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来了!河湖治理的“科技范儿”

2020-09-04新闻6

河道【美容师】

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管辖南北护城河、昆玉河、通惠河等13条河道的保洁项目,全长124公里,横跨海淀、西城、东城等六个区。

水草作为河湖生态环境的“平衡器”,如何科学有效进行管理?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创新水草清割作业方式,利用“三大神器”为河道“美容”。

割草船——“理发刀”

在河湖管理处管辖的河道内,今年5月—7月的水草量是往年同期的两倍,清洁工作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难题,河湖管理处利用8只割草船昼夜劳作。据工作人员介绍,割草船的船体下侧安装了锋利的水下割草刀片,可对水下大面积水草进行清理。

水绵清理机——“剃须刀”

高温和强光都容易促使河道内水绵大量生长。在较为狭窄的河道,河湖管理处采用了水绵清理机进行清理。水绵清理机的前侧是滚轮式的“铁丝爪”,保洁员可以踩踏蹬板,灵活掌握方向。随着清理机向水绵区域滚动,水绵便粘挂在铁轮上,达到了清洁的目的。

水面打捞船——“洁面器”

受频繁降雨等因素影响,管道、路面等面源污染源垃圾会进入河道,和水草缠绕后,容易形成零散、大面积的漂浮垃圾。全自动新型水面打捞船拥有两只机械“长臂”,可将大面积的河面漂浮垃圾“揽入怀中”,统一清理。

据了解,河湖管理处今年对现有的各类水草清理设备进行了升级,把在用船只的燃油驱动改为电力驱动。除了“三大神器”外,结合不同河道的实际特点,河湖管理处还安装了水草上岸传送带等设备,工作人员不用下船,就可把清割的水草去水、烘干,减少水草上岸、运输、处理的环节,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源。今年年初以来,河湖管理处已投入各类清洁船、割草机等130余只(台),共清理水草6700吨。按下科技治河快进键

浙江省金华市今年启用了新的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迈入“高科技+治水”的智联时代,为河湖长制工作推进按下“快进键”。新平台运行后,全市200余名县级以上河长可实时跟踪年度治水项目进度,牵头组织和协调重点实施项目,全力推进河湖长制重点项目的实施、督查、验收。

“新平台运用了无人船、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据河长办负责人潘旭臣介绍,2019年年底,金华开发区在全市率先采用5G无人船巡河巡检智能技术,目前这一技术也纳入了管理平台运行版块。此外,平台还结合“云、大、物、GIS”等技术,进一步为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巡河服务。

借助新平台,河长可对涉河湖问题进行发现、交办、整改、反馈等“一条龙”的信息化管理,高效解决河湖水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发现、上报问题16 557个,涉及防洪安全、水质水环境、河湖管护等方面,己解决16 388个。

据介绍,新平台还采用了数据可视化技术,可汇总河长专题、水质专题、履职情况专题、事件处理专题、县市区专题,提炼重要进展情况并进行智能分析,用河湖长制“数字化”成果为决策提供支撑。同时,河长们还能通过平台督促和指导年度重点治水项目的推进,精准分析河湖在水质、水生物多样性、界线管控、水岸功能区变化、水域面积增减等方面的变化。【小河长】进科技营

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湖南省娄底市举办了娄星区“小河长”科技营活动。市第一小学组织学生代表来到石井镇红卫水力发电厂,学习水力发电原理,对娄星区水源地的水质进行简易检测。

活动现场,学生观看了科普大篷车“水力发电”“防溺水”等宣传视频,了解节水护水知识,随后分组拼装了水力发电模型。在老师的讲解和帮助下,每一组都顺利组装起了一台“发电机组”,成功点亮小灯泡。随后,区、镇两级河长办工作人员为学生们介绍了河长制知识,指导他们完成了水质检测小实验。实践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也体会到了水电资源的来之不易,增强了节约用水、用电意识。【河湖小卫士】航拍巡河

8月24日,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河长办工作人员组织“河湖小卫士”在潭溪流域开展无人机航拍巡河活动。

“河湖小卫士”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操控无人机,全面巡查流域河道,并听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水质变化、水面漂浮物、流域治理项目建设等情况。“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隐蔽性强、速度快等生态巡查的特点……”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河湖小卫士”了解了无人机巡河的优势。通过实时传输视频数据,无人机还能对流域内违法捕鱼、垃圾倾倒、非法采砂等事件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制止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本次航拍巡河巡查活动为“河湖小卫士”们提供了学习河长制工作的平台,孩子们在操作无人机进行河道巡护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智慧大厅里看河湖

8月27日,安徽省滁州市河长办与滁州学院联合开展智慧河湖参观活动。滁州学院50余名新入职教职工来到市规划馆智慧大厅,参观了解滁州市美丽河湖的建设成果。

智慧大厅内安装了150平方米的巨型LED显示屏,配备投影仪60余台,利用现代化声、光、电、图像、三维动画以及计算机程控技术等高科技展示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滁州河湖建设的巨大变化。大厅内还配备了30个交互查询终端,供参观人员查询美丽河湖的详细情况,同时配有虚拟驾驶平台,参观人员能“身临其境”领略清流河及内城河、南北湖两岸的美景。

据滁州市河长办负责人介绍,组织参观活动让教职工了解了滁州市美丽河湖的情况,也希望这些年轻活力的人才扎根滁州,共同建设水清岸绿的美丽滁州。生态水池 智慧未来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求智校区内的水池已陪伴了师生们28年。如今,水池内的喷泉设备老化,无法正常运作。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学校的“小河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生态小水池 智慧大未来”水池改造课程。

学校科技组的老师们结合校园水池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计划。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污染?有什么办法能让水池的水更清澈?“小河长”们带着老师的课前提问,到水池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水质检测。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检测数据,“小河长”们梳理出水池存在问题,撰写了校园水池改造方案,并结合实地测量,制作了模型。

在池塘小队的模型中,水池加入了水车装置,促使水流势能转化为动能,电动机又将动能转化为电能供喷泉工作,同时种上多种植物进行美化。锦鲤小队的“小河长”们认为,学校水池存在水质浑浊、缺少围栏、不够美观等问题,提出了采用过滤系统提升水质、安装玻璃护栏、安装喷泉提升美观等改造方式,并按照设想制作了水池模型。

“实践课程不仅能让学生思考治水的意义,更能学习治水的科学原理。”科技组李金奇老师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编辑:邱月明

#水环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