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便是“外儒内法”,法即法度法律。其中,秦朝的法律制度是最耐人寻味的。众所周知,大秦帝国法制的奠基人是李斯和商鞅,经过他二人努力定法,大秦法律制度基本得到完善。秦始皇作为苛政猛于虎的主,在国家法度上肯定是不会心慈手软,所以,秦朝的法度很严厉。虽然古代秦朝的法律制度残暴繁琐,但以今天立法的准则来看,秦朝的法律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路见不平,置之不理”追究责任
古人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是,在目前社会,很多人遇到该拔刀相助的事情时,都置之不理。心里就一个想法: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当然,这种做法也不是不正确,但这也使得人性越来越淡漠了。
可如果出生秦朝,再见到不平的事,你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因为,这样做你要遭受牢狱之灾。秦朝法律明文规定:“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当赀二甲。”这个律令的意思是,如果在离你百步的范围内有人杀人,但你不管,就会被处重罪。
现在,大家看这个律令肯定会觉得莫名其妙,但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就会觉得其实秦朝的法制旨在唤醒大家的团体意识。我们虽然步入文明社会,但真的文明了吗?我们现在,在路上看到有人抢劫都不敢出手制止,害怕被坏人报复,然后做一个沉默的大多数,这就算文明吗?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未成年犯罪惩罚分等级
中国法律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出自秦律,大秦帝国是第一个提出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国家。在秦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有等级划分惩罚的。倘若不是特别重大的刑事案件,这个未成年人是无罪的,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反之,未成年人会根据犯罪程度在成年之后量刑。
《云梦秦简,法律答问》中就有这么一个问题说:有一个叫甲的人,他养了一匹马,但是有天,马偷偷溜去把一户人家的庄稼给吃了,被庄稼汉捉住了,庄稼汉去报官,要甲赔他的庄稼并且接受处置,问官府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这件事的答案是,甲既不用赔偿庄稼汉的庄稼,也不用受到惩罚。因为甲才六尺未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法律答问》中就有法律规定,身高达到六尺七寸才会被惩罚,古代大秦是用尺寸来判断这个人是否成年。
秦朝法律虽然保护了未成年人,但是仅仅只依靠尺寸判断这个人是否成年,是不是有点太不严谨了。而且在那国家只知道打仗,社会动荡的年代。犯罪已经达到低龄化,未成年人早已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傀儡。所以,未成年人保护法确定不是那些不法分子作恶的保护伞吗?
其实,每个朝代与国家的法律制度的出发点永远都是好的,都是想维护社会的秩序,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尽管,有些法令的颁布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如果因为想到有弊端就不去尝试,那么我们很难找到一条通向文明法制社会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