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醇亲王奕譞爱演戏,最爱演的就是郭子仪,网友:不然早被灭门了

2020-09-05新闻22

古史新谈/文

清末政治中,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一脉可谓是荣宠一时,连续出了光绪和宣统两位皇帝。父凭子贵,祖因孙荣,奕譞的地位在朝廷中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何况奕譞和慈禧太后的关系非同一般。奕譞的妻子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儿子载沣娶的又是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的女儿。自己又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在当年慈禧处置8位顾命大臣中也是立过功劳的。

按理说奕譞朝廷上简直可以横着走,没有一个人惹得起。但是事实上,他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原因说来也很简单,所谓功高盖主,他虽然没有盖主的功,但是皇上的亲生父亲这一项就能让慈禧太后喘不过气来。

中国封建王朝,一向有三大忌讳,一是太监干政,二是外戚专权,三是后宫干政。慈禧太后怎么说也是后宫女子,长期执政,名不正言不顺。

皇帝还罢了,从小被她养大,身边又都是慈禧太后的人,还比较好控制。但是如果皇帝的亲生父亲是一个在朝廷影响深远的人物,与皇帝内外联合,最后把慈禧太后架空,让皇帝亲政却是很可能的一件事。

对此慈禧肯定很有顾虑,奕譞是一个比儿子要厉害得多的人物,在选他的儿子载湉(光绪)当皇帝的时候。奕譞的表现是“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显然他立刻意识到了此事对儿子和家族的风险。件事如此之快,这点比溥仪的父亲载沣那可要强得太多了。

后面的发展,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奕譞的政治智慧。光绪入宫的同年,他辞去了所有的官职,成为一个闲散王爷。慈禧太后都过意不去了,大批的封赏,奕譞都极力推拒,实在推不过去才收下,慈禧太后给他的殊荣“紫禁城内乘坐四人轿”,他终其一生都没有使用过。

后来光绪成年,按理说应该亲政了,结果奕譞带头上书让慈禧太后继续训政,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慈禧太后非常满意。

但是要说这些都是心甘情愿的,那也未必,这都只是自保的手段罢了,否则别说奕譞,就是光绪恐怕都有性命之危。

奕譞留下过一个家训,我们大概能看出他的心境: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充满着浓浓的担忧,害怕子孙因财取祸,其实他更担心的是,子孙因为皇上是自家人的关系,有了非分之心,惹怒了慈禧太后而有灭门之祸。

他给自己新盖的书房取名“退省斋”,给自己的正堂取名“思谦堂”,无一不是安分守己,谦虚退忍的意思。

溥仪曾经回忆过一段是很有意思。当时清朝王公贵族都爱看戏听曲,还经常自己上场演一段。

而奕譞最喜欢演的一个人就是郭子仪。大家都知道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兵强马壮,实力超群,当时他若是举兵反叛,那么毫无疑问天下就要姓郭了。

但是郭子仪却是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解甲归田,交出兵权,安心做了一个富贵王爷,这个人物恐怕在奕譞眼中和自己是非常相似的。

奕譞最爱演的两段戏,一段是《卸甲封王》,说的是郭子仪交出兵权,被封王的事,一段是《打金枝》说的是郭子仪对皇权的敬畏,这两段戏大概很能反应奕譞的心情吧。

溥仪认为这是他的祖父,“一种有意的迂回表白”,不但借此映射自己无贪权之心,非分之想,还想让慈禧太后看出自己的忠心,我觉得十分中肯,连演戏娱乐时都是在演戏,奕譞的人生实在是太压抑了。

但是若没有这份处处隐忍,表忠心的功夫,恐怕真的会如网友所说,奕譞早就被灭门了,那里还会有溥仪的出头之日。

#慈禧#溥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