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海航5年前30亿美元收购的海外资产,现在23亿美元抵给了外资

2020-09-04新闻10

疫情扫过,百业凋零。

要说受影响最大的行业,航空绝对当仁不让,名列前茅。

各国边控,旅游和商务停滞,有那么两三个月,航空公司的业务量惨不忍睹。不论是全球最发达国家美国的四大航空,还是土豪云集的中东最大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都逃不过部分甚至全部停飞的命运,为了维持生存,它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当起了“会哭的孩子”,以求获得政府的资金资源。

在我们国内也一样,各大航空公司为了“活下去”,除了推出类似于“随心飞”这样的业务之外,还不停节省开支和抛售资产。

海航集团便是其中的代表。

实际上,在2019年的时候,海航集团便面临着严重的债务危机和流动性危机,那时候网上沸沸扬扬都是“海航难逃一死”之类的话题。

2020年2月份,疫情的爆发让其雪上加霜,为了不让其“病入膏肓”,走向破产清算,国家出手,成立了接管工作组。

之后的时间内,海航最大的任务就是清理债务,抛售资产,断臂求生。

8月31日,香港媒体《南华早报》传出消息,表示海航已经和债权人达成协议,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将位于瑞士的Swissport(瑞士国际空港服务有限公司)抵给了外资机构,这些外资机构包括SVPGlobal,Apollo全球管理,巴克莱银行和King Street Capital Management,本次交易的合计金额为19亿欧元(约23亿美元)。

Swissport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瑞士的苏黎世,主要是在全球范围内为航空公司客户提供旅客服务、机坪保障、货物处理、航空安全、加油维修等航空地面服务。截至2015年中旬,Swissport已经从起初的3家瑞士机场发展到45个国家的263个机场,为全球700多家客户服务,是全球最大的机场地面服务和航空货运处理服务提供商。

2015年7月31日,海航集团以27.3亿瑞士法郎(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wissport公司100%的股权,将其成为该集团一家海外子公司。

接受之后,Swissport的业务得到了短期发展,服务的机场一度覆盖到全球300家以上。但是,从18年开始,脚步放缓,慢慢有些“体力不支”。

今年4月开始,Swissport进行了重大的人事改革,裁掉了10000人,同时让近40000名员工进入特殊时期休假状态或者转为短期雇员。这番操作之后,本来有64000名员工的Swissport,只剩下不到15,000人处于正常全职工作状态。

6月9日的时候,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曾给出报告,预计Swissport受疫情影响,今年和明年现金流缺口将达到50亿欧元。

很显然,这对于本身就负债累累的母公司海航集团来说,肯定是力不从心难以企及的。所以,这次直接以债转股的方式转让出去,也是迫不得已的事。

除了这单资产抛售之外,在上个月早些时候,还有消息传出海航要以70亿美元的价格将英迈卖给美国私募股权公司铂金资本(Platinum Equity),目前还在洽谈阶段。

英迈是一家美企,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IT产品分销商和供应链服务商,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2016年12月7日,海航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天海投资发布公告,以每股38.90美元全现金交易价格(约60亿美元的股权价值)收购英迈国际100%股权的交易已经完成交割。

相比起Swissport,英迈目前的营运状况要好不少,所以能卖出比收购时更高的价格也在意料之中。当然,如果真的卖掉,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可惜。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航海早些年过于执着海外扩张,收购了不少跨国企业,导致鞭长莫及的同时资金链也难以为继,这是值得很多企业特别是国企反省的问题。毕竟像现在的海航,又一点点地将之前收购的海外资产还了回去,多少显得有些折腾和尴尬,甚至吃亏。

8月28日,海航控股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2020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7.12亿,同比降低66.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23亿,同比下降2448.45%。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资产#海航#外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