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知名互联网企业发出通知,要求员工在内部沟通中去掉“哥”“姐”“总”等称呼,改用昵称,意在倡导平等交往。个性化规定让人耳目一新,也在舆论场掀起了同事之间究竟该如何相称的讨论。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话语是观念的外衣。一份企业的内部要求,之所以能蹿升成舆论热点,很大程度就在于其切中了很多人日常工作生活中习焉不察的某种风气。当下,如何称呼领导和同事,已成为许多新员工的入职“必修课”。“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的潜规则不仅广泛存在于职场,在一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同样司空见惯。日常生活中,人们交往时使用“敬语”,表示客气、谦虚与尊重。但同事之间,特别是党员干部间,硬要搞这么一套高下尊卑的“称呼学”,就不太正常了。过于讲究的“称谓”,造成一种有点职有点权就高高在上的错觉,是“官本位”思想的折射,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
称谓之事,看似小节,实则关涉颇大。事实上,不论是公司企业还是机关单位,平等文化都非常重要。领导放得下架子,员工敞得开心扉,平等的工作氛围有助于工作关系变得纯粹,最大限度提高沟通效率,激发起“同心干”的共识。在这方面,我们党一直都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立党之初就明确了“党内称同志”的重要原则。但不可否认,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倒灌,党内称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乃至异化。一些领导干部对称“长”呼“总”习以为常,甚至很是在意,下级对上级喊同志“叫不出口”,就连上级对下级也时常难以启齿。与此同时,老板、大哥、老大、头儿等江湖化称呼并不罕见,消解着党内的民主氛围和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打破称呼庸俗化,不仅企业需要,在机关则更显紧迫。
本该平等坦荡的同事关系,不该因称谓而扭曲。说起来,对种种庸俗化、江湖化的称谓,许多人并不感冒,甚至也很反感,但此风难禁显然有着更深的现实纠葛。一方面,传统文化中使用称谓十分讲究,不同身份、不同场合、不同情况,都有细致入微的区分。现代礼仪虽不泥古,但敬称挂口毕竟也不是坏事。出于这种心态,对他人的称呼就高不就低,就成了人之常情。另一方面,“不怕人无我有,就怕人有我无”。“尊敬”的话讲多了、听多了,便成了“规矩”。别人说我不说、别人做我不做、别人鞠躬我不鞠躬,似乎就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还怕被人理解为有轻慢之意。在这样的文化压力和内心纠结之下,繁文缛节愈演愈烈。
称谓事大,但大不过干事。说白了,“尊敬”“重视”哪能靠口头来体现?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靠实绩说话,才是工作中正确的交流方式。涵养单位平等文化,其实不妨从称谓开始,只要是非必要的、与实际工作无关的形式、客套,能省就省。虚头巴脑的东西少了,实实在在的干劲儿就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