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燕国灭齐功亏一篑,乐毅一路惨败,只因燕惠王中了反间计

2020-09-03新闻13

在战国的中后期,齐国非常强大,齐愍王曾率齐军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的势力于观津,接着又与三晋攻秦,还曾助赵国灭中山,并打败了宋国。

齐国扩地千余里,诸侯各国在强大的齐国面前都不得不表示臣服,齐愍王也因此而骄矜自满。

也正由于齐愍王的骄横自恣,加上他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又对外结怨于诸侯,结果造成了齐国政治局势不稳,形势日渐恶化起来。

其中,燕国曾因为“子之之乱”而被齐国打得大败,几乎灭亡。因此,自燕昭王即位以来,他无时不以伐齐复仇为己任;并且他还在时刻关注着齐国的内政外交,只等天赐良机。

但燕国弱小又地处僻远,昭王自忖力量不足以克敌制胜,于是便屈己礼贤,延聘贤能之士相佐。

首先他礼待了郭限,以借此招揽天下英才。乐毅一向很有才能,可是苦于得不到施展,这时正赶上他替魏出使到燕国,燕昭王便用客礼厚待了乐毅。乐毅先是谦辞退让,最后终于被昭王诚意所动,答应委身为臣。

当齐愍王为全天下的人所不满的时候,燕昭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急欲兴兵伐齐,于是他问计于乐毅。

乐毅回答说:“齐国系霸主之余业,地广人多,根基较深,且士兵熟习兵法,善于攻战。对于这样一个大国,虽有内患,仅由我们一国单独去攻打它,恐怕很难取胜。

如果大王一定要去攻伐齐国,必须联合楚、魏、赵、韩诸国,使齐国陷于孤立的被动地位,方可制胜。”这也就是所谓“举天下而攻之”的伐齐方略。

燕昭王接受了乐毅的建议,派乐毅去赵同惠王盟约攻齐,并请赵国以伐齐之利游说秦国,让其予以适当援助。

燕王又派剧辛为使分别去到楚国和魏国进行联络。当时各国都厌恶齐愍王骄暴,听说要联兵伐齐,均表赞同。

到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时,燕国经过国君以及大臣的正确治理,国力已经大大增强,百姓生活殷实富足。

在乐毅的统领下,兵士也是个个身体强壮、精神饱满,不畏作战,士气高昂。燕昭王认为报仇雪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于是,他便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并联合了赵国、魏国、韩国、楚国等四国共同讨伐齐国。

五国联军浩浩荡荡杀奔齐国,一路上势如破竹,齐军大败。燕国军队追击败逃的齐军,一举攻入了齐国的都城临淄,齐愍王只好逃到了别地。

燕国军队焚烧了齐国的王宫以及齐国先王的祭庙,还把齐国国库中的财宝,包括28前齐军从燕国抢来的财宝全部运回了燕国。

燕昭王亲自来到济上犒赏三军,乐毅凭借着巨大的功勋被封为了昌国君。

当时的燕国,就这样迅速成为了国力仅次于秦国的一等强国。而齐国已经灭亡在即,不过还只有莒和即墨两处城池没有被攻下,其余的72座城池都被燕军所占领。

燕昭王重用人才的战略,终于得到了丰厚和完美的回报。

可是好景不长,燕昭王没能等到彻底胜利的那一天,就撒手西去了,他的儿子即位,是为燕惠王。

惠王与乐毅关系一向不是很好,再加上他对乐毅的猜忌,竟使他对身处前线、功高震主的乐毅怀疑起来。

终于,在齐国间谍的挑唆下,燕惠王用将军骑劫代替了乐毅继续攻齐,而乐毅却不得不逃亡到了赵国。

至此,伐齐战场上的形势开始急转直下。

【历史拐点】

骑劫这个人,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他来到齐国后,一反乐毅原来的战略部署和争取齐人的正确政策,而施之以残暴,结果就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

齐将田单又多次设谋诳骗燕军,最终齐军在即墨城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杀死骑劫,并转而一路追歼燕军到了黄河边上。就这样,齐军将燕军逐出齐境,并收复了所有先前齐国所失之城邑。齐国也因此复国。

【历史假设】

假如燕昭王不死,或者惠王不如此猜忌乐毅,乐毅可以继续受命攻打齐国,那么齐国灭亡的命运将是不难想见的。

齐国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国,比如都城临淄就是一个“摩肩接踵、挥汗成雨”的大都市﹔按照《史记》中的说法,齐国“东有琅谛、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黄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它就是东方的“秦国”。

齐国一旦灭亡,这绝对是战国史上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它必将导致整个战国后期势力格局的重大调整。

纵观整个战国时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还没有哪一个大国被他国所灭掉的事发生﹔而一旦燕、齐合并,那么秦国独霸的局面必将改变。

假如燕国从此成长为一个与秦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那么它对于秦国的制衡必定是有效的,因此战国的局面应该还会继续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先秦时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