来擦屁股。
但这位S硬是吭哧吭哧把这些难啃的骨头全啃下来了。
那他是怎么做的呢?其实不复杂,两个关键词就可以概括:
模仿和创新。
首先S在接到任务后,会对照着老板的要求,去网上和公司的资料库里寻找相似主题的方案模板,自己下载下来学习一遍。
比如做一场公关活动,他找了20几个别人做的方案,然后去拆解里面的细节。小到一个门头的布置大到一场发布会的流程,他全都记了下来。
看得多了,自然晓得套路都有哪些了。这时候老板再要他出一个公关方案,只用把基本要求说清楚,他的脑海里就能自动匹配出相似的案例,依葫芦画瓢就好了。
这就是模仿。
但光会模仿还不够。真正能力强的人,都会在模仿的基础上再做创新。如果说模仿是简单的物理堆砌,那创新就是奇妙的化学反应。
S就是这么做的。
比如在看过许多别人做的方案后,S发现这个行业大部分公司的产品发布会都是领导致辞,嘉宾合影,媒体报道。
老三样用了十几年,能不能有些不一样的东西?
新产品主打的是年轻人,年轻人不关心陈词滥调,他们天天刷抖音淘宝,看B站追剧,那发布会能不能和这些做结合?
这些想法,最终在S的脑海里成型。
于是他策划出一场线上发布会,全程在B站上进行直播。同时,他还找了几个B站上大火的Up主来充当产品体验官,让所有观看发布会的年轻人在手机上点击屏幕来开启新品礼盒。
整场下来没有冗长的领导致辞,也没有繁琐的媒体采访,但是异常成功。据说刷新了他们公司历年来做发布会的记录。
S硬是把一个方向,做出了一片天地。过去的方向是老板给的,如今的方向是自己想的。
这就是创新的化学反应。
以上这些,都是S在一次工作分享会上讲的。那时他已被我朋友升职为资深经理,给部门新来的一批新人做培训。
可以预见在以后的职场道路上,S肯定会一路高歌猛进。因为他掌握了诀窍,走上了正轨。
什么叫工作能力强?这就叫工作能力强。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对渴望提升自我的各位,有所启示。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工作能力强的人都有3个特点:
1. 永远聚焦“问题”和“答案”;
2. 习惯做最难的事;
3. 只要一个方向,就能干出一片天地。
朝着这3个方向努力,不会错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