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9年,随州的一户李姓人家的屋梁上忽然长出了灵芝,乡里的人都跑来看,当时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恰好怀有身孕,大家都说这是生男孩的吉兆。果然,不久之后,女主人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起名为李庭芝。
李庭芝很聪明,学东西很快,少年时的他一天能诵读数千个字,他的智慧甚至在一些长者之上。李庭芝十八岁那年,一个叫王旻的人到随州担任知州,经过观察后,李庭芝告诉家族里的长辈:"王旻既贪婪又残忍,从来不会体恤下属,下属怨声载道,不久后随州肯定会出祸乱,咱们赶紧把家搬到德安避祸吧。"长辈们将信将疑,但还是听他的话举家迁徙,就在他们离开随州后不到十天,随州城就发生了叛乱,无数老百姓遭了殃。
公元1240年,李庭芝前往荆州投靠抗蒙名将孟珙,在见到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李庭芝后,孟珙对自己的儿子说:"我见过无数的人,但没有一个像李庭芝的,他日后的成就一定会超过我。"之后,李庭芝前往施州担任建始县知县,在那里,李庭芝将军务管理得井井有条,并教当地百姓学习武艺,仅仅一年后,百姓们就学会了如何战、如何防守。
公元1241年,李庭芝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之后,依然担任孟珙的幕僚。没过多久,孟珙去世,他临终前向朝廷举荐贾似道接自己的班,也向贾似道推荐了李庭芝。因感念孟珙的知遇之恩,李庭芝为他服丧三年。
服丧期满后,李庭芝在贾似道麾下立下不少军功。公元1259年,李庭芝的母亲去世,按理要离职服丧,但当时扬州城缺少将帅,朝廷在商讨人选时,宋理宗说:"还有谁能比李庭芝更合适呢?"于是任李庭芝为两淮制置司事。
李庭芝上任后,数次击败了元军将领李嬗,在李庭芝的猛烈的攻势下,李嬗选择了投降。后来,李庭芝大力治理扬州,使得因水灾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扬州百姓都敬李庭芝如父母。
公元1269年,元军围攻襄阳,虽有军队前往支援,但都被元军打败,朝廷便任命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督师增援襄阳,范文虎听说此事后,给贾似道写了一封信,称自己一战就能取胜,但前提是不要让他听命于李庭芝,等自己取胜后的功劳全都归功于贾似道。看到信后,贾似道很高兴,当即下令军队由范文虎统帅。
而这个范文虎却不把战事放在心上,每天带着貌美的小妾在军中走马击球,李庭芝数次提出进兵,范文虎却一再推诿。没办法,李庭芝只好向朝廷弹劾范文虎,但都没有消息。结果,襄阳失守,在贾似道的袒护下,范文虎仅是降了一级,而李庭芝却被贬去广南。
不久后,元兵围攻扬州,朝廷任命李庭芝为两淮制置使防守淮南东路。此后,元军一路南下,沿长江各州的将帅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没几个人能坚守,但李庭芝依然在扬州坚守。元军数次派人劝降李庭芝,但李庭芝都是杀掉来使,烧了招降书,决不投降。在李庭芝的带领下,扬州将士人人为之死战,一度重挫元军。元军大帅阿术见扬州攻不下,决定在城外筑工事围困扬州。
公元1276年,元军破临安,太皇太后谢道清带着年仅5岁的宋恭帝向元军投降,南宋基本告亡。而此时扬州城已经被围好几个月,城中的粮食早已吃完,每天都有人赴濠水自尽,看到路上有死人,大家都争相分食,没多久就吃完了。
谢太后写了封诏谕,劝李庭芝投降。李庭芝看了后登上城墙大声说道:"我奉旨守城,没听说过奉命投降的。"
之后,谢太后又给李庭芝下诏书说:"如今我和皇帝都已向元臣服,你还为谁守城呢?"李庭芝看后命属下射杀了来使,继续守城。曾有幕客试探李庭芝是否有投降之意,李庭芝回答道:"我只有一死而已。"
公元1276年7月,元军再次要求李庭芝投降,李庭芝依然不接受。扬州城失陷只是时间问题,想要匡复大宋的李庭芝决定突围。他命朱焕守在扬州,而自己与姜才带着七千将士冲出扬州,杀到了泰州。
见李庭芝离开了,朱焕马上向元军投降,并驱逐李庭芝的家人来到泰州城下,见状,副将孙贵等人也打开泰州城门投降。李庭芝得知后,毅然跳水自尽,但没有成功,被元军抓住后送往扬州。后来,在朱焕的唆使下,李庭芝被杀,扬州百姓得知李庭芝就义的事情后,无不伤心流泪。为了纪念李庭芝和姜才,扬州百姓自发修建了双忠祠堂。
李庭芝坚守扬州,他要守卫的其实不是赵宋宗室的江山,而是中华民族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