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就填灵活就业”“碰到核查就说在做自媒体”……半月谈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尽管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但高校软硬兼施让学生用“就业证”换“毕业证”,用好看的就业率装点门面等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高校为就业率掺水的套路,其实早已被识破。教育部在今年6月印发的《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中,提到的“四不准”规定——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就直接针对这些造假“套路”。同时,也指出了破解的办法,包括:开通毕业生本人核验渠道毕业去向信息;严格审核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材料,重点核实灵活就业等相关数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核查,采取向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核实等多种方式,对存疑信息逐条核实、逐一反馈等等。
然而,为让就业率数据好看,高校依旧用这些套路造假。明知上级主管部门已经知道造假的套路,很容易就被识破,可为何高校却继续大胆地使用这些套路呢?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核查就业数据时,只是配合高校在“演戏”,并不会真去核查学生的“灵活就业”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就业,也不会去深究学生做自媒体是否真在做,有多少粉丝,是否有收入。至于学生发现自己莫名其妙“被就业”,大多也难以维权,毕竟有老师吩咐、要求,加之毕业证书还掌握在学校手中,何必惹麻烦。就是在媒体曝光有关就业数据造假现象后,有关部门的回应也必定是只是个别现象,个别教师的违规做法,总体就业率统计是真实、客观的诸如此类的说辞。
何以至此?乃因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统计、发布,不只是高校的门面,还是地方高等教育的门面,地方就业工作的门面。高校和上级主管部门担心就业数据不好看,会被质疑今年的就业工作没做好,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质量有问题。甚至可以说,高校的就业率造假套路,在有的地方,是被负责审核的上级部门默许的,如果高校上报的就业率数据太过真实而太低,上级主管部门还会找茬,直到上报的数据好看才能通过审核。
准确统计、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是真正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对于受疫情影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来说,准确掌握高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可以研判今年出台的促就业措施是否管用,也可做好对今年毕业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后续服务工作。因此,对于教育部主导开展的严格核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工作,社会舆论普遍支持。但是,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有的高校在乎门面,远超过学生的实际利益。
很显然,如果继续采取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数据,再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的方式统计就业数据,再怎么严格核查,都无法挤掉就业数据中的水分,因为掺水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要挤掉就业数据中的水分,必须引入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统计、核查就业数据。
教育部在之前的核查要求中,也提到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核查。但是,谁来委托?第三方机构独立、专业吗?如果就由高校来委托,基于委托关系,第三方拿钱办事,核查出的结果必定是学校需要的。同样,由上级主管部门委托,基于同样的利益关系,第三方核查也不会有多严格。最终,高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均会以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核查,来“提升”好看的就业数据的公信力。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统计、核查,应该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独立的专业第三方进行,这才能保证统计、核查的独立性,不受高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利益的干扰。另外,从专业角度出发,统计高校毕业生毕业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意义并不大,也无法客观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应该重点关注毕业后半年、一年以及三到五年的中长期就业情况。还要对毕业生的雇主进行调查,了解雇主对高校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评价,这能更全面地反映一校人才培养质量情况,这些数据也对高校改革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参考意义。
文/熊丙奇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