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用创新思维在危机中育新机 ——访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

2020-09-04新闻14

摘要:王清宪认为,“六保”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保住企业这个市场主体。

“面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两难多难’,必须拿出一系列超常规、大力度、突破性的改革创新举措,做到‘非常之时有非常之举、非常之策、非常之人’,以此把‘六稳’‘六保’落到实处、细处,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8月30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清宪认为,“六保”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保住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疫情的蔓延,对企业恢复生产造成了更大压力,青岛通过各种方式动员全社会帮助企业找订单。同时,制定实施促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意见,相继出台“减免缓”税费等政策,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159.07亿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我们还开展了‘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户企业’‘千名金融服务专员联系万户企业’活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24家金融机构为1.7万户企业累计投放贷款2195亿元,累计授信4489亿元。今年上半年,青岛的银行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了2万亿元,增长率都超过15%,这体现了金融机构对青岛企业主体的成长有信心。”王清宪说。

稳住了市场主体,也就保住了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得益于全市复工复产的稳步有序推进,1月至7月,青岛城镇新增就业47.39万人,增长3.89%,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抓住投资这个关键,通过稳投资促进稳预期。”王清宪介绍,今年年初,青岛就向全球发出“青岛:我们在线等您”的招商邀请,积极开展网上招商、线上洽谈、远程签约,每月举办“网上签约周”,上半年网上签约项目588个,计划总投资6608.8亿元;6月份起,又发起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放松,下更大气力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高端项目。1月至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高于全国6.4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1.8%,增速居山东首位;全市在建项目5262个,同比增长34%;新开工项目1953个,同比增长19.4%,仅6月份当月新开工项目就超过500个,月度投资规模接近1000亿元,创近3年新高。“这些亮眼的数字,展现了青岛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充足韧劲,彰显出投资人对青岛发展的巨大信心,也给我们稳预期吃了‘定心丸’。”王清宪表示。

投资如此强劲,与青岛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密不可分。“我们提出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什么是平台?就是能够整合资源。”王清宪说,譬如,围绕青岛要发展的重点产业搞会展,这个会展就不只是会展,而是成为一个聚集优质要素、开展招商引资的平台;再就是让具有整合优质资源能力的企业组合市场要素,比如启迪集团就给青岛引进了40多家企业,去年以来多家基金也为青岛引进了上百家企业。

“把‘六稳’‘六保’工作与长远转动能、调结构结合起来,我们抓住工业互联网这个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路径、方式、动力和工具,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王清宪说,海尔卡奥斯平台已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优秀代表,山东全省4.8万家、青岛1.13万家企业正通过海尔卡奥斯平台赋能发展。抓住疫情下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需求更为迫切的“窗口期”,青岛充分发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优势,大力营造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据悉,青岛已研究出台了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发布了首批500个“工业赋能”场景清单,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联盟,依托海尔、海信等头部企业带动引领中小微企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资本、人才、技术、企业、市场等资源要素,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集聚、互动、耦合,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智慧城市产业生态,更好助力万企、赋能百业。“疫情期间,海尔卡奥斯平台助力山西侯马市在4天内就组建起一条日产10万只口罩的生产线,强力支援抗疫;目前通过海尔卡奥斯赋能的企业,平均成本下降20%,利润率提高20%,充分展现出工业互联网在保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巨大优势和潜力。”王清宪说。

“我们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运筹资本力量服务实体经济,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集聚发展动能。”王清宪说,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是对投资者最大的感召。青岛通过开创性举办“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汇聚创投风投力量。截至6月底,青岛在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311家、同比增长24.9%,备案私募基金656只、增长42.6%,管理基金规模达949.2亿元、增长33.8%,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私募基金增速均居全国第一位。不到半年时间里,连续拿下光大理财、意才基金销售、青银理财、兴华公募基金四张含金量十足的金融牌照,资本市场越来越有活力。全市过会及上市企业达到58家,较年初新增7家,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坚定不移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用足用好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王清宪告诉记者,着眼发挥在全国全省开放大局中的作用,青岛积极推进“国际客厅”建设,为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市场主体,以及有意对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地方政府,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目前,日本、韩国、德国、以色列“国际客厅”、山东会客厅已开门迎客,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客厅”和央企“国际客厅”也将于今年开业。“通过‘国际客厅’,全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源源不断地走进青岛、走进山东、走进黄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国和‘一带一路’更广袤的空间。”

据统计,通过多元化开拓外贸市场,1月至7月,青岛市外贸进出口3418.1亿元,增长2.7%,增幅高出全国4.4个百分点、全省4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3%,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1.4%,对欧盟进出口增长9.9%。1月至7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稳外资工作成效明显。

“我们正在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的‘三化三型’政府。要吸引投资首先要有非常好的投资环境,什么是好的投资环境?我们概括,就是‘4+1’的发展生态,即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的‘四链合一’,加上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王清宪介绍,按照这样的理解,青岛理出了13条产业链,每一条产业链都由一位市领导牵头。“我牵头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个产业链,与这个产业链相关的投资者来到青岛,特别是大的项目,需要市委、市政府这个层面才能拍板的事情,从一开始我就带头倾听、协调、推动。我会带着相关的部门或者区(市)来听投资的企业家讲投资方案,当场讨论、当场回答,能当场拍板的就当场拍板。如果还有一些需要深度讨论的,定下时间,定下具体谈判对接的人,把决策的过程扁平化。”王清宪说。

王清宪表示,之所以确定这样的制度,是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更会因此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有的投资人来的时候,会带一个产业链的投资人,最多的有20多个、30多个,需要对接的部门几十个,如果让他们一个一个去对接,中间衔接成本很高。投资人与有关部门和区(市)对接上后,直接由区(市)和部门找他们,而不再需要他们一个个上门找区(市)和部门,这样就节省了投资者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面对疫情大考,青岛扎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我们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发挥好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广泛凝聚起‘爱青岛,让青岛更美好’的社会共识。”王清宪说。

青岛创造性开展了“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为更好听民声、用民意、解民忧、纾民怨、聚民智、暖民心,推动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体现群众意愿,青岛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青岛电视台、政府信箱等各类渠道,打通民意收集、办理、反馈、落实、监督各个环节,让全体市民和企业家有意见随时提、有想法尽管讲、有不满大胆说,并倒逼政府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已受理各类诉求82万件,投诉类诉求办结率达97.7%。“我们大力化解民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腾出26亿元用于疫情防控等新增重点支出,上半年完成民生支出520.7亿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计划今年全市普通高中录取率提升到68%。针对疫情暴露的医疗短板,加快建设高水平医院,全市卫生重点项目达到20个,总投资约259亿元,是近10年投入最大、项目最集中的时期。”王清宪说。

“‘六稳’‘六保’是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调整背景下的举措,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短期内就有极大的好转,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有短期的想法,要增强意志力,提高承受力。遇到困难,要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能心浮气躁,不能急于求成。”王清宪说。

#新冠肺炎_社会#就业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