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魏书·萧宝夤传》记载:"背恩忘义,枭獍其心。"即我们后世说的忘恩负义一词的出处。
这一词是贬义无疑了,以怨报德的手段,对待当时对自己施恩的人,可恨至极。但是,即便可恨,从古至今这样的事情就没有断过。
若是普通百姓一族,牵连不多、影响不多,当时震惊过后就会随时间而被淡忘,但是,若这些事发生在皇家氏族、大臣之间,那影响就不必多言,重大影响可会载入史册。
在历史上,皇帝想平天下,只靠自己一人永远是不可能实现的,身边定有聪明至极、才能满满的大臣辅佐,一旦打下这江山,皇帝就坐上自己的位置,但是这些臣子们的功劳也是不可磨灭的,所以功臣自有功臣该得到的一切。
但是,可悲的是,有些皇帝在得到自己的天下之时,功臣在他们眼里便变成了罪臣,变成了自己江山最大的威胁者,屠杀功臣的事情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少。
朱元璋的功臣在他临死前杀的只剩下两位,唐太宗也曾杀了四位,而隋炀帝杨坚则杀了至少八位,这都是皇帝杀功臣的忘恩负义之事,可这次要说的,则是被捧得高高在上的功臣,杀自己的皇帝一家的事情。
这位倒霉的皇帝就是刘邦。刘邦也曾有人说,他同样是杀功臣之人,确实如此,他杀过三位自己的功臣,韩信、彭越、英布等三人,但是真正内幕是这三人先起义造反的,杀此三人实属无奈,刘邦并非忘恩负义的皇帝,他对待自己的功臣很是优待,甚至还说出了“非刘不王,非功不侯”,这样的话,而且他也是真正做到了。
纵观古代皇帝,日夜操劳,防止内外忧患,常常短命的较多,自己在即将面临生命的最后时刻之时,回首看自己的太子还是个孩子,根本无法承担国家大任,这样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所以太子的母后、自己的功臣就是嘱托的对象,托孤之事就这样频频发生了。
例如刘备撒手人寰,将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刘备是幸运的,诸葛亮替刘备管江山,还辅刘备的后代可谓忠心耿耿,但是,刘邦就悲惨了。
刘邦死前和刘备一样,同样托孤大臣,而且还形成了当时的最大的功臣集团。若就此一直继续下去,本能将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是坏就坏在吕后的手里。
刘邦箭伤复发,不治而亡,之后就由他的儿子即位,史称汉惠帝。
汉惠帝在七岁时登上帝位,可是只活到二十三岁就病亡了,帝位空缺吕后就提拔长子坐上了皇帝之位,这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前少帝。
前少帝在位之时,听说了自己的母亲并不是吕后,而是张嫣,而且还知道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去世是因为吕后用毒酒杀死的,所以屡次对吕后不满,而且怨言也越来越多,吕后得知此事便将他杀掉,并立了刘弘为后少帝。
左右多次立帝吕后担心自己的地位不稳,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想提拔吕氏的侄子们,并打压功臣集团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吕后自己心知肚明,这样的行为不一定是可行的,所以就叫来左右大臣王陵、陈平以及太尉周勃商议此事,王陵向来刚毅且心直口快,被罢免则成了他的最终归宿,而陈平和周勃则幸免于难。
就算是这样,吕后的计划也并不能实施,因为当时一直实施的是分封制,大汉的江山已经被各诸侯分封的差不多了,就算提拔自己的侄子,也基本是无从下手,更没有什么可分得的土地和权利了。
因此吕后想实行他自己的计划,便开始讨伐刘氏子孙,这一计划为后世埋下隐患。吕后死后,"伐吕大计"便开始上演了。
曾经还支持吕后计划的周勃和陈平,现在也终于露出了真面目,纷纷出来反对吕后的侄子们,夺取了吕禄的兵权,杀掉了侄子吕产,吕氏后代在朝中的势力几乎被铲除光了。
吕氏就此灭亡,但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吕氏其实并没有想要掌握政权的意思,这一罪名同样也是功臣集团的栽赃,功臣集团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吕氏在朝廷中掌握了太多的政治资源,为保功臣们的自身财富与生命安全,才选择杀其一族以除后患。
可是功臣集团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担心刘氏子孙会谋反为自己的祖母报仇,功臣集团便设下一计,就是历史上出现的"以相与阴谋",换句话说,就是将刘盈并没有儿子,这些儿子都是假的,是吕后骗人的这样的谣言传播出去。
功臣集团在此将刘盈的后代,六个儿子全部杀光了。而这时距离刘邦去世仅仅是十五年的时间。
功臣集团杀掉了如此之多的人之后,选择了刘恒继承帝位,将刘恒迎回长安。为什么功臣集团会选择刘恒呢?他们以为刘恒软弱无能,势单力薄,舍近求远将刘恒捧上帝位,功臣集团的位子才能坐稳,政权才能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更方便功臣集团能够操纵国事。
这还并没有结束,刘恒的四个嫡子以及王后先后去世,具体原因没有记载,但是可想而知,与功臣集团一定脱不了干系,他们为了防止吕氏再次卷土重来,便又下了狠手杀掉了这几人。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刘恒这样软弱好操控之人,最后却一手创造出了文景之治,看似易被操控之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可想而知这些功臣们在刘恒手下当差,也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吧。
此事件记载于《资治通鉴》一书,故事叫做"诸吕之乱",由此看出重用贤才有利于统一天下,但是人心叵测,贤人并非能够信任,李世民、朱元璋也许正是由此事件取得了教训才屠杀功臣。
这也对后代世人给予警示,忘恩负义不可取,见利忘义之人也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