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尖端技术”云集 生物医药如何在长沙经开区乘风破浪?

2020-09-03新闻9

星辰在线9月3日讯(通讯员 欧亚琦 蒋炼)9月份,海凭国际(星沙)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将在长沙经开区开工建设,这是一个集研发、生产、技术成果转让、企业孵化、交易展示、行业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医疗器械产业园。

众所周知,“两主一特”产业是长沙经开区的鲜明标签,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更是被培育成为了千亿级产业。从原料制备到尖端研发,从规模生产到市场销售,长沙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圈气候渐成。

细分领域致胜 中小企业尽显发展活力

坐落于铭城·绿谷的湖南豌豆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豌豆医疗”)是一家能够生产、销售腔镜吻合器、内镜抓钳、液体输送喷洒管等30多种不同类别医疗耗材、测试制剂和医疗器械的公司。

在今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豌豆医疗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先停下手中的部分核心板块业务,正式踏足口罩行业。豌豆医疗成为了湖南省为数不多的拥有国内、国外双认证的医用防护口罩生产企业,并向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葡萄牙、瑞士、罗马尼亚等多个欧盟国家出口口罩。

数据显示,仅在长沙经开区各类创业基地内落户的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就超过了70家,其中大部分涉足了医疗器械产业。长沙经开区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吴信村表示,近年来,长沙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异军突起,初具规模,聚集了一大批药械销售、医疗器械生产、检验检测、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医药物流、生物工程企业,生物医药这个新产业、新板块、新引擎正在悄然崛起,有望成为长沙经开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尖端技术”云集 涉足医学研究领域最前沿

(源品生物研发人员正在实验。)

位于长沙经开区的湖南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品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干细胞、免疫细胞等人类生物资源储存、细胞生物技术研发、细胞产品生产制备、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组织工程产品开发、生物健康信息管理的企业。

“干细胞产业属于再生医学,相当于修复组织系统,可以减缓衰老和修复组织系统的一项新医学。”源品生物董事长胡波介绍。

(源品生物产业园。)

在园区,涉足前沿医疗领域的尖端“玩家”不止一位。赛隆药业是一家紧紧把握行业发展脉搏,注重科技创新和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据了解,该公司配置了一批美国FDA推荐、国际药品研发机构认同的大型精密仪器。

(赛隆药业配置了一批美国FDA推荐的、国际药品研发机构认同的大型精密仪器。)

微智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旨在推进新一代智能视网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将该产品首先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并推广应用,造福人类,让盲人重见光明。将在中国建设新一代智能视网膜产品世界量产中心,组建国际眼科临床研究医院和国际眼科研究学院;形成集智能视网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眼科医生培训和眼科学术交流的产业化模式。打造世界顶级眼科康复研发中心、新产品全球生产及营销中心和全球眼科医学交流中心,形成眼科的高精尖生态圈,将中国长沙打造成为世界眼科之都。

市场领域发力 完整生态链加速成型

对于任何产业而言,市场端是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长沙经开区,湖南省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国药集团长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均已落地。

医院是生物医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成果的应用场所。8月份,湘之雅国际医院也在长沙经开区正式开业。全新建设的湘之雅国际医院总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设置,设有消化内科、妇科、内科、外科、急诊科等科室。同时,医院还与飞利浦、迈瑞医疗等国际品牌公司合作,引进顶尖医疗设备。

(湘之雅国际医院在长沙经开区开业,为产业工人提供医疗福利。图片均由 蒋炼/摄)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水准的国际医院,全力满足长沙经开区专家、产业工人和居民的医疗需求。”湘之雅国际医院院长甘建辉说,长沙经开区近年来产业发展很快,世界各地的外籍专家都来到园区,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了给这些外籍人才提供专业的医疗帮助,湘之雅国际医院招聘了大量具备英语会话能力的高素质医疗人才,提高沟通效率,同时保证了医疗水平和质量。后期,医院将主要服务周边工作的产业工人和生活在周边的居民。

#新冠肺炎_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