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手机为什么不断追求轻薄,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0-09-23新闻9

在过去的几年中,消费者一直热衷于在购买手机时比较各种参数,例如屏幕的分辨率或处理器的最高频率。即使许多人在购买手机之前不了解这些参数的含义,但他们仍然在网上上查看各种指南。然后货比三家,选择他们认为最合理的价格和最高的参数配置的模型。

手机为什么不断追求轻薄,看完你就明白了

这种情况也导致手机制造商选择他们喜欢的东西。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智能手机在性能方面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此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高参数手机的后续工作必须有良好的经验吗?

手机为什么不断追求轻薄,看完你就明白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辩证的。既然5G网络已经进入公众视野,许多人认为购买5G手机时,必须选择具有高参数配置的手机。一方面,高参数确实可以确保手机的基本体验,但是当前5G手机机身内部的RF天线数量增加了一倍,如果为更高的参数添加更多组件,则整个空间机身内部将被大量占用。这样,具有较高配置的移动电话将具有非常直接的问题,即重量将大大增加,这将影响随后的感觉。

手机为什么不断追求轻薄,看完你就明白了

实际上,从整个手机市场的当前运行状况来看,我们还可以看到,如果手机的手感不影响随后的使用体验,那么全国范围内的实体手机商店就不会那么多。互联网市场早已可以吞噬离线市场。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手机制造商仍在大力推广线下商店。毕竟,手机的体验存在许多差异,只有在实际使用手机后,消费者才能感受到这些差异。感觉可以说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关键因素。

手机为什么不断追求轻薄,看完你就明白了

例如,几天前刚刚发布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这款手机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目前安卓手机的最高水平,并且性能和拍照体验都非常出色。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重量达到221克,厚度也达到9.4毫米。如果您更关注手机的使用体验,那幺小米10至尊纪念版绝对不会吸引您的喜欢。由于手机太重,拿在手中扫描微博一会儿会感到有点酸痛。这也是许多消费者开始追求轻薄5G手机的原因,即使他们需要放弃一些其他配置。

手机为什么不断追求轻薄,看完你就明白了

话虽这么说,但手机的轻巧程度是仁者与智者之间的见解,因为许多消费者认为,无论手机有多沉重,它都无法达到每斤的水平。对于这些消费者,即使手机的重量达到230克,它们仍然可以接受。但是对于另一部分消费者来说,手机的重量太重要了。有时他们会选择电池容量相对较小的型号,以保证出色的手感。

手机为什么不断追求轻薄,看完你就明白了

实际上,当前主要的手机制造商也都考虑过这样的问题。毕竟,手机的便携性是其基本立足点。即使在5G时代,智能手机也应该轻薄,否则它们将与平板电脑或平板电脑兼容。电脑之间有什么区别?但是,目前受技术限制,如果您想要一款性能出色且电池寿命不受阻碍的型号,那么您必须承受身体的超重。尚未开发出新的电池技术,并且大容量锂电池的重量始终是不可接受的。这也是不得已的方法。如果电池技术能够取得突破,那么手机的重量将进一步减轻。#手机#小米#消费者收藏

实际上,从整个手机市场的当前运行状况来看,我们还可以看到,如果手机的手感不影响随后的使用体验,那么全国范围内的实体手机商店就不会那么多。互联网市场早已可以吞噬离线市场。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手机制造商仍在大力推广线下商店。毕竟,手机的体验存在许多差异,只有在实际使用手机后,消费者才能感受到这些差异。感觉可以说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关键因素。

例如,几天前刚刚发布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这款手机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目前安卓手机的最高水平,并且性能和拍照体验都非常出色。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重量达到221克,厚度也达到9.4毫米。如果您更关注手机的使用体验,那幺小米10至尊纪念版绝对不会吸引您的喜欢。由于手机太重,拿在手中扫描微博一会儿会感到有点酸痛。这也是许多消费者开始追求轻薄5G手机的原因,即使他们需要放弃一些其他配置。

话虽这么说,但手机的轻巧程度是仁者与智者之间的见解,因为许多消费者认为,无论手机有多沉重,它都无法达到每斤的水平。对于这些消费者,即使手机的重量达到230克,它们仍然可以接受。但是对于另一部分消费者来说,手机的重量太重要了。有时他们会选择电池容量相对较小的型号,以保证出色的手感。

实际上,当前主要的手机制造商也都考虑过这样的问题。毕竟,手机的便携性是其基本立足点。即使在5G时代,智能手机也应该轻薄,否则它们将与平板电脑或平板电脑兼容。电脑之间有什么区别?但是,目前受技术限制,如果您想要一款性能出色且电池寿命不受阻碍的型号,那么您必须承受身体的超重。尚未开发出新的电池技术,并且大容量锂电池的重量始终是不可接受的。这也是不得已的方法。如果电池技术能够取得突破,那么手机的重量将进一步减轻。

#5G手机#电池技术#小米手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