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选择了弟弟,太祖到底怎么死的

2020-09-06新闻54

◆文:刚子聊历史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前言导语

公元976年11月14日深夜,北宋太祖赵匡胤突然暴亡,仅仅一个晚上,大宋帝国换了主人,太祖的弟弟赵光义黄袍加身,接受大臣们的朝拜,成了北宋的新皇帝。

仅仅一个晚上,短短几个时辰,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赵光义成为大宋第二任皇帝,史称宋太宗。

按照“子承父业”的传统,太祖虽然没有明立太子,但此时赵匡胤是有皇子的,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都已经成年,这皇位怎么都不会落到弟弟头上,这不由不让人展开无限的遐想。

关于太宗皇位得来的合法性,虽然后来给出了说法,但似乎都经不起推敲,我们先从太祖的死因说起。赵匡胤的死明显不正常

关于宋太祖的死,史料中只有寥寥数字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这是《宋史.太祖本纪》里的记载,应该算得上最严谨的官方记载了。但这段记载关于死因却没任何解释,要知道帝王的死亡是多么重要的事。一般对于皇帝的殡天都会详细记载何时发病、太医诊脉脉相以及用药情况,除非是非正常死亡不便记载。

更重要的是,太祖赵匡胤堪称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帝王,自幼习武体格强壮,也没有什么病,死亡之前没有任何征兆,怎么突然之间一夜暴亡呢?

而且在太祖死之前曾遣散了所有伺候的宫人,与弟弟赵光义秉烛长谈,后人能看到的只是“斧声烛影”的故事。

我们沿着这个思路展开一下想象,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来重现下“斧声烛影”的故事:

太祖得知了弟弟企图夺位的阴谋,要知道,在五代通过政变手段夺得皇位是家常便饭。太祖知道消息后十分沮丧,他对弟弟的感情也十分好,此时的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决定把弟弟招来,遣散其他人,和弟弟把话摊开了说。赵光义也知道此去恐怕凶多吉少,带去了毒药。而在两人的谈话中,太祖把赵光义的阴谋都摊开了,并严厉呵斥了弟弟,赵光义几次避位谢罪,这也就让人看到了烛影摇曳的样子,太祖曾几次想杀了弟弟,这也才出现了斧头,否则两兄弟谈话,何必要弄得像上战场一样呢?

而赵光义也知道就算哥哥不杀他,自己的未来也前途渺茫了,不如冒险拼一把,找准了机会给太祖下了毒药。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但是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可就不是想象了,而是明显的不合逻辑。

太祖死后,孝章皇后让太监总管王继恩立马出宫请赵德芳进宫商议,因为此时赵德昭不在京城,而赵德芳作为太祖的儿子此时是继位的最佳人选。

可是王继恩出了皇宫,直奔晋王府而去。晋王的亲信程德玄竟然在晋王府外等着,寒冬腊月的三更半夜,枯坐在府门外,很显然,他知道这个夜晚有大事发生。

要说这一切都是偶然,那也太不合逻辑了,似乎这一切都是有人安排好了。孝章皇后左等右等,最终等来的却是小叔子赵光义,到这一刻,似乎她也明白了,只得无奈的说出那句“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给管家了”。

这句话,实际是承认了晋王的皇位继承权。金匮遗盟看似有理有据,实则荒唐

太宗继位的合法性其实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于是就有了“金匮之盟”的出现。

所谓的“金匮之盟”说的是杜太后在临终前,曾以后周幼主丢失江山的例子,让太祖发誓在自己百年后,将皇位传于年长的弟弟。

这个逻辑看似很合理,但“金匮之盟”只有赵普才知道。以他的说法,这份盟约签订时,只有杜太后、太祖和自己在场,如今只有他一个知情人了。那么这份文书在哪呢?赵普说,就藏在宫中,但具体在哪无人知道。

说自己是知情人,但又不知道文书在哪,岂不是荒唐。更荒唐的是,既然有这份文书,为什么太宗刚继位时不拿出来,而要等到7年后呢?

很明显,赵普是与太宗做了个交换。

在这之前,赵普曾经做了十年的宰相,但因为贪财阴沟里翻船,一直郁郁不得志。而自从抛出了“金匮之盟”后,他又坐上了宰相的高位。太宗之后,金匮之盟却成了一纸空文

按金匮之盟的说法,太宗之后也应该传位给弟弟,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后来的继位人是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而合法的继位人,都莫名其妙英年早逝了。

先来看看第一继承人——赵廷美。

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初,确实将弟弟赵廷美封为开封尹,这是太宗继位前的官位,看着好像太宗想传位给弟弟。

但赵普上位不久,便把矛头指向了赵廷美。先是把赵廷美的开封尹给撤销了,紧接着又弄出个谋反案,至于赵廷美究竟有什么罪过却没有记载,官方的说法是“顾望咒诅,大逆不道”。

而后对赵廷美是一贬再贬,最后病死在太宗之前。

对于赵廷美的遭遇,不光是天下人不解,连太宗的长子赵元佐都觉得荒唐。曾经极力为叔叔辩解,赵廷美死后,赵元佐也因病发狂。

更蹊跷的是,有大功于太宗的赵普,在赵廷美死后,也再度被罢相,颇有“鸟尽弓藏”的意味。

而太祖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在叔叔赵廷美之前,一个闭门自杀,一个一夜暴亡,这一切似乎也太巧合了吧。

这些合法继承人都相继死亡,太宗和赵普一手制造的“金匮之盟”,到最后成了一纸空文,连太宗本人都不能自圆其说。结语

所以关于宋太祖的死因,史学界一直认为是死于太宗的毒杀。而太宗赵光义为了澄清自己,弄出了所谓的“金匮之盟”,实际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到最后连自己都没法说清楚了。

自古为了皇位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事比比皆是,但太祖的文治武功明显不是太宗可比肩的,太祖赵匡胤若能多活几年,或许就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不知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唯有叹息。

参考文献:《宋史》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诙谐的角度解读历史,关注刚子聊历史,了解更多历史小故事。

#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