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15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出山”

2020-09-23新闻16

“各位同学,我由于个人原因要放假几天,不好意思。你们这几天辛苦了,复课时间回头通知你们。”7月25日,刘磊在微信群里发了这么一则简单的消息。

没想到,这短短数十字却在安徽岳西县多个地方引起了震动。“刘磊怎么了?这是15年来他第三次请假。他出什么事情了吗?”一位家长关切地询问。

刘磊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他的一举一动这么受家长们的关注?

15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出山”

刘磊在积美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门口,铁门上挂满了各种牌匾。

01

带着药罐子做公益,一做就是15年

近日,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深圳市建辉基金会致敬行善者项目、安徽善之源公益发展中心的志愿者来到了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这个坐落在山坳一泓清水旁边的村庄,有一座石桥,石桥的一端,伫立着一座彩色的房子,与周围黑瓦白墙的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5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出山”

积美留守儿童服务中心

这座彩色的房子就是刘磊创办的毛尖山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大楼,在大楼的斜对面,就是毛尖山乡敬老院。

走进儿童服务中心,各层楼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歌声、读书声,院子里还有一些孩子正在踢足球,玩游戏。大楼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写有“全国优秀儿童之家授牌仪式”的横幅,显示活动刚刚结束不久。

“刘磊老师呢?”志愿者问一个孩子。孩子回答:“在地下室的厨房做饭。今天来了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大学生老师),他们给我们做甜食吃呢。”

15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出山”

服务中心内玩得正欢的孩子们。

地下室很大,被一堵带窗的简易墙分隔成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大的空间是孩子们的多媒体活动区,小的空间就是厨房了。走进厨房,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药罐正“蹲”在燃气灶上冒气,旁边的桌子上罩着3个简单的菜肴。

“刘老师身体不好,他每天都要喝药。”在多媒体区玩耍的孩子们走过来七嘴八舌地说道,“他对我们很好的,我们有时候自己带饭,中午就在这里热。刘老师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们吃,大学生老师们也经常给我们做吃的。”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印有“八一”字样的T恤衫,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来到了地下室。没错,他就是岳西县有名的中国好人刘磊。

刘磊曾是西藏高原上的一名军人,立过功,受过十几次嘉奖。1997年退伍后回到了家乡。他婉拒了岳西县民政局提供的工作机会,凭着在部队里学到的驾驶技术外出谋生,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再次回到了家乡。

从2005年开始,刘磊全身心投入公益,助养老家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成了当地1500多名留守儿童的“爸爸”和30多个孤寡老人的“儿子”。

15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出山”

给孩子们辅导作业是刘磊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

看着志愿者在打量药罐,刘磊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当年在西藏高原上当兵的时候,他驾驶着军车在“生命禁区”川藏线上穿行了整整四年,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落下了很多病根。“病退之后,我返回老家,但高原病一直没好。幸亏我爱人是医生,经常帮我调理身体。”

就这样,刘磊带着药罐子做公益,一做就是15年。

02

一个花光积蓄创办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傻子“

“今年是第15年了,我忘不了当年刚开始做公益的情景,太难了。”刘磊感叹道。

2005年,也是刘磊和爱人储芳结婚5周年,储芳是板舍村卫生室的一名医师,“当时生活已经稳定了。”刘磊说。

那时岳西县内的年轻人都热衷外出打工,板舍村和周边一些地处深山的村庄,几乎都成为了“空心村”,只剩下老人和儿童在留守。刘磊回忆当年的情形说道:“有很多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成长出问题了。”

15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出山”

正在专心阅读的孩子。

在该村上学的小虹(化名),她的父亲在一场意外事故中不幸去世,母亲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咬牙离开了孩子,到外地打工。

独自一个人在家的小虹越来越沉默,同伴们在旁边玩,她都不愿意搭理。细心的小伙伴发现,小虹并不是“高冷”,只要小伙伴偶然提到“爸爸”两个字,她都会泪流满面。

小虹只是当地留守儿童中的一个案例,实际上这些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问题,有的生活自理困难,有的性格孤僻,有的行为缺乏约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刘磊心里既心疼又着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后决定拿出所有积蓄,为家乡的留守儿童建一个“家”。

“就是想建一个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那种内心的冲动实在太大了。”说到这里刘磊不自觉地加重了语气,“想着在这个中心里,孩子们能相互交流,还有老师指导,对所有留守儿童都免费。”

15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出山”

刚收到一批爱心人士捐赠的益智玩具,刘磊跟孩子们一起研究。

可是刘磊没想到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会那么困难。“前前后后,我拿出了30多万元。建活动中心、购买图书、购买孩子们用的各种体育器材,那是我所有的积蓄,全部都投进去了,还不够。”

他开始辗转筹钱,但到处碰壁。“那个时候周围的人没有做公益这个概念,我是借不到钱的。他们都不理解,觉得我把所有的钱,全都投进一个叫‘公益’的东西,又没有任何回报,这不是傻子是什么?”说起这段往事,刘磊脸上的表情充满无奈与艰涩。

过了两年,毛尖山乡板舍村敬老院建成,由于敬老院院长这个岗位报酬低事务多,很长时间都找不到人愿意担任,刘磊听说这事后,又把这个累人的活给揽了下来。

“把这活揽下来,别人更说我是傻子了。因为当时这个差事月工资才300元,却要一个人服务几十个孤寡老人。敬老院里有30多个孤寡老人,从2007年到2011年,我一个人,为他们服务了5年。他们的饮食起居,甚至在床上翻个身,都得我亲自动手。”刘磊说。

敬老院有一位名叫储德碰的73岁老人,因脑出血不能行动,认知能力丧失,大小便失禁。刘磊一直在医院护理,擦洗照料,直至老人去世,他又像儿子一样为老人送终安葬……“这种服务,做一段时间或许能行,可是要长期坚持,真的非常考验人。”刘磊感叹。

15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出山”

刘磊为一位生病的大娘喂药。

这些年来,刘磊一边为当地的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生活指导、行为引导、心理疏导,一边照顾敬老院几十个孤寡老人的饮食起居。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于是妻子储芳也成了板舍村敬老院不拿工资的“编外”卫生员。她定期到敬老院为老人检查身体,送医送药,进行健康指导。

“别人问我是怎么挺过来的,我还真不好回答,里边的辛酸,只有我们夫妻俩知道。”刘磊又一次感叹道。

03

15年来,只请过3次假

提及大家近日关心的请假问题,刘磊既意外,又感动。“感谢有这么多家长和志愿者关心我。”刘磊说。

这么多年和爱人一起在深山做公益,刘磊的确没办法长时间离开。“我就请过三次假,第一次是我爱人得了肿瘤,我一定得陪她到北京治疗。那时候我向服务中心里的孩子们‘请假’,走了一个多月。第二次是18年11月,我岳父意外受伤瘫痪,把我们吓坏了,我和爱人轮流整夜守候在岳父身边伺候。那段时间,我第二次向孩子们‘请长假’。最近,我儿子的手受伤了,我得陪他去医院治疗,所以又要向孩子们‘请假’了。”刘磊解释道。

刘磊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投入,没有特殊情况,他不愿意外出。“在这里我特别感谢那些懂我的人,他们很理解我不能‘出山’的苦衷。”刘磊边说边指着自己身上的T恤。

15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出山”

忙里偷闲,和敬老院里的老人拉拉家常。

退伍之后,老战友们每隔几年都要聚一聚,可刘磊每次都没时间去。“有时候我高铁票都订好了,行李也收拾好了,就等着第二天去车站坐高铁。可是第二天早上敬老院突然有老人急需服务,或者是儿童中心来了新的孩子,我又走不了了,只能临时把票退掉。”

15年来,刘磊没有和战友们聚会过一次。“战友们都知道我在做公益,所以他们很理解我。每次聚会,他们都会把聚会的纪念衫寄给我,我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就是战友最近寄给我的。这是整个夏天,我最喜欢穿的一件衣服。”刘磊摸着身上的T恤,语气中饱含感情。

04

离不开深山,他要在困难中继续前行

“这么多年,我没离开过深山,也离不开这深山了。”刘磊说。幸运的是,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理解他、支持他,也收获了各种荣誉——他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还被评为“中国好人”。儿童服务中心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从原本三间简陋的平房搬到了现在的彩色大楼。15年来,中心已经累计为1500多名留守儿童免费提供学习辅导、思想教育、全日制寄宿等服务。“全国多个地方的大学,每个假期都有大学生来到服务中心进行暑期实践,他们义务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刘磊介绍。

现在,刘磊的服务中心仍然面临很多困难,“这些困难都是做公益的人经常会碰到的,资金、人手,都是现实问题。” 但刘磊相信这些困难可以被一一克服。“毕竟有这么多好心人在帮忙想办法,包括你们志愿者。我非常感谢各界对我的关爱。”

为了支持刘磊,深圳市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18年2月将他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

15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出山”

手持建辉基金会的“致敬行善者”旗帜和志愿者合影,刘磊踌躇满志。

希望善良的刘磊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文/方旋

摄影/李学梅 胡青枫

#留守儿童#刘磊#第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