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晚报网9月3日讯今年37岁的灌先林是宜宾长宁县古河镇群益村人,也是一名返乡创业者。在返乡之前的十来年他一直在贵州经营甘蔗销售生意。近年来,在外打拼但总找不到根的感觉,让他萌发了回乡发展的念头。契机发生在2017年,当古河镇村干部了解到他的意愿后,积极为他宣传政策、搭建平台,鼓励他回乡发展。
感受到家乡人热忱的灌先林义无反顾地回来了。对于甘蔗的培育种植以及销售,灌先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自己多年来摸索出的独到见解。
甘蔗产业不仅经济效益好,还可以有效地利用闲散的土地,是一个助农增收的好产业。灌先林认为,自己的家乡古河镇不管是天气、水源还是土壤,都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说干就干,于是在2018年,灌先林开始试种起一种叫“脆皮红”的甘蔗新品种,这种甘蔗皮薄多汁脆甜,且比普通甘蔗含糖量低,非常适合大多数营养过剩的现代人。首次试种就取得成功,当年就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大大提高了他对甘蔗种植的信心。
长势喜人的甘蔗林
“其实经营甘蔗批发的风险远远比种植甘蔗的风险小,盈利也比较稳定,之所以选择回乡创业,因为我觉得一人富不算富,我想带动大家一起找钱,现在,我们老家因青壮年出门打工,不少田地都荒着了,如果用来种植甘蔗,那么在家门口就可以把钱挣了!”灌先林说道。
长宁县返乡创业者灌先林
有了前面的经验,灌先林开始不断地扩大规模,截至目前,他在长宁县古河镇种植的甘蔗已达到200亩,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300吨左右。
在种植甘蔗中,灌先林十分重视生态农业发展,他在甘蔗林里放养了200多只鹅,这样一来,一举解决了甘蔗地里除草和施肥的问题。灌先林说,等甘蔗基地慢慢发展起来后,他将带动周边农户进行肉牛养殖,这几百亩的甘蔗叶就是饲料来源,而农户们则可以将牛粪置换给他,作为甘蔗地里的天然肥料。说这话时的灌先林眼睛闪着光芒。
长宁县古河镇党委副书记赵力(右)到灌先林甘蔗基地了解甘蔗种植情况
灌先林聘请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家住长宁县古河镇幸福村的罗永柏今年66岁,儿子和儿媳均在外面打工,罗永柏夫妇成为了灌先林首批雇佣的员工。罗永柏说,他们夫妻每月在灌先林的甘蔗基地打工,每月共有近5000元收入,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在销售上,有着多年甘蔗批发的灌先林并不愁销路,目前他主要借助电商平台和物流,产值达到了50万元。但这并不是他最终的目的。他真正希望的是,用自己因种植甘蔗致富的经验,传授带动周边村民,大家一起大规模种植,同时,为了让村民们没有后顾之忧,由他统一收购农户的甘蔗,以实实在在看得见行得通的方式,让村民们和他一样,通过甘蔗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长宁县古河镇党委副书记赵力(左)灌先林交流甘蔗种植情况
“另外,因为村民们信得过我,所以将土地承包给我,我想为当地做些公益事业。”灌先林说,今年10月,在他的甘蔗大量上市的时候,他将从每一单的销售额中拿出0.4元来做公益,这些资金将用于帮扶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古河镇党委副书记赵力表示,近年来,古河镇不断整合农民工信息资源,采取组织引书记、书记引能人、党员带头示范、能人带动发展的“双引双带”工作措施,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目前当地已回引农民工16名,带动村民就业1162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6600元。
晚报记者 范瑞芳 文/图
来源:宜宾晚报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