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之计,1400年后被农民启用,结果不出所料

2020-09-23新闻10

在《三国志》中记载过一个故事,那就是在刘备去世之后,他兴复汉室的重担就交由诸葛亮来担,于是诸葛亮便开始了继续刘备的北伐大计。然而在开始北伐之前,诸葛亮首先召开了紧急的军事会议,在会议上,魏延献计:蜀汉目前国力不如曹魏强盛,假若采取强攻就算赢了那也肯定会丧失大量的兵力导致无法继续北上,所以要想对付曹操,只有以奇兵制胜,也就是让丞相诸葛亮先率领“疑兵”佯装正面进攻魏国,旨在吸引敌方主力,而魏延则自己率领奇兵偷袭曹魏。

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之计,1400年后被农民启用,结果不出所料

而且魏延表示,为了进一步保证这个计划的成功性,他先率兵穿过秦岭中子午谷,然后直接深入曹魏腹地,但是因为在这个时候,魏军的主力部队应当都集中在祁山地区,所以至于关中地区的防守必定薄弱,这样的话,只要魏延所率领的奇兵能够迅速行动不出意外,占领曹魏关中腹地实际上并不是一件难事。

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之计,1400年后被农民启用,结果不出所料

所以如此一来,蜀汉的形式将会大大转,复兴汉室更是指日可待,但是诸葛亮却不这么觉得,因为他认为子午谷地势凶险,本来就难以率兵通过,并且魏国在子午谷一带素来守御薄弱,如果这一点一旦被曹操意识到,并且在此设下埋伏,那么等待蜀汉大军的可能就是全军覆没,所以这个计策所冒的风险太大,还不如同曹魏正面交战,胜算会更大一些,于是诸葛亮并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而这一件事被后世称为子午谷奇谋,所引发的争议也有很多。

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之计,1400年后被农民启用,结果不出所料

为什么称之为奇谋呢?因为蜀汉从一开始直到灭亡也没有发兵过子午谷,所以对于魏延和诸葛亮两人的计策到底谁对谁错呢?各朝各代的军事人才都有过争议,但始终没有定论,直到明末,这一个奇谋终于被人亲自实验,才肯定了是非成败。

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之计,1400年后被农民启用,结果不出所料

高迎祥,明末起义农民军的领帅,在当时可谓是首屈一指的起义军老大哥,不论是在起义的时间还是军队的规还是胜战次数,他都是位居前列的,而且后来的李自成等人都出自于他的军队,但是他在崇祯的举国围剿并在重重受挫之后,无奈退守一千年前诸葛孔明的发兵之地,并且在这里违背了诸葛亮曾说过的话。

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之计,1400年后被农民启用,结果不出所料

高迎祥决定采用当年魏延的计谋,来扭转自己的无奈局势,将自己的数万大军孤注一掷想穿越子午谷然后直取西安重镇,如此一来,起义军局势必将大转。但结果不出所料,由于子午谷山路崎岖,根本无法快速行军,甚至粮草供应也是难以及时供应,耗费了大半个月才走出山谷,全军早已是精疲力竭,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想到此时的明军正在周至县附近布下重兵埋伏,就等起义军露头。结果可而知,高迎祥率领的部队全军覆没,自己也被崇祯下令处死。

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之计,1400年后被农民启用,结果不出所料

其实高迎祥这样做简直就是扎扎实实的冒了一回险,太低估明军了,当年魏延提议的就算是分兵两路,一路佯装进攻一路奇兵偷袭,这样诸葛亮都尚且认为太过冒险,更何况高迎祥直接全军押在子午谷这样实属不妥,而且明军一旦发现起义军在山谷中突然消失,一定会想到子午谷这个地方,所以说高迎祥这一战充分的验证了诸葛亮的话。

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之计,1400年后被农民启用,结果不出所料

值得庆幸的是,好在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在之前就已经和高迎祥大军分兵,不然的话明朝的历史可能就会要改写了。看完这些你肯定会有诸多的感慨吧?你认为在子午谷奇谋这一件事情上诸葛亮和魏延的胜负是不是算分出来了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子午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