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戴森,大多数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贵,动辄3000元起步的产品,总是让消费者对它又爱又恨。尽管价格昂贵,戴森在国内掀起的热潮从未停止,从吸尘器、吹风机,再到美发造型器,戴森家的产品常常一经面世就引发抢购热潮。
▲ 戴森吸尘器
对于抢购戴森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大型智商税现场,还有人把戴森称为“中产收割机”。诚然,戴森热销背后少不了炫耀、恐惧等微妙情绪,不过戴森极致化产品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戴森的产品,充满了创意与黑科技,它重新定义了卷发棒,颠覆了人们对无绳手持吸尘器的认知,仿佛戴森每进军一个产品类型,就会掀起一场行业革命。
▲ 戴森吹风机
究竟是怎样的环境,让戴森工程师们产出如此多神奇的创意脑洞?今天,小黑就带大家去戴森“启迪未来发明家”科技课堂一探究竟。
马达是戴森的核心
为什么买戴森?身边的朋友X女士告诉小黑:“没什么,就是感觉比其他牌子好用。我家养的那条狗进入掉毛期,谁养谁崩溃,地上、下水管道、衣服上,全是它的毛毛。一般的手持吸尘器吸力不够,根本没办法解决”。
正如X女士所说,戴森畅销的秘密或许在于它能抓住用户的痛点。“一个让你欲罢不能的痛点值多少钱?”这是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给出的标准答案,也适用于这个被称为商业上最成功的发明家的一生。
当然,詹姆斯·戴森还说过:“戴森的核心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解决问题。”之所以戴森能抓住其他品牌解决不了的手持吸尘器痛点,数码马达是关键。在戴森科技课堂现场,工作人员跟小黑说:“数码马达是戴森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戴森技术革命的故事线索。”
事实也确实如此,戴森许多产品设计都离不开强劲的动能,而马达是动能的重要来源。
▲ 马达实验室
马达实验室现场,工作人员讲述了戴森爵士发明第一代马达的故事:“1978年,戴森爵士在打扫卫生时发现,吸尘器清扫到一半就堵塞不好用了,弄的屋子里尘土飞扬。在经历一番研究后发现,痛点在于第三方的碳刷马达,它是以相互接触的方式推动马达转子旋转,这容易导致磨损和吸力减弱。于是,戴森爵士组织12人工程师团队,花费了将近五年时间,经历了对5126个原型机的分析和否定,最后发明了第一台切换式磁阻数码马达——X21。”
▲ 展示的马达模型
X21马达具备超高效率以驱动强劲吸力,同时足够轻巧,为吸尘器带来更多可能性,完成无绳化技术“飞跃”。使用X21马达的真空吸尘器一经推出,迅速席卷市场,开创了戴森公司最初的辉煌。
时至今日,X21早已退出市场,戴森的马达家族历经V2、V6、V7 直到最新的V11,从最初的切换式磁阻马达已经演变成如今的无刷直流马达。
▲ V9数码马达
在马达实验室,墙面资料记录了戴森历代马达研发历程以及它们解决的痛点。V4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一体化1600w马达之一,它的诞生使全新戴森Airblade Wash+Dry干手器得以面世;V10数码马达加入了智能持续调整的功能,它可感知自身的高度、气压、温度,甚至是计算出天气;全新Hyperdymium旋速马达,更轻巧的同时吸力依然强劲,它比V11吸尘器系列的马达小了15%,它的诞生让轻量无绳吸尘器顺利面世。
▲ Hyperdymium旋速马达性能强悍
造访完马达实验室,小黑认识到造马达是戴森的看家本领,某种程度上,戴森这家充满创造力的公司,就是建立在一枚枚嗡嗡作响的马达之上。
▲ 现场演示,戴森马达强劲动力
风的奥秘
戴森的产品大都有个共性:与风息息相关,比如吸尘器、干手机、吹风机、电风扇,无一不与风有关。
风原本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气流实验室里,小黑得以了解不同的气流原理,以及戴森工程师们是如何利用气流改善我们的生活。气流倍增小科技、康达效应、气旋分离技术......走进戴森气流实验室,随处可见的试验小装置,具象化解释了戴森如何掌握风的奥秘。
用过戴森吹风机的女人都知道,戴森吹风机气流十分强劲。这里除了马达的功劳,还用到了戴森气流倍增技术,它能把吸入马达的气流速度放大3倍,产生高压气流高速喷射而出。
在实验室现场,小黑体验了气流倍增技术小装置。打开吹风机开关,红色的气球稳定的在气流正上方来回跳动,既不会停滞也不会偏离“轨道”。
▲ 气流倍增体验装置
现场工作人员跟小黑讲解:“气流倍增技术通过模拟自然风的形成原理,通过康达效应,对气流进行放大。简单来说,马达从机器底部吸入1份气流,通过环路放大器喷出10份至20份的气流,多出来的气流来源于机器周围。”
说话间,工作人员引领小黑参观了无叶风扇展区。这里有不少小朋友排队参与活动,将布满肥皂水的绳子放置在无叶风扇跟前,风扇强劲的风力吹出大大的肥皂泡。小朋友们玩得乐此不疲,小黑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气流倍增技术带来的强劲风力。
▲ 强劲气流吹泡泡
游戏区旁边,还有一个由无数小风车组成的试验装置,中间一台无叶风扇360度旋转。小黑注意到,无叶风扇一次性只能吹到四五个风车,其他风车在无风时全都保持不动。工作人员解释道:“这台装置旨在展示气流倍增技术下,气流稳定可控。通过康达效应,将这些发散的气流聚集起来,才有如此强劲的风力。”
气流倍增技术好像是明白了,不过康达效应又是什么,小黑还是不理解,继续向工作人员追问。
“康达效应也叫附壁作用,是指当高压气流遇到曲面时,由于气压差异,气流会被吸附到曲面并沿弯曲弧面流动。生活中常见的康达效应有飞机机翼设计、水龙头汤匙水流现象等。”
听了工作人员的话,小黑想到市面上部分传统吹风机的气流虽然也很强劲,但并不是受控的气流,而身边用过戴森吹风机的朋友都说它能够实现精确、可控的吹干与造型,原来这一切都是康达效应的功劳。
当然,康达效应的作用远不止如此,戴森利用这一原理,将水分与温度适当结合,还能实现卷发、顺发。刷爆朋友圈的戴森美发造型器就得益于此,不需要特别高的温度就能实现各种美丽的头发造型。
头发实验室
说到卷发棒,小黑又来到头发实验室,这里不像气流实验室有着众多好玩的试验装置,整体布局以内容展示与知识科普为主。
小黑早就听说戴森耗资5000万英镑创建头发科学实验室,103个戴森工程师、毛发学家和造型师,历经四年的时间,从空气动力学到头发的细胞结构,共计测试将近1600千米的真实头发。上海科技馆的头发实验室当然不是耗费巨资那个,但它将头发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
▲ 受损头发成像
在电子显微镜下,头发出现干枯、分叉、断发等头发受损成像清晰的展现出来。当头发暴露于极端高温中时,其中的蛋白质结构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头发断裂,分叉,难以打理。
▲ 头发分类
头发实验室展示的内容看似很有道理,可惜与小黑同行的小伙伴都是钢铁直男,大家都不关心头发发质,反而对头发类型更加关心。
在展示墙面上,小黑看到戴森头发分为直发、波浪卷、卷发以及非常卷的绞缠在一起的头发,每一种还分为众多细分类型。比如直发,就分为笔直的头发,直发但带有轻微的波浪以及直发但带有一两个可见的S波浪。长这么大,小黑第一次发现头发里居然隐藏如此的奥秘,也算长了见识。
小小工程师课堂
参观完头发实验室,本次行程也到了尾声,正当小黑准备离开的时候,偶然瞅见门口公告牌上显示,半小时后有一场“戴森科技课堂”。想起此次展览的主题是“启迪未来发明家”,科技课堂应该是重头戏,于是小黑一行留下来耐心等待科技课堂开始。
半小时转瞬即逝,小黑在现场感受到科技课堂的氛围。十余位小朋友坐在试验桌边,桌子上摆放大量空饮料瓶,原来这是一场“水龙卷”科普课。在亲自动手实验之前,戴森工程师先和现场的小朋友们介绍起了何为“水龙卷”,将气旋这一科学原理更为生动地讲解给大家听。
随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小朋友们接上半瓶纯净水,跟着工程师一起倒立饮料瓶,当摇晃转动饮料瓶后水会产生漩涡,看起来就像龙卷风,这就是水龙卷。小朋友都在疑惑,为什么瓶中会出现水龙卷呢?
▲ 小小工程师课堂
原理其实很简单,当装着水的宝饮料瓶倒立时,瓶口受到空气压力,晃动后无法流出的水产生了漩涡,看起来就像是水中的龙卷风。
产生水龙卷后,戴森工程师老师又循循善诱,教大家将两个宝特瓶以气球和胶带相连接,产生威力更大更持久的水龙卷。水龙卷利用气压这个原理在许多工业产品中被应用,比如戴森的吸尘器也是开创性的利用气旋原理将垃圾分离出来。
短短一小时,“戴森科技课堂”便结束了,小黑也结束了戴森科技展的旅程。总结下来,马达实验室与气流实验室让人大开眼界,小黑第一次了解戴森昂贵产品背后的科技力量;头发实验室小黑感触不深,不过能够看到戴森的细心,以及对健康发质的重视;至于小小工程师课堂,小黑看到了戴森将科技融入生活的努力,以及启发更多发明家的愿景。
在戴森展览入口,写着这样一段话:“青年工程师们和设计师具有独特视角和不受限的思考方式,因此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够随机应变,他们的设计很容易被外界否认,但如果能得到足够重视和支持,很可能会发展成颠覆性的作品”。这句话出自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爵士,阐明了戴森对青年发明家的渴望,也揭示了戴森总能产出颠覆性产品的秘密——重视技术、重视细节、重视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