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科普】滚开!邪恶的米酵菌酸……

2020-09-06新闻43

原标题:【科普】滚开!邪恶的米酵菌酸……

2018年广东省首次发现米酵菌酸中毒病例,2019年和2020年广东省也有发生米酵菌酸中毒事件,而且均有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这个邪恶的米酵菌酸,就像拥有黑暗魔法的小恶魔一样,真是不现身则已,一现身就“一鸣惊人”呐。

这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么毒吗,我们身边没有吧,咋办呀……

大家别慌,今天疾控君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个小恶魔的邪恶面具。Let’s go!

首先带大家看一下以往发生过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

01

2015年1月9日

非洲莫桑比克的一个村庄约230人(其中75人死亡)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精神异常等中毒症状,调查发现与饮用非洲酒有关(从非洲酒中检测出米酵菌酸,从非洲酒的制作原料玉米粉中检测出椰毒假单胞菌)。

02

2014年7月

云南省文山市发生一起20人中毒(其中6人死亡)事件,中毒者表现为发病急,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意识不清、昏迷等,中毒食物为汤圆(吊浆粑),对剩余吊浆粑(干粉)、生汤圆和熟汤圆以及制作剩余的吊浆粑等4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4份样品均检出米酵菌酸。

03

2018年7月29日

浙江金华有一家三口进食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一7岁女童出现多脏器衰竭。疾控部门从中毒患者的血液中检测到米酵菌酸,在剩余的干木耳中未检测出米酵菌酸。

04

2020年7月

广东省揭阳市发生一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可疑中毒食品为粿条。

……

近年来广东省发生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中,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常温下存放较长时间的河粉、粿条或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

大家先竖起耳朵听一下米酵菌酸的独白吧,这可是本君收藏的干货。

米酵菌酸:我的麻麻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一种致病菌,我是她产生的一种毒素,叫米酵菌酸。我的麻麻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她比较喜欢污染含糖、含脂和发酵食品,如谷类发酵制品(发酵玉米面、玉米淀粉、糍粑等)、薯类制品(马铃薯粉条、山芋淀粉、甘薯淀粉等)、变质的木耳和银耳等。我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被麻麻污染的食品如果贮存不当或者时间过长,嘿嘿,我就容易被召唤出来。

我有个特性:不怕热,100℃煮沸也不能消灭我。

哼,小样,别想用煮熟食物这一招来对付我,熟食照样可以让你们中毒。(注意:有些食品如河粉、粿条等虽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并产毒,但外观可能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如果中毒了会怎么样呢?我进入人体以后主要作用于肝、脑、肾等器官,一般进食后2-10小时发病,开始较多地会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少数出现腹泻,重者可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甚至是肝衰竭、肾衰竭等,病死率较高。

如何赶走米酵菌酸?

大家不要惊慌不要害怕,今天我就教大家几招赶走米酵菌酸,预防中毒事件发生。

1

选购和贮存:购买湿河粉、湿米粉、粿条等食品时注意看保质期和贮存条件,如超过保质期则不要购买、不要食用;看外观,注意有无霉变或色泽改变等;每次少量购买,尽快食用,如暂不食用或有剩余应放冰箱贮存,但不得超过48小时。

2

家庭自制谷类发酵食品,不要使用霉变谷类原料如霉变玉米、大米等;制作时要勤换水以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保持卫生,保证食物无异味;贮存谷类食物时应注意防潮,防止霉变。

3

不食用变质、发霉的木耳和银耳;干木耳和银耳泡发时应使用干净的水和容器;现泡现吃,泡发时间不宜太长,且尽量不要剩余。

4

若食用河粉、粿条等食品后不慎发生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催吐以减少伤害,并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知医生进食史以便及时诊断和对症治疗。

来源:珠海疾控

编辑:黄坤、李滢 、赵然然

责编:陈广泰

赶走米酵菌酸,预防中毒事件!

#腹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