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实习三 辉长岩-玄武岩类的观察与描述 辉长结构和辉绿结构

2020-09-24知识12

角辉岩的结构 辉长岩具辉长结构、次辉绿结构、反应边结构和出溶结构。辉长岩通常为块状构造,部分辉长岩具层状构造,反映了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矿物成分或粒度的韵律性变化,层状辉长岩多见于层状基性杂岩及蛇绿岩套堆积杂岩中。

实习三 辉长岩-玄武岩类的观察与描述 辉长结构和辉绿结构

基本特征 1.超镁铁岩超镁铁岩(ultramafic rocks)在化学成分上贫SiO2、K2O、Na2O,富MgO、FeO。矿物成分上镁铁质矿物(暗色矿物)含量较高,色率大于90,主要矿物为橄榄石和辉石,其次有角闪石、黑云母和斜长石,副矿物有尖晶石、铬铁矿、石榴子石、钛铁矿、磁铁矿和磷灰石。超镁铁岩主要种属为橄榄岩类和辉石岩类。根据SiO2含量,前者属超基性岩[w(SiO2)];后者属基性岩类[w(SiO2)>45%]。超镁铁岩常见的产出方式有:① 呈层状产于镁铁质杂岩体中,如南非最大的Bushveld 侵入体;② 分布在环状超镁铁质-镁铁质杂岩体中心,如阿拉斯加环状杂岩体;③ 作为基性碱性杂岩体的一部分产出;④ 产在造山带的蛇绿岩套中,如我国西藏的雅江蛇绿岩带;⑤ 可在玄武质火山岩和金伯利岩中呈捕虏体(包体)形式产出,如在我国东部新生代的玄武岩中常见橄榄岩捕虏体。以前3种方式产出的,是岩浆结晶的产物,属岩浆成因;后两种超镁铁岩一般是直接由地幔岩构造侵位,或由幔源岩浆携带出地幔的,属非岩浆成因。两者在岩石学特征上有一定的差异,研究意义也有所不同。1)岩浆成因的超镁铁岩岩浆成因的超镁铁岩代表性的有橄榄岩和辉石岩,它们很少作为独立的岩本产出,而常与镁铁质岩。

实习三 辉长岩-玄武岩类的观察与描述 辉长结构和辉绿结构

实习三 辉长岩-玄武岩类的观察与描述 一、目的要求(1)掌握辉长岩-玄武岩类的基本特征,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次生变化等。(2)掌握本类岩石的分类命名原则及其主要类型。(3)了解不同条件下结晶的基性侵入岩在结构、构造上的变化,对辉长结构、辉绿结构、堆晶结构、包橄结构、含长结构及反应边结构的特征和成因需较好地掌握。(4)通过辉长岩与玄武岩的对比,认识侵入岩与喷出岩的主要区别。二、基本特征及主要类型(一)基本特征本类岩石为基性岩,又称镁铁岩。化学成分以硅和碱较贫而较富铁镁、富钙铝为特点。这种化学成分主要表现为辉石+基性斜长石的矿物组合。除辉石外,可见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暗色矿物。铁镁矿物可达到40%~70%。有时出现少量的石英和钾长石。基性斜长石主要为拉长石,培长石也常出现。聚片双晶和卡钠复合双晶发育,双晶单体较宽、双晶纹清晰,一般不具环带结构。常发生绿泥石化或钠黝帘石化。图1-8 间粒结构(单偏光,d=3.7 mm)单斜辉石主要为普通辉石、透辉石和易变辉石等。斜方辉石中紫苏辉石较常见,而古铜辉石和顽火辉石次之。斜方辉石与单斜辉石共生,甚至构成条纹交生。斜方辉石常比单斜辉石颜色相对明显,且具弱多色性、平行消光和干涉色级序较低等。

实习三 辉长岩-玄武岩类的观察与描述 辉长结构和辉绿结构

辉长结构和辉绿结构的区别 一、两者的形成不同2113:1、辉长5261结构的形成:由于岩浆岩冷却到共结4102温度时,表明辉石和斜1653长石?是同时结晶而成。2、辉绿结构的构成:在浅成相条件下,PH2O降低,Di-An共结点移向Di一侧,相当于X点成分的岩浆首先结晶斜长石,直到熔体组成达共结比,辉石才同时晶出。因此形成斜长石自形程度好于辉石的辉绿结构。二、两者的特点不同:1、辉长结构的特点:均为自形或半自形,且粒度近于相等,相互穿插地不规律排列。2、辉绿结构的特点:辉绿结构指岩石由颗粒大小相近的斜长石和辉石组成,但斜长石的晶形显著地较辉石的结晶程度为高,在互相交叉的斜长石板状晶体的空隙中,往往充填着辉石的他形颗粒。三、两者的概述不同:1、辉长结构的概述:辉长结构指的是基性斜长石和橄榄石、辉石等深色矿物的自形结构相似。2、辉绿结构的概述:辉绿结构是浅成基性侵入岩(辉绿岩)中一种典型结构,又称含长结构。辉绿结构指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自形晶较好的斜长石之间形成三角空隙,其中填充单个的他形辉石颗粒。参考资料来源:-辉绿结构参考资料来源:-辉长结构

怎么区别辉绿结构和间粒结构啊 一个长在辉绿岩上,一个长在玄武岩上…

#辉长岩#斜长石#玄武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