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笑话,皇帝不是人!
别误会,不要立马想到皇帝是真龙,我是说,“皇帝”它只是个职位,就跟相国、将军一样,可以走马上任。但这个职位有其特殊性,一是皇权至上,凡间再无比皇帝更大的职位;二是君权神授,典型的叫法是“真龙天子”;还有一条,皇位世袭,只不过这第三条常常会遭遇改朝换代而终结。看起来,这个职位可真香——权力无限, 君临天下。自从始皇嬴政发明这个职位后,数千年来,无数枭雄趋之若鹜,渴望登顶皇帝宝座。可纵观历史,我们转念想想,这个职位它果真很“香”吗?
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部分
据统计,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史,总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看看这些皇帝的遭遇,能得善终者寥寥无几,死得窝囊的不在少数。更有数不尽的奇葩皇帝,生前风流快活、死后管它洪水滔天。总体而言,皇帝有好口碑的实在太少,流芳后世屈指可数,遗臭万年倒很多。归根结底,皇帝这个位置不好坐,没点能耐难以驾驭,可它的诱惑又太强——总有人以为得到它就得到了无限的力量。
打个比方,嬴政就像小说《魔戒》中的索伦,打造了“皇帝”这个至尊魔戒。小说中,不管是谁一旦戴上至尊魔戒,虽然拥有了力量,但会被腐蚀心神,任索伦操纵。然而大家还是垂涎欲滴,就连心地单纯的霍比特人也难挡至尊魔戒之诱惑。现实中未尝不是如此,权力总能吸引人,更何况是至高皇权。
所谓皇权至上,其中之意并非表面含义。皇帝权力理论上无限,可实际操作起来很难任意妄为。皇权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儒家思想培育出来的文官集团就足以钳制皇权。皇帝办事常常得看官员们的脸色。要是底下的官员不合作、软抵抗,皇帝成了“孤家寡人”,如何玩转一个庞大的帝国?皇帝也受儒家教育,而儒家希望的都是圣王贤君,不是无德之主,这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牢牢悬在皇帝头上。皇帝可以做不到理想君主样儿,但想要肆意使用皇权,那可不行。某种意义上,儒家思想是古人的宗教信念,尊如皇帝也要受其约束。
康熙读书像
君权神授亦是有利有弊。虽说是天子,可上天的儿子多了去了,那400多位皇帝不都是天子吗?今天是天子,明天搞不好就是独夫民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无德就不配做天子,换一个人也成,反正苍天也是看看,不说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天下要是多灾多难,便意味着上天对皇帝降下警示惩罚,这锅也得皇帝背。如若民不聊生,穷途末路了,起义军改朝换代,其正当性也源于此。
皇位难坐,但不可否认,总有雄主能驾驭住这个职位。他们内心强大,自登上帝位时,已坚定选择成为孤家寡人,他们没有朋友,有的只会是可供差遣的部下和四面八方的敌人。他们还是十足的演技派,其表演技术之炉火纯青,会令当今任何一位影帝汗颜——毕竟他们只是在本色出演。他们巧妙地利用统治之术,在儒家对圣王的理想与现实权力的游戏之间走钢丝,所有成功走到终点的都成了明君贤主,中途掉下去的都成了皇帝中的炮灰。
话又说回来,登顶皇位只能是乱世才有机会。和平年代,皇位世袭,在当朝皇族中选。那些个在深宫大院、宦官宫女身边长大的守成之君,很多也许一辈子都没踏出过京城外。他们眼中的天下就在视线所及的宫廷和京城,远方江山只能是靠想象。他们很难有开国之君的魄力,难得见识过民间疾苦,皇位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应得,但他们很多最终成了皇位的牺牲品。
一旦坐上皇位,要平衡的东西数不胜数,很容易迷失方向。皇帝处于一切的中心,所有人都围着皇帝转,看似风光其实危机四伏。始皇嬴政发明“皇帝”时估计也没想到后人会这么难,他自个威加海内自然能坐稳帝位。
尽管皇帝中败类不少,无能者多,槽点满满,但“皇帝”作为一种制度,它在历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古代,一个大一统国家如果不实行帝制,很可能会分崩离析。罗马共和国最终不也转变为罗马帝国了吗?虽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痛陈皇帝制度埋下衰亡的祸根,但当时的人恐怕没得选。实行帝制有其历史意义,但到了近代,专制皇权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前进。皇帝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甚至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推翻帝制也就是顺时代潮流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