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淮安市主城区的清江浦区到底该如何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在淮安市委宣传部2日下午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主题发布上,作为主发布的清江浦区委书记朱海波给出了答案:做精主城、做强新城、做优港城。
发布会现场。谭鑫 摄
不满“四岁”的清江浦出道即居C位
小编了解到,2016年10月,淮安市原清河、清浦两区合并成立清江浦区,开启了淮安中心城区的崭新篇章,该区承载了淮安全市集聚度最高、年龄结构最优、知识层次最好的人口,汇聚了全市最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承担了淮安全市中心城区建设发展的重任。
风景如画的淮安里运河两岸 王昊摄
清江浦“出道即居C位”,清江浦区区委书记朱海波说,清江浦既是一座富有韵味的“水城”,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更是一座充满希望的“新城”。作为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城市,自1415年平江伯陈瑄凿渠开河以来,清江浦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里运河、大运河穿城而过,串联起二河、淮河入海水道、古淮河等水系,沿线散布着清江大闸、清江浦楼、国师塔楼等诸多古迹,形成了“五水环绕”“两河穿城”的独特美景;得益于漕运,清江浦“出道即居C位”,明清鼎盛时期集漕运指挥、河道治理、淮盐集散、漕粮储运、榷关征税、漕船制造“六大中心”于一体,历来就是“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地,“夜火连淮水,春风满客帆”就是当年历史繁华盛景的真实写照。
树“形”、绘“景”、提“质”做精主城
如何做精主城,朱海波说,过去那种“大拆大建”肯定是行不通,必须用“绣花”的功夫,把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系统打好树“形”、绘“景”、提“质”的“组合拳”。
据朱海波书记介绍,这里的主城主要是指大运河以北区域,属于淮安的老城区,既是淮安这座城市的“缩影”,也承载着淮安百姓对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记忆。如何建设好这样一个具有历史底蕴、承载历史记忆的老城区,让人既能够从这里找到老城区的“味道”,又能够从这里感受到高品质、现代化的时代活力,是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朱海波说,他们正在策划打造“最忆清江浦”品牌,选择一些有历史记忆的城市社区、城市花园、城市巷道、城市建筑等,设计样式统一、内涵各异的具有鲜明清江浦特征的城市标识,扮靓做活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保持特色风貌的基础上,谋划实施都天庙、大闸口等历史底蕴足的重点地区保护性开发,精选清拖宿舍、清纤小区等具有特定时期特点的老建筑进行城市民宿改造,打造留住历史记忆的城市新地标,让“新老淮安人”随处可以感受到“最忆清江浦”的魅力。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做强新城
新城,主要是大运河以南区域,这里是淮安市委市政府实施“东扩南联”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功能拓展区,具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朱海波书记说,既然是“新城”,那必然不能走以前城市开发建设的“老路”,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以全新的发展思路推动南部新城建设。
淮安主城区正在崛起的金融中心 王昊 摄
在做强新城过程中要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式的无序开发、胡乱建设。据朱海波介绍,在实际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先“画图”再“做题”,即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南部新城规划“一张图”,按图索骥、按图施工,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式的无序开发、胡乱建设。要做好产业导入、项目带动等“填白”工作,以及勾画城市天际线、优化提升城市家具形象等“着色”工作,又着眼长远做好为未来发展留下空间等“留白”工作,前瞻性布局建设一批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做强南部新城功能内核,提升对人口、产业等要素的集聚力承载力。
做优“五水环绕两河穿城”的港城
清江浦拥有”五水环绕两河穿城”的独特优势,航运资源丰富。据朱海波介绍,其中黄码港,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交汇处,上达淮河、下通黄海,是名副其实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水上立交”,具有打造内河航运中心的独特优势。
风景如画的里运河两岸 王昊 摄
为此,清江浦区正全力推进黄码港建设,计划新建2000吨级散货泊位7个、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6个、1000吨级杂货泊位12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4个,共计29个装卸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超1600万吨,打造集装卸、中转、仓储、配送、集装箱增值服务等为一体的内河航运枢纽。同时着眼长远,依托黄码港的建设,按照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思路,强化协同联动,做大做强临港产业链、服务配套链,加快打造具有产业支撑力、要素承载力、发展带动力的活力港城,为淮安枢纽新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据朱海波介绍,经过前期的努力,黄码港已于2018年9月被省政府定位为区域物流枢纽,正在加快推进港口先导段工程建设,港城建设实现了初步破题。
作者: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