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我们的目的

2020-09-04新闻13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忧虑,我们想过没有?也许我们的目的也在“折磨”着我们,也许目的是我们痛苦的“罪魁祸首”。

事物是双面的,给与我们快感的同时也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只重视快感而不去找痛苦的来源或者去找了也只是在找原因。

不可否认,人一旦长大就会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被诸多的责任所牵绊,工作,家庭或社会责任所有的一切,当然,童年时代无法理解的歧视,战争,或阶级之类的各种社会问题,也会摆在你的眼前,不容忽视,如果在盛法时代人们也还有救,那时的人们单纯,神的旨意就是真理,就是世界,就是一切,只要遵从神的旨意去行事思考的问题也就很少。但现在末法时代,宗教失去了力量,信仰更多的成为了形式化,现在人们变成了没有任何可以信赖的东西,人人都充满了不安,猜忌和互相的不信任,大家都只为自己而活,这就是所谓的现实社会。

大道至简,一切都很“简单”透过现象看本质,世界并不复杂,是我们看的复杂,看透了也许你就不会被困于“事物”之间。人们并不是住在“客观”角度看问题,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一根筋向前看即使拐弯也是在你所认为的圈子里瞎“折腾”。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重视,被关注,被爱,被认同,渴望安慰,也许我们活在“幻想”里。

问题是:“哪有那么多的爱,哪有那么多的关注,哪有那么多的重视,哪有那么多的认同,哪有那么多的安慰”?甚至于在:“社会中,被欺骗,被利用,被纠缠,被控制,我们都无能为力”,哎!还是先从爱自己开始吧。

这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的“心”。

在做某一件事时我们最终渴望的是什么?

希望事情圆满解决,不留遗患,我想说的是也只是你认为的目地的圆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本没去考虑,或考虑了也觉得就是这样,就这样吧。

也许真是“欲望”惹得祸?

借“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来说:“抑郁患者临床表现,大多时间,都不想见人,怕交流,怕见陌生人,怕进入社会,怕遇事,怕解决问题,长时间大脑处于混沌状态。

这里有个问题,问读者,你是怎么认为抑郁患者会变成这样的?我想大多人都会说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那就一定会陷入“原因”的论点。

我个人认为,也许是患者自我主观认为“家人父母,父母从小有过孽待的”在童年时或成年,对自己的伤害太多,而无法去适应社会所产生的“怨恨”。

逃避的心态,对社会,对家人,造成不满的情绪,怨恨家人,怨恨社会,被担心,不安和恐惧的情绪所笼罩,最终以至于形成自我封闭,逃避现实或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不知怎样去面对,不想出门成为了他最终的“目的”。这不是他自己主动选择的,是被迫的选择,是周围的环境,是对事物的无奈,是他不得不选择现在的自己。

为什么不想出门呢?

这也的确是他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我们大多人在面对社会,面对家人,何尝不是遇到类似于“抑郁症”患者的无奈的遭遇。

阿德勒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

相反,影响会很大,甚至是一生。

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人生命运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的。

如果我们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我决定了什么或我决定这么做了。

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这样就永远止步不前。

事实上我们都是为了我们的目的而活,也许有人终生都在原因中找原因而去决定什么,查找某一原因的原因,决定不去做什么,实际上我们忽略了我们的“目的”--而“目的”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其实我们在做事情时考虑下:“是什么原因决定了我们的现在?你的目的是什么?”

知道了也就不会陷入“原因论”或“决定论”,而是更多的会以“目的论”为准绳,三者一体,一面被动,一面主动。前提你是阳光的,你的路是“正”的,不择手段必是事物的“反之又反”。

一颗,“正念”的心,安然于“当下”,明白了也就懂了!

#人生哲理#目的#事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