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阿拉善沙漠,他们种树也种下爱情
在沙漠里种树的人们。对徐世军和阿拉腾花来说,种树并不是什么“坚持”,早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夫妻俩的目标是在沙漠中种出一片森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徐世军和阿拉腾花在树荫下自拍。在现实中已为网友种下超过30万棵象征爱情的花棒树的夫妻俩,今年“七夕”在手机里“种”下属于自己的“爱情树”,徐世军用妻子的名字为它命名“阿拉腾花”。
拄着双拐,和妻子一起在灌木间穿行、巡护,或者拄着双拐,站在沙丘上远眺刚种下的树……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徐世军的身影已经和这片沙漠融为一体,“独腿大侠”的名号远近闻名。
这个“七夕”节,48岁的徐世军完成了一个心愿:和妻子一起在手机里“种”下一棵属于自己的“爱情树”。那是一棵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花棒树,徐世军用妻子的名字为它命名“阿拉腾花”。蒙古语里,“阿拉腾花”意为金莲花,能给人带来幸福。而细心的网友们发现,这一天给手机里的蚂蚁森林“爱情树”浇水520克,就会出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画面,这是这个公益项目在向阿拉善沙漠深处这对“花棒夫妻”致敬。
从2017年起开始承担蚂蚁森林种树项目以来,夫妻俩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为全国网友种下超过30万棵象征爱情的花棒树,但“云种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痴迷种树的丈夫难得的浪漫,从“种”下这棵树起,阿拉腾花的脸上就一直带着笑。
花棒树,又名“沙漠姑娘”,因枝叶茂盛、根系发达,是防风固沙的一把好手,更因挂满枝头的粉紫花朵,以及适合沙漠生存的超强生命力,被网友称为“爱情树”,它们承载着无数网友对爱情的憧憬,也见证了徐世军夫妇的悲欢喜乐,陪伴着他们每个黄昏日暮。
徐世军的家和这片花棒树,就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乌尼格图嘎查。这里地处腾格里沙漠腹地,距阿拉善左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200多公里。阿拉善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在这片土地上,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沙漠覆盖,华北、沿海地区出现的沙尘暴,绝大部分和它有直接关系。在这里,每一片绿色都显得特别珍贵。
“今年起,我的树长大了,有树荫了,坐在下面,别提多美。树和人虽然生命形态不同,但我觉得是共通的,你对它负责,它也会对你负责。”徐世军说。
到今年8月,徐世军夫妇在阿拉善沙漠种树已满5年,6000余亩超30万棵正在一天天长大的树宝贝,是这片沙漠中的绿色希望,也是两个人的“孩子”。对他们来说,种树并不是什么“坚持”,而早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夫妻俩的目标是在沙漠中种出一片森林。
徐世军从小就生活在这片沙漠腹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的干旱问题还不是特别严重,听父亲说,在他出生前当地曾经连下一个月的雨,可自打他记事后,这样的“奇迹”就再也没发生过。
上个世纪80年代起,草场和牲畜刚由集体所有转归个人承包,大家致富积极性高涨,草场面积很快跟不上牲畜数量的增加,开始退化,雨水也越来越少。徐世军记得,那时候家里承包了两万多亩草场,饲养羊、骆驼等牲畜。90年代初明显感觉草原不养人了,发展速度越来越慢,嘎查里很多牧民开始卖掉牲畜往外跑。2005年,30岁出头的徐世军终于下定决心,离开沙区搬到城里发展。
他当过建筑工程车驾驶员,运营过矿区和建筑工地工程车,后来做起了戈壁奇石生意,“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可心里一直惦记着老家和沙区”。徐世军的家位于腾格里沙漠腹地,小时候出个门都是骑马骑骆驼,为了出行方便,他成了当地第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后来又花几千元买来一辆老北京吉普代步,直到有一天“渴望”变“希望”,沙漠即将通公路的消息传来,“那一瞬间,就感觉家乡有希望了”。2015年,他带着妻子一起回到阔别近10年的老房子,房前屋后的树已经枯死大半,几乎看不到绿色,一场风来飞沙走石。
阿拉善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大沙多,昼夜温差大,在这里种植物是一个挑战,但徐世军还是决定知难而上。
“刚开始是为了改善房前屋后的植被,压住风沙,种了一段时间,小树慢慢长大了,防沙固沙的效果特别好,就喜欢上了种树,开始大片地种。”徐世军说,那时候他是自掏腰包选购苗木、雇用工人和机械,至今已绿化千余亩土地,前后投资了20多万元,好多树苗还是他要来、捡来的,“有的绿化工程人家种剩下的几百棵几千棵树苗直接就扔了,我就去捡回来,也不怕丢人”。
第一次种树没经验,种下去浇足水,叶子出来了,可是一场风沙过去,叶子都打掉了,再浇水,再长叶子,一场风沙又把树苗变得光秃秃,折腾几次树就死了,徐世军也学会了选择树种,必须耐碱性、抗风沙,风景树再漂亮也不能要。2017年起,他开始承担蚂蚁森林种树项目,主要种植适合沙漠生存的花棒,“这个项目在经济上给我们补贴,更在生态上固住了风沙、增加了绿色”。
最早种树,完全是靠人拿着铁锹一个坑一个坑地挖出来的,后来徐世军发现了一种手提式打坑机,“人可以稍微轻松些,但得看季节,只有下了雨地皮是湿的才能用,地表都是干沙根本用不上”。经一位电焊工亲戚提醒,徐世军开始琢磨怎么借助机器的力量把自己从繁重而又低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受内地常见的耕地用的农用四轮车启发,他鼓捣出一种“沙漠打坑神器”,在甘肃雇了3辆四轮车,再把图纸发给那边的朋友负责改装。几经折腾终于成功了,几秒钟就打一个坑,3台机器后面跟着工人,一个插树苗,一个踩实,几千亩的树苗,十几天就种完了,“要是靠人工种植,这简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干沙层太厚,刚挖开沙子马上又填回去了”。尝到了甜头,徐世军甚至把他的发明发到网上“共享”,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周边大大小小种植户都开始用这种“神器”种树。
这几天苏木里刚刚举办了第一届“花棒节”,徐世军和妻子兴冲冲地赶去参加,回来后又忙着维护花棒林四周的铁丝网,这是他们每隔十天半个月必做的“功课”。因为地处牧区,防止牲畜啃食是让树木健康成长的前提。
在普通土壤里种树,种好浇上水,基本上不需要太多养护,沙漠种树就不一样了,必须提前建好铁丝网围栏对付乱跑的牲畜。树苗一旦发芽,还要时刻防治鼠害虫灾,“花棒苗只有30多厘米高,比牙签粗不了多少,太小太脆弱了,根本经不起折腾。”徐世军说,刚种下的花棒苗是最需要精心养护的,等长大些,茎干粗壮了,根系发达了,就皮实多了。
赶上干旱季节,花棒林浇水量会非常大,用水车从很远的地方背上水罐过来浇水,成本也很高。七八月是内地多数地区的雨季,却是阿拉善沙漠地区最干旱难熬的时候,进入9月雨才来,每场雨,或大或小,都是徐世军的开心时刻。
去年春天,徐世军自费种下5000棵胡杨树,不料8月27日遭遇飞来横祸,一辆失控的小轿车从背后撞倒站在路边的他,导致左腿截肢。那时候正是沙漠里最热最干旱的时候,住院治疗耽误了浇水,“胡杨树是国家保护的稀有树种,价格也挺贵,本来根扎下了,叶子也出来了,树苗成活率超过90%,最后干死了90%多”。笑着说起这件事,徐世军还是掩饰不住心疼:“现在不像当初想的那样简单,只为了防风压沙建设家乡,现在我已经爱上种树了。”
截肢手术后才一个月,徐世军就急着让妻子陪着去沙区看树。他心疼树,妻子心疼他。
“我听到消息时没想到这么严重,等到医院一看,感觉天都塌下来了。”风沙漫天的荒漠里,忙碌的徐世军身边,一年四季总有阿拉腾花默默陪伴,陪着他风吹日晒、忙里忙外,只为帮他实现种树治沙的心愿。
夫妻俩精心侍弄的花棒属于灌木,生长迅速,五六年以后的花棒林,就可以绿意盎然,粉花点点。除了防风固沙,花棒还是优质的蜜源植物,而且花期长,可以从夏天一直开到秋天。
“都说这个花棒树代表爱情,我们给30多万网友每人都种了一棵‘爱情树’,却一直没能给自己种上一棵。”徐世军说,结婚后这么多年,夫妻俩就一直在一起,不管是做生意,还是种树,都在一起,自己性子耿直,脾气硬,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做。为了配合自己,妻子付出了很多很多,“腿伤后当时动不了,吃喝拉撒全靠她,打心底里非常感激她”。
“七夕”前几天,在一棵半米多高的花棒树前,徐世军拉着妻子坐下,举起手机拍下合影留作纪念。“七夕”节当天,脚打后脑勺地忙活了一天,徐世军终于赶在商场关门前给妻子买了个背包,放在车后座上去接妻子,妻子一眼看到却明知故问是不是给自己买的,当时徐世军别提有多得意了:“有时间也想浪漫,为了种更多的树,顾不上浪漫了。”
阿拉善是越野爱好者的天堂,每年在这里都会举行越野车爱好者的“英雄大会”,在这一望无际的荒野中驾车驰骋,的确是很多人的浪漫。但对于徐世军夫妻来说,他们的浪漫不在于挑战和征服,而是温柔地“拯救”这片土地。看着亲手种下的树苗生根,发芽,抽枝,开花,徐世军夫妇把种树当成了一生的使命,同时,在这片夫妻俩共同种下的“花海”里,守望着值得相守一生的爱情。
“刚开始,通过我的朋友认识的他,第一印象挺有眼缘的,长得帅气,然后慢慢相处,觉得人家会过日子,勤快,也挺有责任心的。”可是阿拉腾花没想到的是,结婚后徐世军总是记不得结婚纪念日,甚至想不起他们是哪一年结的婚,反差强烈的是,一旦提起种树,她的丈夫立刻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面对这个痴迷种树的丈夫,阿拉腾花有时会觉得委屈,但更多地还是支持。“他有啥梦想我都支持他,一直以来都支持。我就跟他守着这片林,等树长大了,我们就在树前下棋,在这里养老。”阿拉腾花说。
“放弃很容易,坚持很难。你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坚持走自己的路,喜欢的事就要坚持到底,你别无选择。”2020年新年第一天,徐世军在微信朋友圈里给自己打气。这几年,夫妻俩奔波在城里和沙区之间,靠奇石生意挣点钱,然后买树苗回乡种树,即使腿伤后也没有停下来。“我没有想过放弃,也绝对不会放弃,我必须种出一片森林来。”徐世军说。
“每一棵花棒都是网友们的感情故事,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这棵树它就是有灵性的,我们得照顾好。”徐世军的计划是,只要还有一分力气,就继续踏踏实实种树。有一天,确实种不动了,就买辆大车,带着阿拉腾花,开到哪里走到哪里,看看外面的风景,好好浪漫一回。现在,他就希望妻子能身体健康,每天都开开心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