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迈入“蚝门”过上“蚝”日子

2020-09-03新闻3

养殖户刘星锋展示自家基地养殖的大蚝。黄雅文 摄

盛夏的钦州茅尾海,一碧万顷,水天相接。舟行海上,两侧是星罗棋布的万亩蚝排,蔚为壮观。这里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大蚝天然采苗基地,全国70%的蚝苗来自于此。

在钦州港七十二泾大蚝示范区,养殖合作社成员刘帅同往常一样,来到自家蚝排查看生蚝长势。待到初冬上市,届时一年的辛苦都有了回报。

附着水泥的生蚝,成串吊养在海水中,这是钦州大蚝特有的“浮筏吊养”养殖。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钦州大蚝采苗、养殖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浮筏吊养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滩涂插养,在改善生态环境、节约养殖成本的同时,大蚝品质和经济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

“养了3年的大蚝,一串足足有几十斤!”刘帅的蚝排中,不乏养殖超过两年的大蚝,个头饱满,一个生蚝有成人手掌的大小,这是他精心培育的优质品种。用小刀撬开蚝壳,马蹄状的蚝肉晶莹剔透,干净无泥沙。 “这样的蚝在市场上十分抢手,不愁销路。” 刘帅自信地说。

被称为“中国大蚝之乡”的钦州,拥有广袤的海洋牧场,生态“蓝色粮仓”优势凸显。借助优良的海域环境,近年来,钦州市重点培育打造大蚝养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沿海群众脱贫致富,唱响小康生活的幸福欢歌。

“本地出产的大蚝具有个头大、品质好、生长快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覃波忠介绍,生蚝养殖对水域环境要求很高,以龙门七十二泾海域为中心的钦州大蚝养殖区位于江海交汇处,活跃的海流、干净的水质、丰富多样的浮游植物,共同造就了钦州大蚝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优势。靠海吃海念海经。在当地,超过6万名群众迈入“蚝门”致富,小康之路越走越顺畅。

刘帅父子两代人见证了钦州蚝的兴旺之路,也见证了蚝民生活的点滴变化:“从前养蚝成本高、风险大,现在有政策补贴,只管放心养。每到冬季,拉货的船一艘接一艘,大伙儿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粗算下来,自家的12张蚝排年产量约20万公斤,除去成本和人工一年有40万元左右的利润。下一步,刘帅打算扩大规模,发展精品化养殖。

“政府高度重视大蚝产业发展,给予渔民政策扶持,符合条件的蚝排补贴一半的钱,一个大蚝基地的补贴资金大约为10万元。”钦州市农业农村局渔业科副科长李选积告诉记者。

按照“发展特色养殖、培育优势品牌、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以调结构、优布局为双引擎,钦州大蚝养殖产业实现了“从有到优”质的飞跃。依托养殖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沿海群众挣脱贫困枷锁,过上“蚝”日子。

每天清晨,养殖致富带头人、人送外号“蚝哥”的刘星锋就在自家的大蚝养殖基地里忙活开了——监测海水咸度、检查浮筏是否牢固……长年累月在海上奔波,一张脸庞早已被晒得黑红。

相较于大多数生蚝养殖户,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的刘星锋算是半路出家。因看中钦州大蚝产业的广阔前景,1998年,他辞去公务员工作,选择回乡成为一名“养蚝人”。

“这是真正的‘下海’了!”他自我打趣道。

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最令刘星锋难忘的是,2014年一场巨大的台风让钦州的水产渔业跌到“冰点”,多年的养殖成果也在一夜之间成为泡影。

“没办法,只能从头再来。”面对挫折,他并不气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养殖技术,几年打拼下来,“蚝哥”苦尽甘来——名下公司拥有大蚝养殖基地2个、养殖面积300亩,大蚝年产量达3000吨,产值180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公司共有6名贫困户通过务工等方式摘掉了穷帽。

今年50岁的郭太忠是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南村人,几年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的模式,加入了当地生蚝养殖企业成为一名蚝工,如今在刘星锋的养殖基地工作。

“一个月8000多块钱工资,到收蚝的季节还有提成,一年总共十来万的收入。”生活安居乐业,家人其乐融融,这是郭太忠咂摸出的小康滋味。儿子大学毕业后,一家人告别了过去40平方米的小瓦房,到市里买了120平方米的商品房,穷日子早已被甩在了身后。

通过实施大蚝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扶持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开展深海大蚝标准化吊养示范,钦州大蚝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市大蚝养殖面积15.2万亩,产量27.4万吨,苗种及养殖产值突破30亿元。加工生产的原汁蚝油、蚝豉系列产品畅销粤、港、澳等地,并带动了水泥、竹木、化工、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大蚝已成为钦州沿海渔民增收和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要产业。

作者:黄雅文

来源:《当代广西》2020年第17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