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理想汽车的李想以“TMD”造句的发言引起了各种议论。经过这几年的坎坷,新车理想one上市、销量过万、登陆了纳斯达克,李总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顺便将积压已久的不满发泄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增程式是否为过渡技术,是否会被认可,只能由市场说了算,再多的赞美或爆粗意义不大。不过,理想品牌宣传近期刻意避开增程式向电动车靠拢,难免还是会给人以口实。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造车新势力大有蔚来、小鹏、理想三足鼎立之势,相比之下威马的存在感似乎在降低,这其中有蔚来、小鹏和理想都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受到了更多关注有关,但也不是全部因素,和融资有关,和策略有关,和产品更相关,毕竟用户最终选择的还是车,感受到的也是车。
谈造车,造车新势力都属于门外汉,无论是互联网出身,还是传统车企出身,亦或是有强大的、多种背景的团队,都没有经历过0到1的造车过程,更说不上有多少底蕴。从产品角度看,和传统车企相比,制造工艺、质量稳定性、成本控制等同样没有可比性,更为重要的整车制造过程中如何取舍也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搞定的,而是体系的力量。当然,新势力们的创新能力都非常突出,这点值得传统车企好好借鉴。
拼造车,造车新势力没有多少优势,只能另辟蹊径,电动化是大家一致选择的方向。电动化是汽车发展方向之一,但从这两年的市场看如果只是电动化很难突围出来。目前电动车领域最热的特斯拉,做工很一般,空间也不大,但依然是带头大哥的地位,除了先发优势之外,其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备受瞩目;国内一哥蔚来,虽然不知道是否有未来,但用户体验非常出色;刚刚纳斯达克上市的小鹏,新车型P7起售价20多万不便宜,但说到其自动泊车功能,还要竖起大拇指;至于威马在技术上没有太多亮点,价格亲民是其两款车共同的特征。
先看几组数据,去年威马还是造车新势力的老二,销售16876辆,低于蔚来的20565辆,高于小鹏的16608辆。进入2020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销量排名分别是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和哪吒;8月份,蔚来、理想和威马销量分别为3965辆、2711辆和2057辆,小鹏数据还未公布,但应该高于7月份(2192辆)水平。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是什么原因导致威马接连被理想、小鹏超越,被蔚来拉开了差距。理想的超越相对简单,从车和家到现在的理想,几年积累之后第一款车上市“厚积薄发”是可以理解的;小鹏的超越应该源于新车型P7的上市;被蔚来拉开差距怎么解释呢,蔚来获得更多融资?用户积累?新车型上市?无论什么样的理由,其实还是有被用户认可的点。
大家都知道,电动车的发展离不开限购的推动,买不了燃油车只能选择电动车,可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车上市,消费者也挑剔起来,除了长续航、高性价比这两个硬指标之外,车辆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被看中。特斯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做工粗糙、塑料感强、空间小,如果是传统燃油车早就死翘翘了,可这样的一款车却被消费者的热捧,连续多个月在国内市场销售超1万辆,原因其实很清楚,品牌效应和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其中,自动驾驶技术是特斯拉身上非常显著的标签,当然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很远,但在量产车当中它已经领先了一大截,而且特斯拉呈现出积极探索科技的品牌形象。发火箭、测试星际飞船、用猪演示脑机系统,这都是马斯克干的,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科技狂人在引领汽车新革命,所有上述这一切都给特斯拉产品增加了更多智能科技光环。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当下,追求个性化体现不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显著特征,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对智能与科技产品发自内心的喜欢,智能化已经成为购车重要因素。
回过头来看看威马的两款车,在可见、可感受到的智能科技方面缺少亮点,又没有做到蔚来那样高度的用户体验,也就是说各方面很均衡。平庸其实是最要命的,武侠小说里,各位大侠都有自己的杀手锏,才能立于江湖之上,才能成为一方的霸主,目前的汽车江湖同样如此,要有所长,作为一家新势力更要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