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秦可卿的葬礼上,贾蓉和秦钟因何一点都不伤心?

2020-09-05新闻9

秦可卿是《红楼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女性。她是贾珍的儿媳妇,是重孙媳妇里第一得意之人。她虽然在第十三回里就去世了,但是她却是金陵十二钗里最为重要的一个人。是她让困倦的贾宝玉在自己和贾蓉的客厅里睡觉,是她在临死之前还不忘把如何做好祭祀和家学的供给做好,让贾府子弟在败落之后可以有一个退路。在她的葬礼上,有两个人的表现十分奇怪,一个人是贾蓉,一个人是秦钟。他们一个人是秦可卿的丈夫,一个人是秦可卿的弟弟,但是他们两个人一点没有表现出伤心的样子。更加过分的是秦钟,他居然还有心思去和水月庵的尼姑智能儿调情,这是怎么回事呢?

贾蓉并不难过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对于秦可卿和自己父亲私通的事情非常清楚。贾蓉是一个十分无耻的人,对于父亲霸占自己妻子的事情他是没有丝毫怨言的。在他看来,女人只是供男人消遣娱乐的工具而已。因此,在他爷爷贾政的葬礼上,他可以和前来帮忙的尤老娘带来的尤氏姐妹调笑。在爷爷去世之后尚且可以有如此龌龊的表现,把自己的妻子贡献出来让自己的父亲取乐,对于贾蓉来说,自然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秦可卿去世了,他完全可以再娶一个。因此,贾蓉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在妻子秦可卿的葬礼上表现出伤心的情绪。在他看来,连唐朝和汉朝的统治者都可以做出那些伤风败俗的事情,更何况是自己呢?更何况,贾政为了让秦可卿的葬礼显得更体面,还找前来贾府吊唁的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为贾蓉捐了一个无品龙禁尉的前程。

至于秦钟的表现,则更让读者觉得诧异了。秦可卿是他的姐姐,按理说,在姐姐的葬礼上,他却没有丝毫伤心难过的表现。这是为什么呢?

显而易见的一个原因是,秦钟很清楚,秦可卿并不是自己的亲姐姐,和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红楼梦》第八回里写得非常清楚,秦可卿是秦业从养生堂里抱来的一个女儿。而秦钟则是秦业在五旬上下才生的一个儿子。或许在秦钟看来,反正死的不是自己的亲姐姐,自己没必要表现得很伤心。

还有一个原因是,从秦钟上学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秦可卿对自己这个弟弟也不是非常关心。在《红楼梦》第七回里,在贾宝玉的询问下,秦钟说自己的业师已经去世一年了。换句话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老师教秦钟读书。秦钟是秦可卿的弟弟,就连东胡同子里璜大奶奶的侄儿金荣都可以到贾府的私塾里读书,秦钟自然是有资格的。秦可卿只要和贾珍说一声就可以了。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

在古代人的观念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于男孩子来说尤其如此。秦可卿对于弟弟秦钟读书的事情如此不上心,也可以让我们看出他对自己这个弟弟并不是十分关心。既然如此,我们也就无法要求秦钟在秦可卿的葬礼上表现出伤心难过的样子了。

或许,在秦钟看来,姐姐在意的只是自己在贾府的声望体面,对于自己并不是十分在意。姐姐死后,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也没有人在自己耳朵边聒噪了。

其实,就算是对秦可卿的死表现得十分在意的人,比如贾宝玉,在秦可卿葬礼上也没有表现得十分难过。他虽然在得知秦可卿去世的消息时,因为伤心过度,而吐了一口鲜血。但是在秦可卿的葬礼上,他也表现有些无动于衷。对于贾宝玉来说,和北静王见面倒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在水月庵里,他也和秦钟一起开小尼姑智能儿的玩笑。既然贾宝玉都没有表现出悲伤难过的情绪,我们又如何能够要求秦钟表现出多难过的情绪呢?

那既然连贾宝玉和秦钟都没有表现出悲伤难过的情绪。为什么贾珍倒是表现得如此伤心难过呢?因为他非常清楚,是因为自己没有控制住自己的私欲,才导致了儿媳妇秦可卿的自杀。因此,他必须在秦可卿的葬礼上表现出自己悲伤的情绪,把秦可卿的葬礼尽可能地表现得盛大一点。才能弥补自己心中对秦可卿之死的遗憾之情。

秦可卿的去世对于贾府来说是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秦可卿是贾府里比较有远见卓识的一个人。她能够在临死之前把对贾府虔诚的考量告诉自己心中的脂粉英雄王熙凤。可惜的是,王熙凤并没有把秦可卿的话放在心上,否则的话,贾府败落之后,贾府的子孙还可以有一条退路。秦可卿死后,贾府里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如此用心地替贾府的前程考虑了,贾府的败落也就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