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像(清康熙24年绘制)
百家姓,李。
李的本义,是指李子树和李子。李子树,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李子,则是其果实。
李姓,就来源于李子。那饱满、圆润、玲珑的果儿带来的实用价值,让李姓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铺陈而去。
李姓人数众多,长期在“百家姓”排名中位列第一。
汉代石像中的皋陶治狱图
指树为姓
俗世味儿,
裹在“嘉庆子”里
当李子在清风中盈盈浅笑的时候,是不是知道自己曾救人于饥饿和危难之中、还成为了人类的一个姓氏呢?
那是在殷商时期,掌管司法的长官(即理官)理徵,因屡屡向商纣王直言进谏,而为商纣王不容,终遭亡身之祸并被株连九族。在大军出动抓捕理徵家人之前,有位与理徵交好的官员将消息悄悄告诉了理徵家人。理徵的妻子契和氏便带着儿子理利贞外逃。逃到距离殷都比较远的伊侯之墟的时候,追兵一时半会儿无法赶来,暂时获得了安全,而疲惫、饥渴的感觉却让他们举步维艰。无计可施之时,契和氏忽然发现前方有一株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李子树,便带着理利贞来到树下,摘下李子吃了个饱,还随身携带了很多李子继续赶路,一直逃到苦县(音gǔ,今河南鹿邑县)才算相对安定下来。畏于商纣王的追杀,理利贞决定隐瞒身世,更改姓氏,想到救命的李子,就将理姓改为李姓。李姓就此诞生,这也是李姓的“指树为姓”之说。
李子,就这样酸酸甜甜地融进李姓中。其实,李子是不可多食的,中国历代医家陆续汇集而成的医药学著作《名医别录》将她列为下品,下品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可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宋代医药学家大明说:“多食令人胪胀,发虚热。”胪胀即腹胀,“腹前曰胪”。而且“其苦涩者不可食。不沉水者,有毒,不可食。”当然,逃难中的契和氏与理利贞是没法讲究这些的,饥渴之极,只得狂吃,酸甜苦涩的都吃了,也许没洗就吃下,也不会去试是不是沉水的。保命要紧,哪里还顾得上毒副作用?顾得上讲究?讲究,是属于生活优渥之时。
李子,便成为特别务实的果实。因为与吃这种最基本的需求密切相关,李子也慢慢沉淀出朴素的烟火气,看看它的常用别名嘉庆子,便会觉得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嘉庆子是以古代一家叫做“嘉庆坊”的店铺来命名的。嘉庆坊卖出的李子都味道好,还善于把新鲜李子加工成味道不错的干李。唐代史学家韦述的《两京记》清楚地记载了嘉庆子的来历:“东都嘉庆坊有美李,人称为嘉庆子。久之称谓既熟,不复知其所自矣。”满满的普通的俗世味儿,裹在嘉庆子里。
普通,正是理徵之子理利贞的要求,普通才能掩人耳目。理利贞想掩盖的,不仅仅是出身,还有血缘,他最要隐瞒的是整个家族的始祖,即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的皋陶。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是上古时期东夷部落首领,在尧、舜、禹帝时期任理官,也称大理,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等,尧、舜、禹时期的重大经济、政治、文化措施大多是皋陶谋划的。皋陶被禹选为继承人,可惜他先于禹去世,未能继位。现代人常常可以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大理寺,即和大理有关,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开始,将“最高人民法院”设为大理寺。
皋陶的后代,历经虞、夏、商,二十六世均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姓氏的习惯,皋陶及其子孙均为理姓。理徵的理姓也是由理官之职而来的,其理官之位亦属世袭。因此,皋陶是理姓、李姓的血缘始祖。
本来耀眼的出身,到了理利贞这儿,只能变成虚无。
幸亏有李子,经年不变,以朴实的模样,保全了这份“理”。
清早期獬豸纹刺绣补子
“理”祖皋陶
“法”字包含着神兽的风采
“理”之于皋陶,是非常相宜的。
皋陶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遵循天道、自然之理,强调知人、安民、爱民,讲究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制律简明扼要。对于有过错的人,他都要先晓之以理,对不听教化者,再绳之以法,且司法公正,执法公平。他主张德治与法治结合,“法治”辅助“德治”。他在各个领域中体现的思想和业绩,形成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体系:皋陶文化。
皋陶文化主导着华夏民族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为国家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尧舜禹时代即迈进了“早期国家阶段”。随后,夏王朝应运而生。皋陶的思想被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创立了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王朝治国基础理论。
传说皋陶还使用一种叫獬(xiè)豸(zhì)的独角兽来断狱。獬豸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形如牛、羊、鹿、麟之类的神兽,青毛独角,体态刚健,极有灵性。东汉学者杨孚的《异物志》这样为獬豸释名:“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咋”(zé)为咬、啃之意。獬豸能明辨善恶是非,见到有人相斗,会用角触理曲之人;听到有人相争,会用嘴咬有错的一方。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獬豸放出来断案。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时,天下无虐刑、无冤狱。
獬豸由此成为法的化身,受到历朝历代的推崇。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文王制出了獬豸冠,即有獬豸角之装饰的帽子,又称法冠、铁冠。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是衙门中不可缺少的饰品。清代时,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前后皆绣有獬豸图样的补服。因獬豸冠一直为执法官吏所戴,执法官吏也被直接称为獬豸冠。
世上是否真有獬豸这种动物,也不好说。但古人对獬豸的敬重和崇拜却是极其深厚的,他们还以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借助文字把这份理念传承下来。现代的“法”字,就源于獬豸,并深刻地包含着獬豸的风采。法的古字为“灋”(fǎ),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由“氵(水)”“廌(zhì)”“去”三部分组成,“水”代表执法公平如水,“廌”是獬豸,代表法律,“去”的构形说法不一,一般采用东汉经学家许慎的说法,意为除掉坏人。由是,“灋”的意义真美:应该对任何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应该坚决除掉。
后来,虽然出于方便书写和记忆的需要,“廌”从“灋”中隐去,简化为“法”了,但是,作为深层次的民族审美心理的反映,獬豸的意义从未消失,依然代表着人们对清正、纯净、明亮的向往和追求。
这其实也深深地折射着世界民族的文化和智慧。那些心理阴暗、一肚子诡计、满脑子阴谋的人,是因为智力不够。尽管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在整体上,足够聪明的、进化得更好的人群,通常会倾向于选择公平、正义,更容易具有坦诚、善良的品质。
李子,也懂得这个理。当然,皋陶不会想到,自己的后裔会有如此遭遇,以至于必须依靠李子,才能延续下去。而依靠李子存活的李利贞也不会想到,以他为始祖的李姓,会壮大起来,像李子一样,漫山遍野。
保全了“理”的李子,也成就了“李”。
开枝散“李”
唐朝盛行改姓之风
李子,不仅处处有,还品种繁多,品目繁杂。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李,绿叶白花,树能耐久,其种近百。其子大者如怀如卵,小者如弹如樱。其味有甘、酸、苦、涩数种。其色有青、绿、紫、朱、黄、赤、缥绮、胭脂、青皮、紫灰之珠。其形有牛心、马肝、柰李、杏李、水李、离核、合核、无核、匾缝之异。其产有武陵、房陵诸李。早则麦李、御李,四月熟。迟则晚李、冬李,十月、十一月熟。又有季春李,冬花春实也。”
李姓,也像李子一样。成年后的李利贞在苦县成家并生儿育女,后来又带着整个家族迁徙到陇西(今甘肃省东南部),李姓在那里开始扩散。西汉时期人称“飞将军”的李广,就出自陇西李氏。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还只是个武将世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直到东晋十六国,天下陷入乱世,陇西李氏趁乱崛起,尤其是从李广的十四世孙李弇那一代起开始学习儒学,李氏地位才迅速上升,到北魏时已经成为可以影响中土的豪门大族。特别是李弇的十世孙李渊成为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之时,李姓就越来越多了。
李渊和他的继任者们仍以皋陶为李氏始祖,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皋陶为“德明皇帝”,即“大唐德明皇帝”,他们让李姓数量猛增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赐姓。据南宋学者罗泌撰写的《路史》记载,徐氏、邴氏、安氏、杜氏、胡氏、弘氏、郭氏、麻氏、鲜于氏、张氏、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董氏、罗氏、朱邪氏,皆因立功而被赐“李”姓。
赐姓,是帝王对人才的赏赐和笼络,帝王也常常因此而得到稳固江山等方面的丰厚回报。李渊第一次赐姓是在他刚刚登基为帝的武德元年,获此荣宠的人本名徐世勣,后为李世勣、李勣。李勣早年投身隋末起义军瓦岗军,在李渊称帝后随首领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李勣还兼通医学,参与编纂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唐本草》,并自撰《脉经》一卷,今已佚。
李勣没有辜负李渊。在李勣这儿,李渊是成功的。但李渊也有不成功的例子:武德三年,被李渊赐姓的刘季真,就反复无常、并不感恩。刘季真之父刘龙儿在隋末战乱中拥兵称王。刘龙儿死后,刘季真依靠突厥的力量,侵扰唐朝边疆,被李渊打败而降。李渊除了赐他李姓之外,还将他任为石州总管、封为彭山郡王。但刘季真很快又伙同隋末军阀刘武周等人反对唐朝,兵败后投奔隋将高满政,不久被杀。
可见,赐姓也有风险。而大规模赐姓,还是成为李氏宗族庞大的转折点。改姓之风的盛行,更让李姓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唐末诗人温庭筠说:“自从令狐楚入相,天下诸胡都改姓令狐。呜呼·宰相之势不过10年,而人竟改姓附之。况堂堂一统天子,300年之久,其冒附不知几百千万矣。”
温庭筠这并无赞赏之意的感叹,也道出一个事实,即李氏宗族对大量异姓的吸收,是百家姓中其他姓氏所不能及的。也许,既繁衍生息,又广纳他姓,不断存良去莠,汲取各个姓氏的优势和活力,是唐朝昌盛和繁荣的原因之一吧。
这或许也像了李子,小小的它,不也包含了苦、酸、平、甘、香、微温、微寒等诸多性味,甚至还带着那么一些微微的毒,才口味独特么?
李子,要的就是这个理儿呀。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