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疫情大考面前,世界看到了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和艰苦努力,也看到了一个大国的敢于奉献和无私担当。中国表现出的强大的经济自我修复能力,亦成为人们尤为关注并将长期关注的一大重要命题。
作为福州市新区新城拓展主战场、数字经济发展大平台,长乐区采取了哪些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效果如何?下一步又将在哪些方面发力?近日,人民论坛走进2017年11月撤市设区的长乐,专访了福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长乐区委书记何杰民。
福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长乐区委书记何杰民接受人民论坛专访
发挥大数据优势 助力精准战“疫”
人民论坛: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作为福建“草根工业”的发源地,长乐是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的?
何杰民: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区根据国家、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大事大抓,快速响应,迅即行动,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利用大数据e防控、举报热线、三大运营商及公安机关提供的动态数据等,多轮次开展地毯式的摸排行动,精准锁定重点地区返航来航人员,对摸排出来的人员逐一建档跟踪,视不同情况分类落实居家隔离、集中医学观察、集中诊治等健康管理措施,确保将重点地区返航来航人员摸排、管控到位,不漏一人。
建成全省首个“方舱”PCR实验室,大幅提升长乐核酸检测效率。全区共完成“应检尽检8类人群”核酸检测51870份,企业复工人员核酸检测45552份,居家观察人员核酸检测4516份,适时抽检人员核酸检测9990份,自愿检测5163份,结果均呈阴性。
全面推广应用“八闽健康码”。普及疫情防范知识,加快推进“愿检尽检”便民服务,加强核酸检测必要性的科普宣传,引导群众在e防控APP上预约核酸检测,切实做好公众防护。
制定出台支持复工复产“航八条”。推荐20家工业企业、9家商贸服务业企业,申报春节期间为防控疫情提供紧缺急需物资保障和民生保障企业稳就业奖补;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36家企业纳入春节短周期直接交易企业名单;为入驻企业减免一到两个月租金,其中,万星青鸾广场为100多家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达400多万。
加大产业金融支持力度。今年2月份,组织推荐金纶高纤、恒申合纤、永荣控股等16家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龙头企业申报政策性金融支持29.8亿元。6月8日,长乐与省交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当日交通银行长乐支行即与永荣控股集团、经纬集团等9家企业签订39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及配套金融支持。
落实中小企业纾困资金。主动对接省中小微企业100亿元纾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复产达产,全区共224家企业组织申报资金19.33亿元。进一步发挥“海峡·长乐周转贷”作用,今年以来为16家企业提供过桥周转资金11笔共计2.88亿元。
增强产业链韧劲。组织实施“百项千亿”工程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行动,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以来,继续坚持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累计推动65个项目进行智能化改造,其中有23个项目申请省市技改基金,已获得审批通过18.43亿元。
培育数字经济 引领高质量发展
人民论坛:疫情之下长乐面临哪些挑战? 如何以变应变,化危为机,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突围?
何杰民:长乐是福州机场所在地,且是著名侨乡,旅美乡亲众多,承担着大量由机场口岸入境的相关人员接收、转运、健康管理等工作任务,虽然顶住了疫情所带来的前期压力,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但疫情之下长乐依然要毫不松懈地抓好所有境外入闽人员的信息采集、体温检测、分流、转送、接驳和健康管理工作,坚决守住长乐国际机场“第一道防线”。
面对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将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全力推进“十一大工程”,切实以排头兵标准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彰显新担当新作为。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长乐始终围绕“创新之区,品质之城”的总体定位,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道路、创新模式,重点抓两个关键。一是抓住创新平台建设这个关键,以东湖“三创园”建设为契机,依托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及其周边区域产业基础,着力打造“五园三基地一中心”创新平台,发挥大企业、科研院所的领军作用,吸引一批研发能力强、单项技术突出的潜力中小微企业、创业团队,拓展创新创业的覆盖广度,力争在培育创业典型上实现新突破。
二是抓住创新生态培育这个关键,全力提速天大国际校区、职教城、清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项目建设,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创新优势。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才落地奖励、住房租赁补贴、创新评价激励等机制,激发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造潜力,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队伍。
以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长乐制造业能力突出,拥有两千亿纺织集群,机械、食品、冶金三个百亿产业,为顺应新时代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去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长乐在数字经济领域优势,开展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行动,引导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实现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提升到43%以上。
今年,我们提出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冲刺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50%,赋能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的目标任务。目的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着力帮助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找准发展定位,改进生产流程、优化产业模式,进而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蝶变”。目前,我们共打造了8个数字化示范车间、5个智能化工厂、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推动65家企业总投资185亿元的项目进行智能化改造。
恒申集团17个生产环节中有15个已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再次成为行业的先行者
以生态优先来引领高质量发展超越。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工作的主线。一方面,在全区范围内实施“美丽长乐”大行动,重点围绕“拆、整、清、绿、护”五个专项,累计完成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迁建绿、退硬还绿等4400余处,共计25.45万平方米,清理陈年垃圾、河道漂浮垃圾4.7万吨。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湿地生态保护、生态产业建设,带动城乡融合发展。
孵化平台经济 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人民论坛:接下来,长乐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何杰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长乐区将牢牢抓住新兴产业的风口,力争为企业提供更有力度、更有精度和更有温度的产业政策支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推行更有力度的技改基金政策。今年,福建省技改基金在首批80亿元基础上扩盘到200亿元,福州市也出台了加大市技改基金对中小企业的财政贴息力度的政策。由于疫情给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流动性带来较大困难,长乐区将进一步降低基金申请门槛、扩大支持范围、加快审批进度,最大力度地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改。
完善更有精度的平台经济政策。当前数字经济已经迈入以平台企业为载体、以数据为驱动的2.0时代,从阿里、腾讯、百度到谷歌、亚马逊、脸书等互联网巨头,无一不是平台企业。平台经济是孵化“独角兽”,实现弯道超车最好的选择之一,长乐区将从两个“精准”出发,为企业制定更有精度的平台经济政策。
一方面,精准抓住平台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孵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并认真处理好平台企业和招商平台的关系,防止政策套利;另一方面,精准把握平台经济的关键特征,放宽产业领域的限制,从平台特征入手,把存在明确的双边市场,提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或撮合交易服务的企业,认定为平台企业。
实施更有温度的健康医疗政策。针对高校、科研机构、健康医疗大数据公司难于获得储存在平台的数据问题,长乐区将进一步妥善数据安全与应用发展的关系,积极营造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规范、创新应用的政策环境,打通行业壁垒,消除信息孤岛,着力构建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
冲刺千亿GDP 力争数字经济占比超50%
人民论坛:下一步,如何促进项目落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
何杰民:今年总体目标:年度GDP过千亿,数字经济占比超50%。围绕这个目标,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紧盯机场、冷链物流等重点通道、重点领域,打通环环相扣、无缝对接的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操作链。
二是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以“双百双千”增产增效、抓项目促跨越、征迁“拔钉子”等行动为抓手,用活金融工具,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三是提速滨海新城开发建设,加快推进1.46万亩征迁任务,确保均和东南总部基地等60个项目顺利落地,滨海综合医院等50项在建项目尽快竣工。
四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生态绿色理念,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加快东湖“三创园”建设,大力开展数字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新基建招商,依托高校资源,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五是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稳步推进民生补短板三年行动升级版项目建设,持续深化“美丽长乐”大行动,努力打造高颜值城乡新面貌。
六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严格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坚持一线考核、正向激励、反向问责,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担当尽责、激情创业,全力当好福州排头兵。(刘时安 陈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