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何这"舱牛皮"事件,成为了诟病辛弃疾的依据?

2020-09-04新闻7

谈起辛弃疾,大家肯定知道许多关于他的标签,比如南宋豪放派词人,伟大爱国将领,满负盛名的词中之龙,也深深痛惜这个伟大的词人命运多舛,壮志难酬的一生,渴望恢复中原,却饱受排挤,最终意难平的悲惨命运。

如果需要用一系列词来形容辛弃疾本人,我们定会毫不犹豫地想到"爱国、忠诚、英勇、才华横溢……"等一连串带有明显褒义的词汇来赞扬他。然而,历史上却存在这样一种负面的评价,说辛弃疾是宋朝的大贪官,是宋朝的巨蠹。

甚至后人有关于辛弃疾是否是贪官以及他的经济生活还有专门的研究。那这种负面评价究竟有所何依呢?究竟是真相还是谣传呢?让我们通过尘封在历史的那件事,来揭秘事情的真相。

一、 究竟是哪件事给辛弃疾的正面形象抹黑?

1、 说说牛皮船的故事

俗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关于辛弃疾是贪官的这个评价,主要从公元前1181年春发往京口的"牛皮船"说起。

公元前1181年,正好是宋孝宗淳熙八年。这年春天,一艘发往京口的客船在经过江西星子县南康军辖区被当时的南康军负责人朱熹给留下。

起先这艘船用帷幕遮掩的严严实实,显得过于神秘,从而引起朱熹的注意,而在刚刚检查时,负责压船的两三个士卒却不配合检查,后来被发现是一船舱的牛皮,才拿出江西安抚使的"帅引"。

而这个江西安抚使正是南宋将领辛弃疾。虽然看到江西安抚使的"帅引",最终朱熹还是选择将其充公。不过在后来的故事中,辛弃疾给朱熹写了一封解释信,朱熹最终把这艘牛皮船给归还了。

这艘发往京口的牛皮船事件从此记入历史,并成为后者诟病辛弃疾是贪官的史料。

二、 为何这舱牛皮成为了诟病辛弃疾的依据?

1、牛皮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禁止民间买卖。

牛皮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牛皮、牛筋可以用作制作弓箭、战靴,束带、缰绳、铠甲等,而这些正是打仗所必须的。当时有规定,民间的耕牛如果死亡,牛皮牛筋必须要无条件地上交,如果被发现藏匿,轻者挨顿板子,重者要判刑以及上交罚金。

为什么牛皮在古代这么重要呢?一个原因是牛在古代受到保护为发展农耕业,另一个原因是古代除了马被用作托运物资的重要工具之外,牛也一样起着重要的物资运输作用。

虽然现在牛被端上桌子作为家喻户晓的美食,但是在古代牛却是不能吃的。在宋代吃牛肉,如同现在吃濒危野生动物,是违法的。

北宋《宋刑统》中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意思是杀政府和别人养的牛,坐牢一年半,杀自己的牛坐牢半年。南宋时更有"诸故杀官私马牛徒三年"。

据史料记载,宋真宗时代更是严禁杀牛,并以身作则,他的御厨房一年吃掉40万斤羊肉好4000多斤猪,但是却没有一两牛肉。

由此可见,牛在宋朝有多么重要的地位,而牛老死后的牛皮更是十分重要,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自然是不能随便运输,禁止民间买卖的。如果辛弃疾运用职权获取牛皮,然后发往京口,自然是能够为自己谋取利润的。

2、 押运的"牛皮船"公私难分界线

1181年春发往京口的"牛皮船"公私难以分明,这也使得南康军负责人朱熹难以抉择。

因公是因为有官兵,士卒押运,还有江西安抚使的"帅引",看起来像是一趟官差;而因私是因为虽然有江西安抚使的"帅引",却只有两三个士卒押运,用幕布遮遮掩掩,言语模糊,不像官押那样光明正大,自然引起南康军负责人朱熹以及后人的推测。这也是朱熹选择扣押的原因。

当时在南宋有"全员皆商""全军皆商"的风气。虽然在古代有重农抑商的说法,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宋朝禁止官吏刁难商贾。即使在偏僻的山野,也有人经营餐饮。农民常半耕半商。

赴京赶考的读书人也会带一些家里的特产赴京赶考,顺便赚一笔小钱。有些读书人甚至弃仕从商。而当时,许多当官的能够利用自己的职权夹带私货,赚取差价以谋取利润。

在这样的风气下,如果辛弃疾为了他的一己私利夹带牛皮,赚点小钱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时的负责人朱熹后面因为辛弃疾的一封信将扣押的牛皮还回去了,但是与《与黄商伯书》中朱熹写到: "辛帅之客舟贩牛皮过此,挂江西安抚占牌,以帘幕蒙蔽船窗甚密,而守卒仅三数辈。初不肯令搜检。既得此物,则持帅引来,云发赴浙东总所。见其不成行径,已令拘没入官。昨得辛书,却云军中收买。势不为己甚,当给还之,然亦殊不便也。"似乎也坐实了辛弃疾为一己私利贩卖牛皮的罪行。

3、"牛皮船"事件后不久,辛弃疾被罢黜,引入浮想联翩。

牛皮船事件发生在1181年春,而据记载辛弃疾被罢黜的时间是在淳熙八年(1181年)春十一月。前后相差不过十个月,而在皇上罢黜辛弃疾的 "圣旨"中有这样的词句:"肆厥贪求,指公财为囊槖"。

这样无疑是说辛弃疾为了谋取利益,利用职权将公财纳入腰包。似乎坐实了辛弃疾"牛皮船"走私的罪名。三、辛弃疾真的是贪官吗?

关于公元1181年春发往京口的"牛皮船"一事,是否能够说明辛弃疾就是贪官吗?事情的原委我们可能无法完全知晓,但是我们似乎可以结合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以及"牛皮船"事件进行一些推测。

1、 辛弃疾本身特别痛恨贪官污吏

辛弃疾作为南宋的大将,本身特别痛恨贪官污吏,对贪官污吏的惩治特别严厉。据《宋会要》记载, 淳熙四年, "知兴国军黄茂材特降两官, 以江西安抚辛弃疾言茂材过,数受纳苗米, 致人户陈述故也"。

淳熙七年, "知桂阳军赵善珏特降一官放罢, 以帅臣辛弃疾按其昏浊庸鄙, 窠占军伍, 散失军器, 百姓租赋科折银两盈余入己故也 "。辛弃疾还曾专门写过《论盗贼札子》, 上书宋孝宗。在《论盗贼札子》中,"民者, 国之根本, 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 痛陈了官吏从上到下的种种贪虐之状。

通过这些记载,不难发现辛弃疾对这些贪官的深恶痛疾,走在为朝廷除贪官巨囊的前线中。不仅用行动也用文字证明了自己的清廉,不愿与贪官为伍,痛恨成为国家的盗者的行径。试问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做出成为贪官的行径。

2、 仅仅以牛皮船事件就证明辛弃疾是贪官未免以偏概全

牛皮船事件成为后者诟病辛弃疾是贪官的重要依据,但是仅仅从这件事就盖棺论定,未免有失偏颇,并不能成为直接证明辛弃疾牛皮船走私的证据。

在《宋史?辛弃疾传》,辛弃疾给皇帝上书写到:"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意思是在军政中有这样一个弊端:就是将领不能长期任职,士兵被私自差出。想必辛弃疾肯定痛恨士兵被派私差的行为,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牛皮船事件之后不久,辛弃疾被罢免,但是二者是否真的有关联?辛弃疾一生命运多舛,官运坎坷,被弹劾多次,其根本原因在于辛弃疾和当时的士风不合, 最终成为官僚体制的牺牲品。

而所谓圣旨上所写的贪污受贿等罪名,更多成为了罢黜辛弃疾的说辞。辛弃疾作为南宋大将,英勇善战,一直渴望收复中原,从"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身前身后名"中可以看出。

但是当时的南宋朝廷占主流却是苟安观念。辛弃疾便显得格格不入,自然成为了被弹劾的对象,仕途坎坷。

公元1181年春发往京口的"牛皮船"成为了诟病辛弃疾的历史材料,但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深入去了解辛弃疾这个人,知道他作为词人之外身为大将的坎坷遭遇,更加理解辛弃疾豪放诗句背后的苍凉。

当然,这件事还有个好结局,就是朱熹和辛弃疾不打不相识,成为了挚友。

参考文献:

《宋刑统》

《宋史?辛弃疾传》

《宋会要》

《与黄商伯书》

#诗词歌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