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民本思想与君主之私:贯穿明代发展史的君臣之争

2020-09-03新闻16

明朝是一个颇为奇特的朝代,太祖皇帝朱元璋称帝后对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功臣丝毫没有手软,在“洪武四大案”中,他就除掉了丞相胡惟庸和大将军蓝玉,如此功勋卓著的人朱元璋都没有放过,更不必提那些普通的大臣了。因为朱元璋的强势和开国之君的威望,所以在洪武一朝很少有人敢对皇帝提出批评,一旦说错了话,顷刻间就会人头落地。有了朱元璋这样的“榜样”,之后的永乐皇帝和仁宗皇帝更加不把大臣放在眼里,动辄打骂处死,明朝初年的君臣关系,呈现出“君强臣弱”的局面。之所以说明代比较奇特,是因为纵观历朝历代,几乎没有皇帝能够用一两百年的时间去和大臣“斗智斗勇”,而明朝的皇帝和大臣们却在不停的产生冲突,从洪武年开始的“君强臣弱”到明英宗时代的“臣势大张”,再从明宪宗到明神宗时期的大规模冲突,直至崇祯时期的“臣强君弱”,这些“奇葩”争斗的背后,有着政治见解的不同、民本思想与君主之私的冲突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

一、明代君臣冲突的三个主要阶段

(一)明初

明太祖朱元璋自诩“淮右布衣”,一介草民提三尺剑而得天下,自然认为自己是秦皇汉武一类的英雄人物,所以朱元璋认为靠自身努力打出来的天下,没有必要和别人分享,即使是那些文臣武将出谋划策,如果没有他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仅仅依靠这些人也是成不了大事的。因此朱元璋称帝后大杀四方,曾经辅佐他打天下的几乎全部都被赶尽杀绝,一个“洪武四大案”,就让朱元璋找到借口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从此大权独揽、说一不二,有胆敢批评皇帝者,很少有能活着走出皇宫的。可以说朱元璋对待大臣的强势态度为后来的皇帝开了先河,决定了后来的几位皇帝更加不把大臣们放在眼里,从洪武年间到明英宗正统年间,大臣们都处在皇帝的“欺压”当中,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观念只能服从于皇帝的观念,政治了解也必须与皇帝保持一致。直到正统年间的发生“土木堡之变”,使大臣们开始改变“臣以从君为是”的对君主绝对服从的观念,他们开始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明成祖朱棣

(二)明中期

自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大臣们从前只能顺从皇帝的政治见解的思想开始瓦解,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党派,开始与皇帝不断地发生冲突。在土木堡之变中,国家即将面临瓦剌兵临城下的困局,这时兵部侍郎于谦站出来表示坚决抵抗瓦剌,明朝就这样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与瓦剌战斗,依靠的都是大臣们的出谋划策,最终才成功地把瓦剌赶到了塞外。土木堡之变证实了大臣们正确的政治见解和明英宗为君的失败之处,况且国家的危机都是依靠于谦这样意志坚定的大臣们去解决的,所以大臣们也就没有必要去听命于一个失败的皇帝,在这个过程中,大臣们的力量开始增长。后来被大臣们拥立继位的景泰皇帝,他本来就是藩王出身,又没有嫡出的身份,所以在位时对大臣们还是非常倚重的,从景泰皇帝后来想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从而去贿赂大臣们的行为就可见一斑。

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大臣们的反抗和崛起,但是他们毕竟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完全抵御皇权,他们只是形成了一种力量,无时无刻都在和君主产生冲突和矛盾。从景泰年间开始,皇帝和大臣们的冲突就已经很明显了,他们之间不同的政治见解也引发了剧烈的冲突。景泰皇帝虽然为了换太子贿赂过大臣,但是他为了保证皇帝的威严也将不少反对他的大臣廷杖打死,后世的正德皇帝因为大臣们阻止他下江南游玩也打死了不少大臣、明世宗更是因为“大礼仪”事件同时杖责一百多位大臣,当场就打死了数人、明神宗因为“国本之争”和“矿税之争”索性几十年不上朝。对于皇帝的“无赖”行为,大臣们也不示弱,他们经常跪在皇帝宫殿门前号啕大哭来表示抗议、或者联合众臣来为皇帝施加压力、有些年纪大的人还用请求退休的方式来表达对于皇帝的不满,让皇帝左右为难。以上种种君臣之间的“斗智斗勇”更加激化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救时宰相于谦

(三)明晚期

明晚期是君臣冲突最为严重的时候,晚明的三位皇帝,除了崇祯皇帝比较有作为以外,其他的皇帝都是平庸无能之辈。泰昌皇帝登基仅仅三个月,就不明不白的暴毙了,这时的君臣冲突虽然不明显,但是刚继位就去世的皇帝明显没有太大的权力。天启皇帝宠信魏忠贤,导致大臣们和魏忠贤都得你死我活,虽然魏忠贤没有被扳倒,但是这些大臣们到处奔走活动,已经为自己累积了很大的声望,以至于后来人们只知道国家有这些大臣,而不知道有皇帝,这样大臣们就可以用自己的政治见解来掩盖皇帝的政治见解。这种情况在崇祯时期非常明显,大臣们经常在皇帝面前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看似义正言辞实则荒诞无稽,而且还经常进谏批评崇祯皇帝,惹得崇祯皇帝大怒,崇祯一朝被廷杖而死的人也不在少数。但不同的是,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完全被大臣牵着鼻子走,在君臣斗争中处于下风,因为他本人能力的不足和对“君弱臣强”的局面的漠视,最终导致国家权力分配模式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明末权臣温体仁

二、民本思想与君主之私的冲突

(一)大臣们的民本思想

明代大臣和君主的冲突除了表现在政治见解方面的不同,还有当时已经在明朝流行的民本思想和君主之私的冲突。其实民本思想自古有之,从战国时代,孟子就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尚书》中也写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以后,儒家思想就成为了历代的官方指导思想,于是孔孟之道中“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得以伸张,信奉儒家思想的大臣们,他们的民本观念也更加先进,并且随着明代进步思想的诞生而与时俱进。所以明代很多大臣与皇帝不断发生冲突,也是因为反对皇帝不够重视民本,甚至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民众利益的做法。

明武宗正德年间,正德皇帝想要去山东地区和南北直隶进香祈福,顺便在这些地方吃喝玩乐一番,皇帝的这种想法固然不可阻挡,但是他如果出去游玩就要花费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当然都出在百姓身上,皇帝如此大张旗鼓地拿着百姓的钱去玩乐,却要百姓卑躬屈膝,岂不是对于民本思想的玷污?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皇帝以民生社稷为重,给民众树立正确的榜样,这件事最终以数十名大臣付出了血的代价而告终,正德皇帝终于妥协,再不提此事。在明代这样为民请愿的案例不在少数,大臣们之所以与皇帝激烈抗争,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于民本思想的崇拜,为民请愿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明武宗朱厚照

(二) 君主“私人观”

明太祖朱元璋对于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非常厌恶,他甚至气愤的说:“孟子如果生在明代,当诛”。后世的皇帝当然没有朱元璋这样明目张胆的抨击民本思想,为了树立自己“爱民如子”的仁爱形象,他们经常在公众面前大谈“养民之责”、“教化之责”,还指责大臣们没有尽到对百姓的责任。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皇帝却远远没有做到他们口中的“养民教民”之责。在封建帝王的心里,百姓始终没有他们的利益重要,他们的“私天下观”让他们把天下看作自己一个人的,百姓与帝王只能是服从关系,以民为本的思想也必须建立在君王拥有绝对统治权的基础上。但是这种私人观念受到代表民本思想的官僚体系的制约,在皇帝“私人欲望”膨胀而要伤害百姓时,大臣们就会站出来维护百姓的利益,抵御君主“以天下奉一人”的思想,从而和君主发生冲突,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据理力争,君主“私天下”的观念才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政治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这种理念被朱元璋深恶痛绝

结语

首先,明代君臣冲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洪武到正统年间的君臣冲突,此时“君强臣弱”,君臣斗争虽然偶有发生,但是都被强大的君权所压制,矛盾冲突并不明显;第二阶段是明中期,自土木堡之变后明代大臣开始反抗,大规模的君权斗争集中爆发于明中期,皇帝和大臣们的斗争手段也是越来越高明,纵观所有朝代皇帝与大臣之间的争斗,都没有明代中期那般精彩和震撼;第三阶段是在晚明时期,大臣们延续了数百年的政治斗争传统,甚至达到了可以任意操纵皇帝的地步,这种权力分配模式的倒置,使皇帝不断在国家大事和与大臣斗争中奔走徘徊,最终力不从心,直到明朝灭亡,这种“臣强君弱”的局面还没有停息,甚至在之后的南明政权中依然延续。

明代君臣斗争的第一个根源在于政治理念的分歧,第二个根源则是民本观念与君主“私天下”观念的冲突。士大夫对于民本观念的推崇,让他们不断与皇帝产生冲突,甚至为了民本问题付出生命都在所不辞。而君主却仍然“唯我独尊”,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即刻彰显出“君重民轻”的私天下本质,和大臣们的思想完全冲突,因此产生了一系列不可调和的矛盾。总体来说,明代的君臣冲突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大臣们可以发表自己正确的见解,减少皇帝的失误,还可以用民本思想制约君主“私天下”观念,保证民生安稳;坏处就是大臣们的逐渐强势对于君主的权力威胁太大,封建时代的国家如果只有大臣而没有君主,那么也就离灭国不远了。

#明朝#朱元璋#诸子百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