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长水”即膝关节滑膜炎,这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病,通过治疗后,本来可以恢复得跟健康人一样,但是很多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采取了错误的治疗方法,最终导致膝关节反复积液,软骨和半月板被浸润腐蚀,发生变形,磨损加重,软骨和半月板被磨薄,膝关节平衡性下降,开始骨质增生,最终演变成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甚至变形,成为罗圈腿,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实在是人生之一大不幸。
膝关节“长水”怎么办?抽还是不抽?
那么膝关节“长水”是怎么回事呢?膝关节长水应该怎么处理呢?
膝关节有13~15个滑囊,其中髌上囊、髌下囊和腘窝滑囊较大,炎症积液也多发生在这三个滑囊。正常滑囊里都会有2到5毫升的滑液,起到润滑膝关节的作用,所以,我们剧烈运动前一定做准备活动,让滑液先均匀分布到膝关节,如此便可保护膝关节不容易受伤。
滑囊积液分两种情,一种是感染性的,一种是非感染性的。
感染性的是由于治疗膝关节病或者手术时消毒操作不严谨导致,比如膝关节腔注射,经常有消毒工作不认真导致感染的,膝关节内化脓感染,患者疼痛难忍。
非感染性的也分两种,一种是病理性的,一种是非病理性的。
病理性的是继发炎症,比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类风湿导致的滑膜炎、膝关节结核导致的滑膜炎等。
绝大多数滑膜炎是非病理性的,由于劳累、扭伤或者寒潮引起,积液呈黄色透明状,患者并无发热现象。诊断上可以做彩超,也可以体征检查,如浮髌试验阳性,最明显的特点是患者下蹲时膝关节酸胀,重心偏移。
滑膜炎治疗前,首先需要诊断清楚是哪一种,如果是感染性的或病理性的,直接治疗原发病。
膝关节“长水”怎么办?抽还是不抽?
对于非病理性的滑膜炎,临床治疗多存在下列误区:
第一是口服药物治疗滑膜炎,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口服后都难以奏效。因为滑膜积液是一种无菌性炎症,无病毒无细菌,膝关节不红不烫,患者不发烧。所以吃抗生素没有任何意义。中药可以消炎活血,疏筋活络,只可惜药物经过胃和血管后再到膝关节滑囊,量太小,如果积液少还可促进吸收,积液量大根本无济于事。
第二是外治:包括各种理疗如微波、中频、红外线,各种膏药,按摩针灸。这些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治疗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积液吸收,消除炎症的目的。面临的问题和口服一样,积液少了容易解决,积液量大,疗效不理想,甚至会由于强刺激导致病情加重。
第三是抽液:这种方法最容易被患者接受,也最容易见效,直接用注射器把滑囊内的积液抽出来,患者立马感觉轻松。但是弊端是反复“长水”,过几天又要抽。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膝关节若干滑囊都是相通的,你不可能全部抽二净;二是因为滑囊上有许多褶皱,并不是光滑的,用注射器根本抽不干净。滑囊积液是炎症引起,既然抽不干净,也就做不到消除炎症,积液反复抽反复长也就顺理成章了。更为可怕的是,滑膜组织被注射器反复损伤,极容易造成滑膜增生,加重病情。
第四是关节镜手术。直接快刀斩乱麻,把滑膜切除也事。这是典型的因为虱子烧棉袄,不但治不好滑膜炎,还会造成组织损伤。原因如上,那么多滑囊你切不完,因为其褶皱遍布,你也切不干净,所以很多患者关节镜手术后疼痛依然,肿胀依旧。更为糟糕的是,滑囊被破坏得千疮百孔,再也没有分泌滑液的功能,膝关节润滑作用下降,更容易受伤致病。
膝关节“长水”怎么办?抽还是不抽?
综上可以看出,如果积液比较少,无论是口服药物还是外治都可以轻松解决,也不会留下后遗症。如果积液量大,这些方法都不理想。
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任由疾病发展了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把膝关节腔冲洗一下,用两个针头扎进膝关节腔,其中一个针头负责药物输入,另一个针头负责药物流出,如此便形成一个对流,把关节里彻底清理一下,把积液“彻底”清除。所用药物是消炎活血的中成药,无任何副作用。冲洗过程中,操作者对膝关节腔施以压力和按摩,争取不留死角,虽然做不到绝对冲洗干净,但微量的炎症积液就被身体吸收代谢而去。这样的操作不是手术,不缝针,十几分钟操作完毕,缠上绷带加压,结束治疗患者可以立即下床走路。
当然,无论哪种治疗,患者都需要做好防护工作,少走路,别劳累,别受凉,做好康复锻炼,这样治愈后,膝关节完好如初,没有任何后遗症。
在此忠告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一定要及时正确治疗,如果超过三个月,对半月板和软骨就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