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武都中山街,将会变成这样

2020-09-05新闻15

如果要问哪里最有武都老城的味道,那就是中山街。

中山街是孕育武都城的母体,虽然苍老但依然激荡着老城固有的繁盛与强劲生命力。

中山街

狭长的中山街最具烟火气息。

早晨的中山街从嘈杂声中醒来

武都老城的一天可以说是从中山街开始的,进城卖菜的老农踏着晨曦开始摆摊设点,面皮店蒸笼里沸腾的雾气碰到屋顶聚成一团,榔头撞击木槽的声音此起彼伏,宣告着一天的开始。

低矮的房檐下商铺林立,人头攒动,“10元三斤”的吆喝声也是此起彼伏,嘈杂也就成为了中山街的一大特色。戴着大框眼镜的老银匠,叮叮当当雕琢着银器的品质;低矮的裁缝铺里,裁剪着新日子,也缝补着旧缺口;粮油门店里的那个穿着长大褂的搬运工,常把自己涂成面粉的颜色;每次路过坐在台阶上卖甜胚子的老太太时,她总抱着一本书看得特别投入;卖花卉的外地人,把盆栽摆在路上,路过的人都会心动地多瞅几眼;送完小孩上学的家长也要在这里溜溜,逛逛书店,或寻找自己遗忘在这里的青春岁月......这就是中山街,带着千年老城的味道走到了今天。

路比房高,也是中山街的一大特色,下雨天雨水倒灌,污水排不出去,高高低低的老屋早已衰败成为了危房,消防隐患重重,“脏乱差”成为了中山街的代名词。随着武都城的不断发展,中山街的基础设施却越来越落伍于时代,温情的老街也显出了它的无奈。中山街改造的话题也一直热度不减。

为彻底解决棚户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消防安全隐患及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着力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2020年武都区计划实施中山街片区棚改工作。

据了解,中山街片区棚改工程征收范围包括东至隍庙街为界,南至中山街为界,北至人民路为界,西至报社路为界范围内的所有房屋和地上附着物;西关农贸市场版块规划范围内的所有房屋和地上附着物;西关城门至长江大道梁园路道路规划范围内东侧所有房屋和地上附着物。

中山街是老武都城的情怀所在,中山街改造之后,老城的味道与情怀还能留得住吗?为此记者采访了负责中山街拆迁改造工作的武都区城关镇相关负责人。

“对中山街的开发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都是仿古建筑,尽量保留武都建筑的本色,我们邀请重庆的一家著名设计院,根据中山街西高东低的地势,一横三纵的设计能更好利用空间,完善布局,地下二层停车场,能解决城区居民停车难,第三层为步行街,除给原有商铺赔付门面外,中山街改造完成后,计划将引进企业进一步进行商业化开发。”武都区城关镇镇长寇亚飞向记者介绍。

寇亚飞还介绍说,中山街改造的周期是三年的时间,拆迁户有300多户,他们将尽量缩短建设周期,将中山街上原来的老商户进行给予优惠政策尽快回迁,将老武都的情怀留住,同时将中山街打造成武都的“宽窄巷”,成为一个旅游打卡地,为全区发展旅游助力。

寇亚飞还告诉记者,以后棚户区的拆迁按照逐片逐步推进。

近年来,武都区将棚户区改造与城市环境改造、停车场建设、道路疏通、完善功能配套等相结合,做美做强城市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质。2019—2020年城区内开工建设项目包括滨江体育场、县门街、腾飞大厦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及体育场升级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27.65亿元,新建住房2320套,停车位5272个,目前完成投资3.62亿元,全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下一步,武都区将按照“宜居、宜游、宜商,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不断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让群众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期盼更好的中山街呈现在我们眼前!

(文/图 记者 张 霞 通讯员 樊斌)

来源:陇南日报

监制:杨东红

责编:王伟毅 编辑:王瑞

#棚户区#拆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