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朝阳日报
今年以来,凌源市坚持顺应产业之需,尽心尽力为各路英才牵好线、铺好路、搭好台,从人才引进,到落地创业,再到培育助推,最后到留心留人,努力为来凌人才搭建服务平台。
围绕主导产业实现强力引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紧紧围绕千亿冶金、汽车制造、新型复合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以及企业具体需求,积极推进校地校企项目对接合作,开展“重点企业大学行”活动,目前已先后与省内外35所大学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56个,落地转化科技成果42项,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00人,新增校企合作项目20项,R.D(科技研发)投入实现0.93亿元。
搭建服务平台实现落地创业。抓好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省级以上研发服务平台作用,为校企合作、产品研发等搭建平台,助力科技创新,先后建立中国(凌源)百合研发中心、航天凌河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服务机构21个。抓好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打造1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个创业平台、12个乡镇孵化分基地的“1、3、12”模式,共入孵项目165个,孵化成长为企业117家,引驻注册企业76家,成功对接项目116个,对接本土专家及团队成员910人次,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工人才等92人。
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培育助推。依托汽车产业,建立“校企融合”合作模式,促成了航天凌河等62家县域企业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等35家大学院所全方位项目合作,柔性引进汽车领域高层次人才100余名。依托新材料产业,建立“技术入企”合作模式,利用大学院所科技成果不断接长产业链条,实现成果转化、利益共享,目前已转化科技成果3项、申请专利6件。依托服务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建立“产研协同”合作模式,与中国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大学院所合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东方百合种球国产化、菌菜轮作等新技术项目56项,引进推广蔬菜花卉新品种92个,建立省级及以上研发服务机构11个,推动全市24.7万亩设施农业年产值超过70亿元,带动5.5万农户增产增收。
全力服务保障实现留心留人。坚持与人才“结对子”“交朋友”,市委、市政府、组织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与38名域内外专家建立联系服务机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3个。设立人才工作经费500万元,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服务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每个给予5万元经费补贴;向上争取987万元项目资金,支持炜盛玻纤与南京玻纤院合作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开展高性能玻纤制品及生产技术研发检测等项目。制定个税奖励办法,对域外引进年薪20万元以上、在凌源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高层管理人才个税按标准给予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