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京民(右一)为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维和军人授勋。
从1991年到2011年,我先后3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其中最难忘的就是在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担任维和部队司令的经历。
2007年9月15日,我登上了从纽约飞向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航班,前往西撒哈拉任务区就任维和部队司令。此前一周,我在联合国总部紧张地受领任务、进行工作交接、听取各业务部门介绍情况。在飞机上,联合国秘书长、副秘书长、秘书长军事顾问的叮嘱反复在脑海中出现,尤其是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格诺的话,令我深感此行任务之艰巨——
“西撒哈拉特派团面临复杂的政治环境,当地冲突双方对特派团履行维和职责经常有抱怨和不满,维和部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严重违纪事件,希望你能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带到任务区,带好这支队伍。”
一个半月前,我在北京接受了联合国针对西撒哈拉任务区司令候选人的远程考核。参加这次考核的还有来自马来西亚和斯洛伐克的两名军官。考核中,联合国官员详细询问了我对履行职务的想法和建议,以及处置危机的方法等。8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蒙塔斯女士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了由我出任西撒哈拉特派团司令的消息。当时,她特意加了一句:这是联合国首次任命中国军队指挥官担任维和任务区司令。
卡萨布兰卡机场,涂有联合国UN标志的专机早已在停机坪上等候。时任任务区代理参谋长弗克森中校在飞行途中向我简要介绍了当前任务区的情况:冲突双方对特派团的公平、公正、中立存在很大质疑,不配合监督停火;任务区前任参谋长因违纪被遣返;特派团中军人与文职部门矛盾重重;军事观察员对伙食不满……可以说,各种挑战非常多。
到达任务区后,我首先解决的是冲突双方不配合监督停火的问题。经过调查,我发现冲突双方均有与联合国合作的态度,之所以不让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进入其部队指挥所核查,主要是顾及颜面。于是,我下令更改对外用语,将“核查”变为“访问”,同时要求观察员在进入指挥所访问的同时,向其指挥官提出核查的相关问题,并注意观察营区内的人员装备变化,从而进行实质性核查。
这个办法打开了冲突双方各级部队指挥所对联合国核查人员紧闭的大门,限制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行动的事件从每月上百起降到了每月仅几起,极大地缓解了任务区的紧张气氛,双方执行停火协议的情况也得以不断收集上来。这件事得到了联合国总部及任务区冲突双方的认可,他们对监督停火的处置方法高度赞赏。
我到任时,西撒哈拉特派团共有来自27个国家的230多位军事观察员,他们文化、宗教、历史背景不同,各自爱好、性格迥异,管理好这样一支队伍绝非易事。因此我倡导彼此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只有这样,各国观察员之间才能相处好,也正是靠着这样的理念,我成功化解了特派团中军人与文职部门的矛盾。
联合国维和任务区的每项工作都有标准作业程序,我到任后根据情况变化,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任务区的标准作业程序进行了完善修订,尤其是在行车安全和防地雷方面加强了培训,同时对事故案例和事故苗头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我上任前的16年时间里,西撒哈拉任务区牺牲了16名维和人员。在我近4年的任期中,由于严格管理,任务区保持了零伤亡、无严重违纪、无事故的纪录。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用“表现杰出”来评价我的工作。
对我个人来说,成为第一个担任联合国维和部队高级指挥官的中国军人是一份殊荣;对中国军队而言,这也是一种肯定,表明联合国充分认可中国军人的能力素质。
(作者系中国军队首位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