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没有来过,提到十三朝古都,哪个中国人不知道是西安呢?西周、秦、西汉、新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以及迁都西安的东汉和西晋十三个王朝的历史让西安人自豪,也让不少外地人羡慕。不过,以古人的智慧来说,选择定都西安绝不会是草率行事,也必然会有他们的理由。
为什么那么多朝代会定都西安呢,说来话长,当然也能简单概括,等不及的朋友建议直接跳到结尾看答案。西安古称长安,位于渭河平原的中部稍南。地处秦岭之北,渭水之南。渭河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展较早,物产比较丰富。
西汉时期司马迁曾说“关中自汗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史记》)。东方朔则更称之为“天府”、“陆海”(《汉书·东方朔传》)。渭河平原又被称之为关中盆地、关中平原。渭河从西而东贯穿了关中盆地的始终。
渭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支流河道很多,经过长期泛滥和冲积,逐渐堆集成了平原,地势较低而平坦,幅员辽阔,气候温和,雨量适宜,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是人类良好的生活繁衍区和植物生长区。
关中平原南北较窄,宽度不一;东西较长,约有360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依赖着渭河发展的雍(今陕西凤翔)、栎阳、咸阳、长安等城市,在两千多年以前,已经和西南的巴蜀、西边的羌中、北边的戎翟,在商业上有着繁密的联系。这个盆地曾是古代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评论说:“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则什居其六。”长安被山带河,“名山甲于天下”,三面环山,南秦岭,北高原,西连陇山山脉,渭河贯通,东有黄河天险,具备“建邦设都,皆凭险阻”的天然有利条件。
同时,长安地区水源丰富,河流纵横,南有濡河、滴水、北有泾、渭,东有浐、灞,西有洼、涝,正是所谓“八水绕长安”的天然资源,为其繁荣奠定了基础。长安周边坡原起伏,沃野千里,水源充足,是最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区域。优越的自然环境在古长安的历史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说来说去,最终的关键因素不外乎:“山高水长,沃野千里”。
《资治通鉴》卷九《汉纪一》记载,秦朝灭亡以后,项羽以西楚霸王的名义号令天下,分封诸侯。然而,被项羽封为汉王的刘邦却励精图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自汉中还定三秦,并且以关中为基地,东向以争天下。最终不到五年时间,终于消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
最初,刘邦想要定都洛阳,得到了文武百官的响应,但是,有一个叫娄敬的下级士兵,却大胆建议说:“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于是出现了洛阳和长安之争。刘邦犹豫不决,只好请教张良。张良一番分析说服刘邦,最终刘邦遂定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