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真心唱响“一二三四”歌

2020-09-05新闻15

身穿红军军服的大别山干部学院学员组织活动时,常常引来当地群众关注的目光。这所学院位于大别山腹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2013年9月经河南省编办批准成立,是中央组织部备案的64家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之一。照片由大别山干部学院提供

河南省新县,一方红色的热土。这里钟灵毓秀、英才辈出,5.5万名英雄儿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孕育了“28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精神。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让老区儿女与人民军队血浓于水的亲情历久弥深,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8月21日,拟命名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在全国各大媒体公示,新县再次榜上有名,有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三连冠。

我们现地踏访发现,新县连续上榜的奥秘之一,是这片红色土地的广大军民,用真心唱响了双拥“一二三四”歌。

一处遗址一所课堂

“八一”建军节前夕,位于新县英雄山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内,游客络绎不绝。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前,来自大别山干部学院的学员们身穿红军军服,正在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讲述。

作为革命战争年代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15处国家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和365处革命遗址。如何将这些红色资源利用好、宣传好?新县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是一座鲜活的红色基因库,把红色资源建成生动的国防教育大课堂,是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的一个有效抓手。”县委书记吕旅说。

近年来新县大力投资修缮、维护革命遗址,并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战争年代的艰苦历程。走进鄂豫皖分局旧址广场,首先看到的是“八月桂花遍地开”雕像;进入纪念馆,首先听到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全县5个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两个景区被纳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工程,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3年经上级批准,新县建成大别山干部学院。学院以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为主题,按照“一堂红色党课、一个红色外景”的标准化模式,建成体验式教学点39个,累计培训学员23万多人次,全国100多个党政机关、部队院校在新县挂牌命名教育基地,每年150多万人次来新县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革命战争年代,人口不足10万的新县,累计有5.5万余人牺牲,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新县的双拥工作,根植红色沃土,传承红色基因,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两笔细账稳定人心

“走上水泥路,想到人武部。”新县人武部与田铺乡陶冲村结成帮扶对子后,援建“八一爱民学校”,帮村里架起信号塔,引来自来水,修通村公路。提起这一桩桩感人事,村支部书记程厚华感慨地说:“战争年代的‘爱民工作队’又回来啦!”

在脱贫攻坚中,县人武部开展“一兵带一户,一排带一组,一连带一村”活动,110户贫困户如今全部脱贫。

“在新县,没有人对双拥工作讨价还价,人人心中都有两笔明白账:算经济账,促进地方生产力;算国防账,提升军队战斗力。”县长夏明夫这番话,在新县已成为广大军民的自觉行动。

2019年,140名优秀新县儿女奔赴军营,其中大学生征集比例达74.2%,再居信阳市第一。新县籍战士李宗楠勇夺“陆军枪王”荣誉称号,“新县兵”已成老区的一张名片。

“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驻新县部队官兵坚持把老区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抢险救灾、产业发展等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2016年7月那场百年不遇的洪灾中,驻军子弟兵火速驰援地方,哪里最紧急,就奋战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坚守在哪里;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帮老区群众打通了一条条“救援线”“生命线”“民生线”。

近年来,驻军部队累计出动6900人次,完成森林灭火、抗雪除冰等任务15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4600多万元。

三项保障温暖人心

新县陈店乡胡子石村村民张长叶的大儿子参军入伍后,乡里先是帮他解决了低保,接着又为他安排公益性岗位,每月有750元工资。“我很知足!”张长叶说。“我不再过多担心父母了!”张长叶的大儿子致电县人武部,表达感谢之情。

2020年新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水平,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据悉,新县连续多年将双拥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坚持系统发力,调动各方力量,做强“三项保障”,确保了辖区内驻军和新县籍官兵“后代”无忧、“后路”不愁、“后院”安宁。

驻军部队子女入托入学一路绿灯,优质教育资源向烈士子女和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子女重点倾斜。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全县2373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位。他们还依托信阳市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为退役士兵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380名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实现稳定就业。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新县率先选拔优秀退役军人到村里任职,114名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新县还率先将城乡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列入县财政预算,实行城乡同一标准。

四个故事凝聚人心

“一进新县就有种‘到家了’的感觉!”谈及新县拥军工作,换防到此的某部官兵感慨良深。自部队换防以来,县领导多次到该部现场办公,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当场无法敲定的则签订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在营区建设和重大演训活动等方面及时开辟“绿色通道”。

这得益于新县双拥工作特别重视“讲好四个故事”: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

通过“讲好四个故事”,广大军民进一步弄清楚了“三个怎么来的”: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广大军民的双拥热情由此激发,双拥创新由此激活,双拥实践由此深入。

近年来,全县相继划拨土地91.85亩,支援驻军部队和县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助力高标准建设营房驻地、训练场地。“只要部队有需要,县委、县政府从来都不打折扣!”县人武部政委张安武介绍,双拥工作在新县切实做到了“五个纳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驻军部队建设的规划方案,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纳入财政预算保障,纳入军地互办实事范畴,纳入全民国防教育范围。这样做,实现了双拥工作在发展、推进、谋划、安排、组织上的“五个统筹”。

用行动擦亮双拥品牌

■王燕敏

上榜!入选!榜上有名!名列其中!

伴随拟命名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在全国各大媒体公示,各地新闻几乎都在积极报道当地“入选”的喜讯。

双拥品牌效应,由此可见一斑。什么是品牌?《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曾说过,品牌包括3个要素:第一、你能做出来;第二、你做得好;第三、你做得有文化。双拥工作也应当作如是观,不仅做出来、做得好,还能做得有文化。这就呼唤广大军民积极行动起来,用行动擦亮双拥品牌。

双拥工作更多体现地方特色,区域实践的步伐才能更加扎实。放眼全国,双拥工作可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譬如,江西省吉安市规定,荣立二等功以上的现役军人载入当地地方志。再譬如,上海市成立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将志愿者行动引入双拥领域。回顾这些年来,从福建的“双拥支前”,到河南的“法律拥军”;从长春的“科技拥军”,到乌鲁木齐的“拥军门店”……各地双拥创新实践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这也启示我们,尊重各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双拥工作才能更好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军民,以响当当的品牌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参与。

双拥工作更多弘扬部队传统,军队特点和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近年来,空军有序开放近60个机场实行军民合用,有力地支援了地方建设。海军从2008年底开始在亚丁湾索马里海盗频发海域护航,至今已派出35批护航编队,众多地方船只、人员从中直接受益。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国防动员系统和武警部队有特有优势。以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三区三州”之一,四川省凉山州为例: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昭觉县有个梭梭拉打村,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某大队政治教导员布哈3年扶贫,做了家访、立项、扶智等5件事,彻底改变了全村的面貌,让整个村子脱贫摘帽。“玛瑙兑黄金,人心换人心。”双拥工作直通人心,需要用心去做,更需要扬长避短。军地双方只有同频共振,才能共同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双拥品牌。

双拥工作更多关注现实需求,新时代特色才能得以凸显。双拥既是一种深厚的观念积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观念积淀,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为主旨,组织发动全国军民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而团结奋斗。文化传承,就是它深刻反映了我国军民血肉相连的本质特征,生动体现了党的宗旨、国家的性质和人民军队的本色,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新时代双拥工作,需要积极主动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和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

眺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推进双拥创新,恰逢其时;打造双拥品牌,大有可为。

#退役军人#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