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悼念净慧长老五七法会 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

2020-07-19知识20

乾县铁佛寺的寺院碑志 由妄执故,遂成天渊悬殊。如来愍之,令修四念处观,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此观若熟,我执即破,我执即破,法执亦亡。见思二惑因之而断,便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往生诸佛国土,修习菩萨行愿,以期上成佛道,下化众生而后已。现生未能如是者,期待死后,火化其身,俾彼了知五蕴本空,四大非有,一灵真性,彻底圆彰,即不属于见闻觉知,亦无所谓我人众生,无解脱乎业累,以亲证夫真常,是以古之在家通人,多皆依此送终。不独僧终为然也,以其既充亡者得其解脱。又令存者悟其本空。其利益为非浅显。既化之后,设道德高超者,必有坚固不化之舍利,即无舍利,其火尽余之朽骨,悉安置放普同塔中。亦若生居丛林,参随海众,凡圣同居,藉资熏陶,灵骨既多,必有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者,怀亡同居,如蝇附骥尾,亦可直达千里,亦如水归大海,悉舍本名,同一碱味矣,此普同塔之由来也。如蛾争赴火试观念未生,我究居何所,既令既生后,我究竟属何物,既不属根身,亦不属识心,以根无所知,识心因物移,终生不做逐妄而迷觉,认此妄想心,常受生死缚,如来垂慈愍,令观我本空,既知我空已,诸法尽消融,况复经火浴,四大。奈良东大寺鉴真和尚的诗是什么内容 唐代纪念鉴真的诗词鉴真的弟子中,随从鉴真讲经授戒、传播中国文化,贡献最大的是思托。思托是台州开元寺僧,从天宝元年首次东渡,直至第六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后的20年间,自始至终紧跟鉴真的中国僧人只有他一人。他对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过程了如指掌,加之他又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因此写了《大唐传戒师僧大和上鉴真传》,详细生动地记述了一次次东渡的曲折经历,以及沿途的风土人情。鉴真逝世后,思托写作《五言伤大和尚传灯逝》(五律)一首:“上德乘杯渡,金人道已东。戒香馀散馥,慧炬复流风。月隐归灵鹫,珠逃入梵宫。神飞生死表,遗教法门中。这里的“上德”指至德、盛德,“金人”指佛像。“乘杯渡”原为南朝一高僧乘坐木杯渡水的传说,后泛指乘船。李白《赠僧崖公》诗:“何日更携手,乘杯向蓬瀛。首联二句,赞扬鉴真乘船东渡,弘扬佛法。颔联描绘了鉴真讲经授戒的情景:点戒香,燃慧炬。而今斯人虽逝,遗范犹存,仿佛馀香缭绕。“流风”指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情操。“灵鹫山”是佛教圣地;“梵宫”原指梵天的宫殿,后多指佛寺。颈联嗟叹美好的宝物隐匿,悼念高僧的圆寂。尾联赞颂鉴真虽死犹生,精神超脱于死生之外。“法门”指佛教修行者入道的门径。末。静慧法师的修佛经历 1931年,又返石浦西龙庵潜修。翌年2月,至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正式成为一名台宗僧人,那一年静慧16岁。当时,台宗名宿静权大法师正在国清寺创建天台山佛学研究社,静慧得以亲近静权大法师,受其亲炙,研习天台教观,并随侍协助静公创建天台宗佛学研究社,使之解行精进。1941年慧莲和尚请为国清寺副讲。期间习天台教观及《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地藏经》、《阿弥陀经》等经。深得“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之旨,乃笃信净土、专念弥陀。1957年赴北京中国佛学院(首届)深造,系统学习天台教观和佛教知识。三年学成归寺,1959年回国清寺至1968年期间,历任副讲、主讲、修持股长等职,被澹云和尚请为首座,为主讲法师。1984年,为培育僧才,国清寺恢复天台佛学研究社,师以古稀之年任主讲。法师几乎每天坚持在妙法堂讲经,并于每年七月的佛欢喜日,宣讲《盂兰盆经》。静慧法师以《妙法莲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为榜样,视一切众生为佛,特别重视自身的修持实践。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学习时,课余时间,他巧把尘劳作佛事,自愿发心,每天打扫学院厕所。在国清寺教育僧才时,他身教重于言教,经常教导学僧要先学会做人。他说:“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学佛首先要把。佛教如何对即将去世亲人的安慰? 佛教又临终关怀 劝他人生如梦 有生有灭 西方极乐世界简称极乐世界,是佛教中西方世界佛「阿弥陀佛」即法藏菩萨依因地修行所发之四十八大愿感得之庄严、清净、平等之世界。。

#鉴真#佛教#科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