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晋代诗人陶渊明所过的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也让大家都记住了这么一个躬耕于南山之下有些小脾气的大诗人。说起陶渊明,更是不得不提他的一件轶事,即是为了不向空有权势而碌碌无为的上司献媚,主动扔掉了自己的官帽。
这一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颇为有名,时至今日,身处官场、职场,我们也总是会在受到上司颐指气使的时候燃起那么一丝反抗心,恨不得像陶渊明一样掀桌而去,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美名。然而,很少有人思考这样的问题:古人辞官回乡是否仰仗着什么?
待遇丰厚,手有余钱
这里,我们首先要思考两个问题,首先便是古人们能不能辞官回家?如果放在现代的话,很多人恐怕就深有感触,现代的社会人一旦辞职,很难给家里养家糊口,可以说,没有工作就根本活不下去,也因此,让大家对辞职打了退堂鼓。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地辞职。
而如果换成古人呢?和现在一样,只要有职场,那么就可能有冲突,总有那么些地方会有那么几个对老板不满意的员工,古人当然也有对上司不满的官员了,而在养家糊口这方面,古人甚至比我们要顾忌的更多——毕竟古时候的女性劳动力能够获得的报酬比现在少太多了。
至于当家做主要辞职回家的男人,根据宋代的史料记载,那时候的官员待遇实在是很不错,五品以上的官员的俸禄就已经达到了20万了,而且在古代为官,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是报销,更是甚至就连你出去玩都有人抢着为你付钱,而孩子的教育也完全不需要你去操心。
也就是说,古代的官员的收入实在是非常可观,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么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呢?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多,而开支又少,所以他们手上很容易留下一些闲钱,就算一时辞职回家,短期生活完全是不成问题的,而现代人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呼之欲出了。钱总有用完的一天,如果这些官员辞职回家的话,收入肯定是要减少的,生活当然也不得不降低质量,大家都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们短期内应该很难适应,更可怕的是,万一他们找不到新的工作没有了收入那该怎么办?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我国古代的经济状态了,那时候普遍存在的都是小农经济,可以说小农经济主导了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小农经济下的人民往往都能够通过种田对自己的生活做到自给自足,换句话说就是古代大部分人都是仅仅靠种地维持生计的。
曾经有学者针对古时候的平民百姓日常生活进行过一些调查,根据他的统计,在明清时期一户普通的三口之家的生活中,平均每个月只需要一两银子作为生活开支,就算是一两银子也常常可以掰成好几块慢慢花,生活中更常用的货币其实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铜板。
再返回到刚才的问题上,之前我们已经了解过了,古代的官员俸禄其实也不少,电视剧中提起俸禄也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两银子,与之相比,这一两银子的支出实在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辞官回家的官员只要有些积蓄,即使平日大手大脚地花上一段时间也是能够用好长时间的。
哪怕万一没有积累多少余钱,就算像陶渊明这种刚上任没多久便拍拍屁股走人的性情中人,也能够通过种田来达到收支平衡,虽然比不上大富大贵,但是达到一个普通人的小农经济水平也是没有问题的,也正是因此,才有了种豆南山下的洒脱。
苦中作乐,感悟生活
然而辞职回家后像陶渊明一样甘于种田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对于他们来说种田并不是长久之计,虽然说凭借着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他们不至于饿死,但他们肯定也会想着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力,去寻找一些不一样的工作做,顺便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这时候古人的某种精神特质就得到了体现,古人尤其擅于苦中作乐,特别注重精神世界的培养。现在我们的世界由于科技的发展,早就已经焕然一新,也许大家很难理解古人是怎么忍受那种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生活的,但古人就特别能够在吃苦中感悟生活。
一些知识分子便借着这种机会,一边锻炼自己一边培养自己的诗词创造能力,不少现在广为流传的诗歌都是古人在那种田园环境所创作出来,也许现代人会觉得古人有点傻,享福的时候发挥不出自己的个人能力,非要到吃苦的时候进行磨炼,然而这就是古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当然,也有些人会在乡下找到一些特殊的归宿,比如有些人会选择去给穷人的孩子上课,虽然得不到什么钱,但能够将自己的才学、思想传承出去,这对文人墨客而言也是相当有价值的一种发扬方式,然而最根本也还是古人超脱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体现。
结语
所以说,古人之所以能够做一个性情中人,是因为辞官回家对于古人而言也只是换了一个吃苦的地方罢了,在精神境界上,古人就远远高于我们这些退缩不前的现代人了。而且想辞官就辞官,主要原因还是古时候经济不发达,他们即使辞官,生活负担也不是很重。
现代和古代依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别看那些电视剧中的官员们挥挥手便作别了官场的黑暗,看起来虽然莽撞,可现代人真要学起来,还真的是很难。不过有些人也能约束自己过好刻苦清贫的日子,所以现代与古代之间这种变换到底是好是坏那就见仁见智了。