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霍去病射死李敢,汉武帝亲眼所见,为何他要说假话替霍去病隐瞒?

2020-09-05新闻10

封面图片|汉武帝时期“飞将军”李广影视照

李广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和三子李敢。李当户年轻时很受汉武帝喜欢,可惜命不长,做了郎官没几年就死了,大概25岁左右。李椒活的时间比大哥李当户要长一些,官也比大哥大,已是代郡郡守的职务,算是朝廷的封疆大吏。只可惜他刚当上郡守不久也死在岗位上。三个儿子,走了两个,剩下一个,李广当时心情糟糕的程度外人很难理解。现在他只能内心祈祷小儿子李敢能长命百岁,多立战功,把李家门楣发扬光大。

图1|李广儿子李敢作战油画

在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时期,当兵打仗的机会自然是非常多的,李广李敢父子做人职业军人,机会就更多。李广虽然老了,但雄心依旧,身体结实,身手敏捷,领兵杀敌一点问题没有。李敢就更不用多说,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早就想继承乃父的事业,把青春年华贡献在大汉的边关狼烟之中。父子两人的机会说来就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任命卫青为漠北战役的最高统帅,兵分两路,一路由卫青亲自指挥,另一路由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指挥,向大漠深处的匈奴杀去。李广李敢父子经过汉武帝的特批,也成为这次征讨匈奴大军的一员,李广是卫青东路军的前将军,李敢追随霍去病领导的西路军。

图2|飞将军李广作战油画

如果这一仗顺利的话,一定会成为李家父子扬眉吐气的一仗,李广封侯完成毕生心愿,选择光荣退休,给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李敢也加官进爵,跻身朝廷高级干部之列,从此青云直上,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事情进展的结果往往与内心强烈的意愿背道而驰。不知不觉之中,父子两人的命运走进了殊途同归的死胡同。事情的起因出现在卫青抓住匈奴俘虏的那一刻。按照汉庭军队开拔前的预测,匈奴单于可能会在西部一带活动,由勇敢善战的霍去病率领西路大军去对付。但从这个俘虏的口中得知,匈奴单于不在西部地区,而在东部地区活动。这样就一下子打乱了汉军的部署。卫青的东路军面临着巨大压力。情急之下,卫青急忙调整战术,准备采用合围战术,把匈奴单于消灭在茫茫大漠上。

图3|汉军作战油画

李广被卫青安排与右路军的赵食其合并,从右路领兵快速突进,力求在极短的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对匈奴单于所部实施包围,并切断单于的外部联系通道,与卫青带领的正面部队对匈奴单于进行毁灭打击。卫青的战术设计没有毛病,细节执行到位的话,此战彪炳史册,名扬天下。可惜李广在执行时犯下错误,他率领的右路军走到半道迷路了,错过了和匈奴单于交战的时间。结果卫青独自率军战斗,双方各有损伤,匈奴单于逃走,卫青惨胜。卫青率军回来的路上碰到了李广的军队,作为汉军最高指挥者,免不了要对这件事进行处理。李广在这种情况下,明白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担心回到长安后被人批判审问之外,内心也可能还有夙愿难了、壮志未酬的凄凉,内外焦虑之下,他选择了自杀。

图4|汉武帝影视照

李敢紧随大汉战神霍去病一路挺进2000多里,一直打到贝加尔湖附近,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踏上欧洲土地。在与匈奴左贤王部的战斗中,李敢表现出色,最先夺取了左贤王的鼓旗,杀敌无数。这一战歼灭匈奴7万多人,俘虏将军、相国等高级干部近百人。回到长安后,李敢因战功卓著,被汉武帝封爵关内侯,食邑200户。此刻的李敢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年纪轻轻就被封侯,成就远远在乃父之上,更成为汉武帝眼里的红人,随驾出行。然后李敢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没有想到,漠北之战不但没有成就他父子两人胜利凯旋的梦想,反而成为父子两人阴阳相别永世难见的地狱之门。

图5|汉军与匈奴作战影视照

在流着眼泪接受各种荣誉和表彰的同时,李广咬牙切齿寻找为父报仇的机会。各种各样的信息源都让李敢相信父亲李广看上去是一次没有完成任务的自杀,实际上是卫青明目张胆的给父亲设计了一个局中局,逼着父亲跳了进去,然后又逼着父亲自杀。堂堂陇西李氏将门之后,竟然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这对李敢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他寻找时机准备向卫青发动攻击。同朝为官,虽然职位司职不同,但见面的机会不少。有一天在一个没有第三者的场合,李敢和卫青相遇。仇人相见分完眼红,李敢二话不说,就冲上前去殴打卫青,卫青虽是大将军,但一对一和李敢打,并没有多少优势,反而让李敢打伤了身体。被年轻人打脸,卫青脸上有点挂不住。再加上李广的自杀,也让卫青内心非常歉疚,所以挨过李敢打的卫青就把这个事情压了下来,当作没发生过这回事一样。

图6|李广儿子李敢影视照

可是,霍去病知道这件事之后就不答应了。卫青是他的亲舅舅,又是自己军旅生涯的引路人,自己这一路下来,人生能在20出头就成为西汉王朝的骠骑大将军,这完全是舅舅卫青呕心沥血的栽培结果。名义上说是舅舅,但感情亲如父子。舅父被人殴打,自己岂有袖手旁观的道理。霍去病在战争中是横冲直闯的战神,在复仇行动中也是置人死地的狠角。这一天,汉武帝、李敢、霍去病等人在甘泉宫狩猎场射猎,这是古代天子娱乐的一种方式。汉武帝正玩得高兴之时,看见身边的霍去病竟然起弓搭箭,一箭将前面不远处的李敢射杀马下。

图7|匈奴临战影视照

李敢为父报仇最终身却被仇家射杀,霍去病当着皇帝的面公报私仇,这可是天大的欺君之罪。汉武帝是见证霍去病射杀的证人,如果这个证人换成别人,李敢就可能不会这么白白死去,剧情可能会进一步高潮迭起。但偏偏这个证人是汉武帝,他不但是证人,还是最高执法者和最高审判员。所以接下来剧情反转得太突然,都让人根本无法接受。汉武帝居然说他没有看见霍去病射杀李敢,是李敢骑马撞击而死。给这件事情画上句号。

图8|霍去病射箭影视照

汉武帝明明亲年所见霍去病射杀李敢,为何他要替霍去病隐瞒呢?想来想去,无外乎这几种原因,一是于情来说,汉武帝太喜欢霍去病了,这个孩子太有出息了。元狩四年,他下令霍去病和卫青同为大汉大司马,位极人臣,当时霍去病仅仅24岁,就成为正国级干部,离不开汉武帝的喜爱。二是于私而言,霍去病也是自己外甥,小孩子犯了错,大人要替他兜着;三是于公而言,大汉需要霍去病这样的人才,不能失去霍去病;四是对李广父子来说,他们均是“命不好”之人,死了就死了,这样还显得干净;四是从政治上来说,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卫青、霍去病等势力太大了,不能不平衡好。

图9|电视剧《霍去病》里霍去病影视照

汉武帝替霍去病隐瞒射杀李敢真相的真实原因史书上并未记录,我们从当时引发矛盾的事情一路分析下来,除了上面的原因,似乎再也找不出别的原因来。李敢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霍去病的箭下,死在汉武帝的眼前。他作为李广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唯一留存在世的儿子,仍然没有逃脱短命的结果,也未能逃出汉武帝说乃父李广“命不好”的定论。魂魄游荡在漠北上空的李广,不知能否在冥冥之中摆脱了汉武帝刘彻套在头上这顶“命不好”的紧箍咒呢?李敢虽完成了父亲封侯的夙愿,却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楚汉#霍去病#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