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想赞扬别人,别人却感觉到被评判冒犯,如何表达感激和接受赞扬?

2020-09-05新闻5

笔者现在奔三了,相比于上一代,我这个年纪的人会更多的表达自己对别人的赞赏。诸如:

“你这份报告写得很好。”

“你很勤奋。”

“你这个人真不错!昨晚开车送我回家。”

但不是所有赞赏都会令人开心的,可能你会感到奇怪,赞扬也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这一点不难解释,因为当我们在赞扬别人时,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放在裁判的位置。赞扬的动机并不总是感激

工作的人很多都知道,尤其是小领导,“赞扬员工,会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学校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老板看到你加班,说你在加班啊,真棒,巴拉巴拉夸你一通,会让你觉得开心;朋友夸你这件衣服漂亮,你下次出来可能还会刻意穿这件衣服。

例子可能举得有些随意,只是想表达这个意思。“赞扬”可能会被人刻意利用,但当员工或者学生一旦意识到老板或老师赞扬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操纵他们,那他们很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此外,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如此。

家长赞扬孩子会诱导孩子向着自己赞扬的方向发展,听起来好像还不错,但如果把握不好,长此以往,会让孩子格外在意别人的评价,向“讨好型”人格发展。

同样做一件事,“讨好型”性格的人只有当得到别人认可时,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但自信、自立的人不是这样。如何正确表达感激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介绍了表达感激的方式包括以下3个方面: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再举个例子:我做了一个报告分享,你觉得很有帮助,可能会对我说:你真厉害!

但其实这对我没什么帮助,不同人会给我不同评价,我如何在意这些,我不可能活得幸福的,我需要更多信息来理解你对我的评价。那你有可能说:你知道的很多,很聪明。

但这其实还是评价,评价就以为你将自己站在一个“裁判”的位置,如果我不是服务者,我肯定会不喜欢的。“你讲到的什么什么,还有什么什么,令我恍然大悟,受益颇深。”然后又讲了这些对自己具体的帮助。

当你说到具体的事情时,我才会产生那种帮助了别人之后的满足和幸福,尤其在你进一步解释了这些对你的帮助之后。接受别人的感激

有时候,别人夸我们,我们会感到别扭。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有那么好,也可能是怕别人对我们有所期待。

所以,这个时候,通常我们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膨胀,一种是假谦虚。

但这没必要,失去照耀的神迹并不会黯淡无光,你看见你想看见的,你让它发生。充分表达我们的感激

这一点,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反而变得很难。

但是,相信我,作为一个刚刚长大的孩子,我知道,孩子都有对感激的渴望,当我们更多留意生活中积极的一面时,生活也会给你相应的反馈!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