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深圳城管部门将对全市3500多个住宅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全覆盖检查

2020-09-05新闻18

来源:读特

"你们的垃圾分类桶颜色不对,要整改,厨余垃圾里扔有牛奶盒,要整改,未按照要求设置分类投放点、配置分类容器,要整改!" 9 月 4 日,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第四天,深圳城管部门针对学校、景区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行动,深圳大学、世界之窗景区因未按照要求设置分类投放点、配置分类容器,被责令限期整改。

当天下午,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前三天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的情况,并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突出问题,对全市 3500 多个住宅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全覆盖检查。

学校和景区依然存在垃圾混装现象

上午 9 时,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走进深圳大学,看到校园内随处张贴着垃圾分类小知识,在一处学生食堂门口摆放着四个垃圾桶,桶身上写明了四类垃圾,但垃圾桶的颜色是绿色、黑色,与深圳垃圾分类桶的规范标准不一。"颜色不对,有害垃圾桶要用红色,其他垃圾桶要用灰色,可回收物桶要用蓝色,厨余垃圾桶要用绿色。"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梁卫坤指出,规范设置垃圾桶,让大家形成思维定势,可以从垃圾桶的颜色和分类标识进行明确区分。

深圳大学垃圾分类桶不符合规范标准。

进入学校食堂里面,执法人员一眼看到垃圾投放处的一个垃圾桶内,牛奶盒、塑料袋和鸡蛋壳、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混杂,未做垃圾分类。而在学校的宿舍区,执法人员同样发现了垃圾混装与分类设施不规范的现象,还有宿舍楼的楼层存在垃圾桶未撤的情况。

执法人员对深圳大学开出整改通知书。

随后,执法人员来到世界之窗景区广场。在一处垃圾中转站,执法人员看到地面有污迹,垃圾桶身没有明确的标识,只在墙上张贴各类垃圾的字样,但与摆放的垃圾桶无法对应,桶中均是黑色垃圾袋装的垃圾,没有进行分类投放。在广场上,"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字样的小型垃圾桶随处可见,执法人员表示这种情况也是不规范的,不适应现在对垃圾分类的要求。同时,执法人员景区的一家餐饮店抽查,发现店家虽有意识更替分类垃圾桶,但仍然存在垃圾混装问题。

景区餐饮店存在垃圾混装现象。

按照《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第二十条,执法人员对深圳大学和世界之窗景区开出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 9 月 11 日 9 时之前完成整改。梁卫坤表示,这些单位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具体细节没有落实到位,比如垃圾桶颜色使用不规范,没有及时撤桶等,希望他们能够按照要求尽快完成整改工作。下一步工作,将主要面向各类主体加大宣传力度,对一些高校、景区、公共场所,要根据《条例》进行相关工作,让全体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执法人员对世界之窗景区开出整改通知书。

将对 3500 多个住宅小区实施全覆盖检查

"目前,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普遍增强,大部分市民都知道《条例》的出台实施,对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投放要求也有一定的了解。"当天下午,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前三天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的情况,9 月 1 至 3 日,全市城管部门共检查点位 4037 个,发现问题 1072 处,检查垃圾收运车辆 321 台次,检查垃圾处理企业 61 家,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1003 份。

目前,全市住宅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各类场所,基本配备了分类投放设施,各类垃圾均交由不同的收运企业分类运输,做到专车专运、分类处理。在执法过程中,深圳城管部门发现市民虽然知晓认同《条例》内容,但对于垃圾分类的法律责任等具体条款一知半解;部分小区没有严格落实"集中分类投放"的管理要求,存在分散式"其他垃圾"桶点,分类收集容器缺失、破损情况较多,垃圾投放点环境差、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较多,垃圾分类管理台账也有待进一步不完善;大型商超、集贸市场、商务办公、旅游景点等场所,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分类设施不完善,存在混收混运现象;此外,部分生活垃圾运输单位未按要求配备密闭化运输车辆,车身未按要求喷涂分类标志。

下一步,深圳城管部门将聚焦突出问题,在分类投放环节,对全市 3500 多个住宅小区实施全覆盖检查,同时紧盯问题高发的小区,进一步压实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责任,加强设施管理维护,确保分类设施设备功能完好、摆放合理有序、标志清晰醒目、投放点环境干净整洁,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创造良好条件;在分类收运环节,重点整治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未保持密闭,未喷涂分类标识问题,在 9 月底前确保所有车辆标志明晰、符合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分类收运规范,从制度上防止"前端分,末端混"的现象。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伊宵鸿 实习生 陈心彤 文 / 图)

#垃圾分类#城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